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万城,罕见的残暴筑城方式,竟有将工匠筑进城墙内的暴行记录
▲毛乌素沙漠南缘、无定河畔的统万城遗址,距今1600年,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
“我是从新疆这种多元文化交错的地方长大的,统万城让我如此震撼,让我如此亲切,心里是如此的冲击。这种审美性是外人无法体会到的。凭我的直觉,它不是纯粹的农耕文化的一种展现,应该把它再拓展一些,从更多的多元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从农耕和游牧这两个时间点上,它已经到了游牧和农耕这个不断地冲突和互动,已经逐渐走向融合的那个时代。在那个时代,北魏是一个历史主角,赫连勃勃不是,他还没有能力去建立这样一个二元王朝,但是他处在这个时间和空间上建了这个城,我觉得这个历史印象非常重要。”
“五一”前夕,在榆林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榆林文旅”)组织的“陕北历史遗址群在东西方文明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研讨会”上,清华大学人类学博士、《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编辑王剑利如此倾吐考察统万城的收获。
地处黄土高原北部地区的陕北,自商周始,一直处于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两大文化的交汇地带,经历了无数次激烈的碰撞、冲突和整合,上演了一幕幕气吞山河、荡气回肠的民族历史剧,境内历史遗存灿如繁星。
“五一”前夕,来自国内人文社科领域的一批专家学者深入石峁遗址、统万城遗址、镇北台及红石峡等历史文化遗址考察,本报记者全程参与,听到的是不绝于耳的啧啧赞叹。
沙漠上崛起的大夏都城——统万城
统万城是中国历史上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后裔赫连勃勃所建的大夏国都城,它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成为世界范围内已不复存在的匈奴文化的古老的、活的见证,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和人文价值。
因城墙为白色,统万城被当地人俗称为“白城子”,又因系赫连勃勃所建,又称“赫连城”。这座中国北方最早、最著名的都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五”期间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2012年11月被中国世界遗产中心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被列入中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
▲内城西南角城垣现存30多米高的墩台外景。
▲内城西南角城垣墩台的内侧。
▲内城西南角30多米高的墩台一景(中央局部)。
“依维柯”从榆林出发,向着180公里外的统万城进发,车窗外满目是已被“锁住”的黄沙,那成排成行的白杨树、一陇陇“倒垂”的旱柳,仿佛荷枪实弹的士兵。这种旱柳,是陕北一带特有的一种柳树,又称“塞上柳”,过去用来阻止蒙古骑兵,后来成为阻止沙漠南侵的“利器”。
▲靖边县境内的神树涧,不乏这种形态各异的古柳。
▲翻译刘晓静在这棵古柳上休憩。
将近两个小时后,车子终于抵达靖边县城北部的红墩界乡白城子村,这里地处陕西与内蒙古交界,毛乌素沙漠南缘,一座突兀而苍凉的白色遗址映入眼帘,这就是1600年前建造的统万城残存的遗址。
横亘的白色的城垣,犹如一艘巨大的军舰,静卧在无定河畔。白色的墙体,林立的马面,高耸的角楼,独特的“祟台秘室”结构和雄伟的宫殿楼观遗址,清晰地勾引出这座以“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建造的大夏国都城的轮廓和规模。
▲内城南城垣现存的9个马面中的两个。
▲内城南城垣现存的马面之一。
历史上,统万城是扼守西域与北魏都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道,是汉族农耕经济与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经济交汇地区,唐代的统万城是以长安为起点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的旁支偏道,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地区的兵家必争之地。从建成到废毁,统万城前后沿用了575年。
西南角上的墩台尤为雄伟,高耸出地面30余米,最高处31.62米,相当于10层楼高,这是保存较完整的内城的西南角部分。南城垣上,9个突兀出墙体的“马面”一字形排开。它是城垣每隔一定距离突出的矩形墩台。整个统万城的城垣上,密集地筑有这种马面,其中南城垣9个、东城垣14个、北城垣11个、西城垣9个。使用马面为的是消除城垣下的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
多层发射矢石的塔状角楼,融作战、军需、军械于一体的多功能平战两用的马面空心敌台,是我国古代军事工程中罕见的、最科学的城防建筑,在世界筑城史上也极少有先例。统万城的空心敌台,比11世纪欧洲波罗的海的海罗斯城的石头城塔还早6个世纪!
