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落花随春去,余香伴夏来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今天3时3分,迎来夏季第一个节气——立夏。
“夏”有“大”的意思,万物从此皆长大,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远。
也许会带来些许的感伤,但万物生长的夏天来临,更会让人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
春天的短暂易逝,教会我们珍惜时光。
夏日万物蓬勃生长的姿态,更让我们体会成长的意义。
立夏有三候
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农作物由此进入旺季生长。
严格说,立夏并不意味着夏天到来,气温稳定在22度以上才进入夏季。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立夏时,我国南北气温差异较大。
此时只有岭南才是真正的夏季,全国大部地区正是仲春和暮春,东北和西北则刚刚进入春季。
“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
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
立夏前后正是早稻插秧的旺季,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管理。
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华北西北气温回升快,但降水仍然不多。
小麦要防干热风,适时灌水是关键,苹果梨子早疏果,稀密恰当果子大。
“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不仅作物要防病虫害,人也要注意冷暖。
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春夏之交要重点关注心脏。
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辛辣,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蔬果。
随着气温回升,恼人的飞絮又来,易引发过敏咳嗽,遮挡视线。
对少雨的北方来说,杨树曾是绿化功臣,絮是杨树种子,借助风力,完成繁衍。
杨柳分雌雄株,雄株并不飞絮,然而,一棵雌树能产生一公斤飞絮,如今,有地方规定绿化严禁使用杨树雌株。
专家们还给树“吃药”,有“内服”也有“外用”。
“内服”飞絮抑制剂——注射后可抑制雌花分化。
“外用”花序疏除剂——喷洒后雌花会提前脱落。
但树种更新非一日之功,根除飞絮还需时日。
户外运动尽量在清晨、刮风或阵雨之后。
当然,敏感人群要戴上口罩,捂紧衣领。
“尝三新”
北方吃粥,立夏粥的食材可谓丰富。
南方挂蛋,小孩子挂上煮熟的鸡蛋。
立夏节时,大人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脖子上。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立夏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南北都寄托着祈福保平安的愿望。
闽南吃虾面,虾与夏谐音。
扬州喜饮茶,清热又解暑。
宁波吃君踏菜,夏天不生痱子。
“立夏秤人”
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立夏之美,在于希望。
春争日,夏抢时。
充实每天的生活,珍惜每刻的时光。
时光不待人,努力在夏日!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经济日报、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