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社区居民到哪都有“朋友圈”

2015-09-06信息快讯网

楼道里有睦邻点帮衬的“互助生活圈”,走进小区有“嘎山湖”排遣寂寞的“自治生活圈”,来到社区又能融进“街坊联动生活圈”……草根、亲近、包容的徐汇区康健街道传统品牌“康乐工程”再升级,社区居民走到哪里总有自己的“朋友圈”。

培育睦邻点

康健街道在每个小区培育了睦邻点,编织小组、唱歌团队、京剧票友会、护绿队,还有陪聊团队、邻里关爱团队……

紫薇园的一幢大楼里,下雨天晾晒的衣服不用担心,有楼下邻居的阿姨及时收回;中午来不及买菜没关系,有相帮的邻居买回来。大家都说:楼里的邻居就像一个大家庭,就算子女不在身边情感上也不会孤独。康宁强小区29号楼里老人多,楼组长竺瑞玲把楼内居民结成“一帮一”的对子,互相照顾。住在4楼的李阿婆腰部扭伤了,行动不便,与之结对的党员就坚持每天去看望照顾她,同老人谈家常。小区36号楼组长家里则装了应急铃,以防患有白血病的独居老人吴阿婆有事。拆了墙就是一家,这里的老人说:“这里就像我老早住的石库门房子一样,邻居之间很热络。”

紫荆园居委会的一位楼组长程晓萍,被称为“最美”邻居。邻居小马的家属找到她,说身患癌症的小马找不到合适的护工照顾。程晓萍毅然相助,一照顾就是一年。她不仅开导小马,还送她到医院看病。因为两家人住在楼上楼下,本来就很熟悉,小马“程姐,程姐”叫着,两人就像姊妹。

打造“朋友圈”

融合资源促进睦邻“益”家的同时,康健街道还在每个社区重点培育示范点,建立各自“朋友圈”:独居老人多的,建“嘎山湖”小组;关心热点的,搞个读报小组;邻里需要关爱的,成立陪伴小组;狗狗比较多的,建文明小组……

康宁强小区自发的“嘎山湖”活动已经持续好几年,居委会让出活动室,提供茶水,夏天和冬天都打开空调。每天下午,居委会活动室里总有十来个老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去‘聊吧’嘎山湖”成了老人的一个固定节目。康宁强居委会干部董薇说:“老人需要倾诉和陪伴,需要被人关注,聊天是很好的活动。聊出快乐,聊出对生活的信心。”“小区的邻居碰到什么难事,大家聊着聊着就能知道。”

居委会还借用这个平台听取居民对小区建设的意见,推动小区自治。“‘嘎山湖’也会提醒老人小心短信诈骗、投资理财诈骗和假冒保健品。老人们以身说法,互相吸取经验。”居委会干部告诉记者。

长青坊和金桂苑养宠物的比较多,小区分别建立了文明养宠“自约组”,养狗家庭承诺自我约束。居委会在小区提供狗狗物品取用箱、垃圾箱,年底小区还准备举办狗狗运动会,让文明公约进入每一户养狗家庭。

构建联动圈

走出楼道、小区的“小圈子”,居民们在社区街坊也能享受联动生活圈带来的便利。康健街道将25个居委会划分成康新、长寿、康樱、康乐4个街坊,形成了三级联动机制:街道与社区单位共建,街坊与社区单位联建,居委会与社区单位互动。

联动整合了街坊之间的资源,服务和管理更精细化、人性化,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比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融入街坊建设后,为康樱块区7个居委提供家庭医生等就近便民服务。长寿块区每季度举行一次业委会沙龙,各个小区业委会主任、副主任聚在一起聊聊工作如何推进完善,如何加强与业主、物业的互动。一些业委会主任还通过自己碰到的典型案例现身说法,交流经验。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