在汉代奢延城址上建造的这个统万城,有三重城池,分为外郭城、东城和西城,俗称头道城、二道城和三道城。其中,外郭城平面呈刀把形,周长13906.5米,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西城是王宫,东城是官府机构,外郭城是居民居住区和集市。
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10万劳力历时6年建成,赫连勃勃将其取名为“统万”,寓意“统一天下,君临万邦”。据史书记载,统万城城垣高约8丈,基厚30步,上广10步,宫墙高约4丈,蒸土筑就,锥不能进,异常坚固。以原始的城墙尺寸计算,整个城垣(不含4个城门)的土方量达1382485.21立方米。
据介绍,统万城当年的规模和奢华程度,可与周朝都城洛阳、秦朝都城咸阳相媲美。2003年,英国学者大卫。沃克在《消失城市——著名废都的兴亡故事和奇妙探险》一书重,将统万城与我国的另两个古都高昌、楼兰与庞贝、巴比伦、特洛伊等世界著名废都相提并论。
统万城异常坚固,据文献记载:“击之火出、其坚可以砺刀斧”。后人发现这座城垣,真的如铜墙铁壁,可以当磨刀石来砥砺锐器。 当年的城墙用土是一种特殊的白色黏土,加上沙子和石灰按照比例搅拌夯实后,居然达到了250号水泥的硬度。
▲榆林文旅副总经理卢峰(左)向大家“抖落”他所“掌握”的统万城。
▲国内外学者“会师”统万城。
在筑城史上,它以罕见的残暴方式引人注目,史书载有将工匠筑进城墙内的暴行记录。据说当年在督造城墙时,将土掺和了牛羊血层层铺筑,用力夯实,再堆柴烧烤,以求坚硬。每层夯筑好就命令士兵用大铁锥锥之,铁锥刺入墙壁一寸,筑城的人就要被杀掉并把血尸一起筑入墙内。
据介绍,整个遗址的遗存分布范围约9.55平方公里,主要遗存包括:城址(外郭城、东城、西城),含城垣、墩台、护城壕、道路、大型人工夯土台址等。出土的建筑材料主要有建筑材料(铺地砖、瓦当、琉璃构件、壁画残片)、铜制佛像、铜神像、铜印章、“西部尉印”、石碑,以及生活用的陶器、瓷器等。
“我国使用三合土建筑的典范;早期马面兼仓库建筑的壮举;使用木筋建筑的首例......”诸多历史学家总结说:“统万城遗址无论从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还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军事防卫、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变迁等方面,都极具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它包含了相互依从的遗址、戈壁、河谷、沙漠、黄土台塬、墓葬六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它的兴衰变迁,是已经消失了的匈奴民族遗留给历史的特殊见证。”
赫连勃勃被柔然国公主毒死,享年45岁?
“统万城的城墙,是用了当地河里的一种白色的泥,在建设过程中,又用这个泥和白石灰,还有其它一些土,放在一起用水浇,白石灰遇水后在发热过程中,把生土煮熟并且颜色跟石灰一样也是白颜色,这样,土壤里的种子被煮熟了,它在封住以后,城墙就不会长杂草。”榆林文旅副总经理卢峰介绍说。
▲卢峰(中)细说柔然公主“杀死”赫连勃勃。
▲学者们纳闷:赫连勃勃为啥当年要在沙漠上建这个统万城?
“赫连勃勃为什么要建这座城?”赫连勃勃小时住在长安城,他看到了长安的宫殿,学到了很多汉人城市的管理方法和军事方法,所以才模仿汉人建了这座城。卢峰说,“赫连勃勃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名字,并不是原来的姓。”赫连勃勃原先有自己的姓氏,他的母亲来自汉人的皇室皇家,家族姓刘,所以赫连勃勃就改姓刘,当他建立了“大夏”国之后,觉得姓刘很没有面子,就自己取名“赫连勃勃”。
“赫连勃勃是怎么死的?”赫连勃勃一生征战,把这座城建起来以后,在里面生活了6年时间就去世了。卢峰介绍说,我的推论,他喜欢上了柔然国的公主,要娶她,公主的父亲不同意,他就带领士兵把这个柔然国消灭了,把她的父亲杀掉了,然后把这个公主带到统万城一起生活。“这个公主为了给父亲报仇,每天在其喝酒时用一个毒羽毛在水里扫一下。赫连勃勃喝了这个有毒的水后没有立即死亡,经过很长时间,慢慢地就被毒死了。但这只是个传说。据说,这个柔然公主最后是爱上了赫连勃勃,但是为了给父亲报仇,她必须把他杀死。”
▲沙地上研讨统万城城址的三重城池结构。
相传,统万城下有个“转兵洞”(即地下通道),城里的人一旦被围困,可以通过这个通道出去。它的出口在一条河的河岸上,但具体位置没有找到。
