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父亲安全,1949年毛岸英用身体“人工排雷”

2019-04-16信息快讯网

为确保父亲安全,1949年毛岸英用身体“人工排雷”-信息快讯网

▲当今的颐和园

【《我们的父亲毛泽东》是毛泽东之子毛岸青和儿媳邵华生前对毛泽东的零距离回忆,书中用深沉温暖的文字再现毛泽东的风雨岁月,用充满敬意的笔触重温伟人的点点滴滴。】


也许现在人们都已经忘记了给颐和园带来安宁环境的那些无名英雄们。他们有的被无情的岁月所风化,有的在人潮人海中默默无闻,有的为共和国的和平、为万家团圆奉献出自己的所有——包括生命。

这里,就有我的岸英哥哥。

岸英是一位好哥哥,他不仅伟岸帅气、多才多艺,而且甘心平凡、默默奉献。他离我们而去,长眠于异国他乡,与青山相拥,与绿水相融,在短暂的人生五线谱上谱写了一曲雄壮的英雄赞歌。

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一日,岸英哥哥随同两名苏军扫雷专家和一个工兵排,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雄赳赳、气昂昂地第一批开进北京城。

暗藏的国民党敌特分子并不甘心把这座城市拱手交给人民,交给共产党。他们在大势已去的时候还在垂死挣扎,在交通要道埋下地雷和炸药。

三月二十五日,父亲进入北京城,与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出席在西苑机场举行的阅兵式,然后到颐和园休息,并在景福阁宴请各民主党派人士。

岸英哥哥他们接到了命令,火速赶往颐和园,严格检查,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确保中央领导同志的安全。

父亲进城了,朱总司令、周伯伯进城了,其意义是无比伟大的,这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转折点。一个崭新的,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新时期,就从这里开始了。

岸英哥哥心里多么兴奋、激动。同时,又感到肩上的担子更沉更重了!

颐和园的面积太大了,光是昆明湖就有四千亩,亭台楼阁不计其数,即便什么都不干,沿着院墙走一圈,就是十八公里。看看手表,离父亲他们进园还有十七八个小时,他们要在这很短的时间里,突破一个极限!

任务艰巨,英雄付之一笑。他们从不向困难低头,他们总是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颐和园如此之大,排除不安全因素又谈何容易!岸英哥与同志们经过研究,决定先把要用的殿堂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然后他们又在昆明湖畔检查石舫和一座座水榭、曲桥;在万寿山上上下下检查着每座楼阁,每一张石桌和石椅。

太阳落下去又升起来,一夜过去了。

时间能不能快一点,快一点就能早些见到阔别已久的父亲;时间能不能慢一些,慢一些就能多一些安全、多一些保险。岸英哥心里矛盾。他仿佛看到了父亲又向战士们威严而又亲切地挥着大手,他会心地笑了。然而,这一切只是一闪而过,父亲就要到颐和园来了,需要清查的地方还有那么多。

时间在一秒一秒地过去,而扫雷器只有一部,怎么办?那只有采取“人工扫雷”的办法——全排分成若干组,每组六个人,手挽手,肩并肩,在尚未检查过的地方,排着横队一步一步地走。

这等于把生命押上了赌台。这是非常危险的,若一个人踏上地雷,另外五个同志也会牺牲。

每一个人都希望岸英哥离开,不想让他担任这极其危险的用人体破雷的工作。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的领袖为了革命的成功已经失去了一位深爱的妻子、两个一奶同胞的弟弟,以及可爱的妹妹、侄子,不能让他再失去儿子!

可岸英哥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领袖的儿子,而是当作一位随时准备为新中国奉献的平凡战士。在最危险又最需要他的时刻,他不可能离开。

岸英哥伸出粗壮结实的胳膊,站在中间,他左右手分别勾着同伴的胳膊,根据分派的路线,迈出了第一步。

也不知哪一步会引来爆炸,使自己粉身碎骨。谁都有对幸福的渴望,谁都有对宝贵生命的珍惜。岸英哥的心在激烈地跳动,热血在沸腾。

岸英哥从他选择用血肉之躯踏雷时就明白,敌人埋的地雷随时有可能把他的生命时针定格在二十八岁的年龄上。可是,为了中央领袖的安全,为了父亲在接见民主党派人士时不出任何事故,就是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岸英哥也甘心情愿,无怨无悔。

岸英哥与战友们一天一夜没有合眼,在死亡的边缘走了一遭。他们胜利了。人间最绮丽的勇敢之花,应该戴在这群爱国、爱党、爱领袖、爱人民的勇士胸前。父亲和他的战友们的车队开进颐和园了,岸英哥为父亲能在颐和园里携手信步高谈阔论时安然无恙而自豪。他,毛泽东的儿子,一个普通的战士,曾经用自己的身体,为中央首长排除了不安全的因素,为党中央进驻北平,开辟了通畅的大路,平安的大路!

作者:毛岸青、邵华合著,毛新宇、刘滨整理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范昕

*摘自中国工人出版社《我们的父亲毛泽东》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