陈海波:以智慧城市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
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城市正在成为一种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庞大系统。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智慧社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型城镇化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细化服务水平,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关怀。这些都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一)
新型智慧城市,不是单纯的城市信息化,而是利用智慧技术对城市进行重塑和再造,是新一代技术倒逼城市创新和发展的系统工程,强调通过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蕴藏着创新供给和扩大需求的巨大潜力和空间,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强调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其中,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推进的重要结合点和突破口。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智慧的理念规划城市,以智慧的方式建设城市,用智慧的产业支撑城市,以智慧的手段治理城市,有助于促进城乡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地运行,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其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带动实体经济发展,成为扩大内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推进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智慧产业的出现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加速推进又引发对新一代智慧技术的巨大需求,为智慧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而基于新一代智慧技术应用构建的制度环境和生态系统,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其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随着我国城市社会转型的加速,传统的管理模式日益显现出局限,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已成当务之急。而新型智慧城市通过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动,打通了城市的各类信息和数据孤岛,实现城市各类数据的采集、共享和利用,可有效发挥大数据在“善政、惠民、兴业”等方面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城市精细化管理与智能化服务要求。
(二)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需要通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集聚内生动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更好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智慧产业,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具体来说,一是强化信息基础设施保障。要坚持引领示范与整体推进并举,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智能监测水平,全面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二是结合城市智慧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机制,充分发挥不同城市的产业比较优势,重构与整合产业链条,推动形成特色鲜明的智慧产业。三是构建精细化城市治理体系。要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以数据融合共享为抓手,准确把握需求导向,带动城市治理理念创新,加快形成支撑城市发展的新优势。要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社会广泛参与的综合治理信息化平台,实现集中管理、综合治理和延伸服务。要构建智慧交通体系,实现交通管理的感知、互联、分析、预测和控制,保障交通安全,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四是提高民生服务水平。要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系统建设为依托,建立跨部门、跨地区业务协同、共建共享的民生服务体系,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教育、养老、居住等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为人们提供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公共服务,营造宜居宜业的和谐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此外,还要探索建立规范的投融资机制,通过购买服务、产权激励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力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