北魏始光二年(公元425年8月),赫连勃勃病死于统万城永安殿,时年45岁,葬于嘉平陵(今陕西延川县)。此后,儿子赫连昌继位,因兄弟不服,发生内讧,导致子嗣相戮,加之赫连勃勃在位之时,雄心愈胜,横征暴敛,滥用刑律,民不聊生,怨声四起。公元426年,北魏趁机袭击大夏,赫连昌战败,魏军闯入统万外城,掳掠大量人口、财物而归。翌年正月,北魏军队攻下统万城,俘虏了大夏的官员、后妃、宫女一万多人,马30万,牛羊千万头,财物珍宝不计其数。公元431年,大夏残部10余万人在西逃途中被吐谷浑部所灭。自此,大夏灭亡。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一统北方后,统万城被设置为统万军镇,后为夏州治所。隋代统万城属朔方郡。唐代以其地复为夏州,后改为朔方郡。后因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以此为据点侵扰北宋,淳化五年(994),宋太宗下诏毁废统万城,移民20万于银绥二州。从此,有500多年历史的北方军事重镇——统万城渐渐隐没在漫漫黄沙之下,也隐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到了明朝修筑长城,统万城被遗弃在长城塞外,静卧于大漠黄沙之中,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沉睡于毛乌素沙漠800余年的统万城遗址才重见天日。
三道立体防御系统筑起最坚固城池
最近十多年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先后在统万城遗址发现并确定了外郭城垣的走向和范围,探明了西城西门瓮城、南门瓮城、北门瓮城及护城壕遗址的范围,发掘了护城壕、西门瓮城、东城建筑基址、西城西北角夯土基址、统万城祭祀台基址和周边部分墓葬群。
2011年,在统万城遗址周边墓葬群八大梁和谷地梁墓葬的发掘中,首次发现了北魏晚期至西魏时期的墓葬,其中一座墓葬的仿石窟门造型墓门在全国属于首次发现。在统万城遗址东南大约4公里处发掘的5座墓葬,墓室都是仿木结构,墓室里生土上雕刻有立柱、斗拱、屋梁、椽、檩等建筑构件,并施以彩绘。其中一座墓葬的墓室四壁发现了精美的壁画,绘有在墓室中少见的莲花座力士飞天图案,其宗教色彩非常浓郁。
2013年,统万城遗址考古获得重大收获,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第三道立体防御体系,第一道防御设施是由无定河形成的天然台地,构成一个天然屏障;第二道防御设施就是外郭城外围的一道城墙;第三道防御设施则是现存约11米高的城墙体系,包括护城壕、瓮城、马面、垛台以及城墙外的虎落、城墙上的士兵及其使用的箭镞、礌石等防守设备。
在西城南城墙的部分马面、城墙外,发现了近40个密集排列的柱洞,城墙前还发现了扎战马马蹄的“铁蒺藜”。每个铁蒺藜由4根铁刺组成,一头向上,可以预防敌人接近城墙。
据负责发掘的邢福来研究员介绍,现存统万城遗址由外郭城、西城及东城组成。东、西城城垣大部分留存至今,外郭城也有部分城垣断断续续得以保留。据考古钻探,统万城遗址现在可确定5个门,而且都带有瓮城,从中可以看出统万城当时的建设规模之宏大。”西门掩埋在9米多深的沙层之下,是一种亚字型结构,两侧都有凸出来的夯土块。门道两侧还各发现15个柱洞,柱子顶部皆有一个平台,可以想象当年的统万城西门,柱子和平台上面是土木结构的宏大城门楼。
▲西门瓮城发掘现场外景。
▲西门瓮城当年发掘现场内景。
邢福来说,这些密集排列的柱洞,就是《汉书·晁错传》中记载的“虎落”。柱洞里面,原先插满了削尖的木桩或竹子,用以防御敌人进攻。有了这种“虎落”,步兵、骑兵就不能直接到达城墙,守城者可以站在12米的马面上,利用城墙和马面,居高临下从三面攻击入侵之敌。等待敌人的还有从马面上扔下的礌石(即石头)和铺设在地上的铁蒺藜。在西门发掘过程中,在附近水井中发现了460余枚重达2—8公斤的礌石;护城壕周围也发现了铁蒺藜。
▲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风靡网络的《枢纽》一书作者施展教授在西门瓮城发掘现场合影。
专家说,有了这三道防御体系,统万城更加坚固,已经是当时黄河“几”字区域内最坚固的城池,代表了当时城市防御的最高水准。
巍巍屹立于茫茫沙漠中1600年不倒的统万城,是匈奴民族创造的一部无字的不朽的史书,是匈奴民族遗留给历史的一座丰碑。
文:报驻陕记者韩 宏
图:韩 宏
编辑:韩 宏
责任编辑:叶志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