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时评 | 构建有温度的滨江空间要善打“文化牌”

2019-05-08信息快讯网

文汇时评 | 构建有温度的滨江空间要善打“文化牌”-信息快讯网

春暖花开。上海文化旅游业日前发布四个主题、40条线路,让广大市民游客深度感受上海文化。“游浦江两岸,看上海新颜”就是四大主题之一。当日,徐汇滨江艺术徒步就吸引300余名游客参加。线路围绕滨江岸线设计,在油罐艺术中心、西岸艺术中心、白莲泾公园等处都配有相关语音讲解。

对标世界知名城市的水岸规划、管理,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公共空间的建设从单纯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促进、激发各类活动和事件的发生,让空间嵌入到人们的生活经验和地方记忆中。通过将“看得到的景观”和“看不到的文化”相结合,使历史建筑、新建地标、空间广场、道路等各类空间的文化内涵得到彰显。它们的文化叙事性的增强能有效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游客的满意度。

黄浦江承载了无数人的家族回忆和个人奋斗;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承载了沉甸甸的中国近代化和工业化的历程。单单在8.3公里的黄浦滨江,人们沿着漫步道、跑步道或是骑行道行进,就能品味到历史人文遗存的浓浓韵味:老外滩、十六铺、南外滩的老码头等,都是上海开埠时期的珍贵遗迹,很多药材、鱼、油、盐老仓库等都是老上海码头文化元素,还有江南造船厂、南市发电厂、南市水厂旧址等工业记忆。何况,黄浦江45公里滨江空间已经全线贯通。利用好滨江空间丰富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富于创造,以更具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方式设计文旅路线,使滨江空间的“浦江故事”蔚为体系,可以成为新一轮滨江空间发展的有效发力点、新亮点。

从历史视角来看,空间文化叙事性将社会记忆和历史文脉展开在人们面前,以多种形式通达公众。例如,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起点的杨浦、集聚海派文化和先进文化特色的虹口、已成为上海名片的外滩和陆家嘴等,二维码、街景识别等方式齐上阵,为游人提供了解滨江建筑的便捷渠道。未来,在继续发掘浦江沿岸的历史遗迹的同时,也要创新公共记忆的传播渠道。比如,借助设计竞赛等方式,激活社会参与,增强区域历史文脉在滨江空间的“存在感”、提升游人的“认同感”,让滨江空间的历史积淀能代代传承。

在市民日常生活的微观层次,它要求滨江空间成为人们参与其间、予以塑形的事件现场。这里所说的事件,可以是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甚至可以小到朋友圈上的“晒图”。虽然微小琐碎,实则构成滨江公共空间最主要的、最亲和公众感受的空间产品。我们认为,可以参照文化场馆的“文化云”模式,引导社区、市民团体、周边学校等在滨江空间开展各类活动,让滨江成为文化生活的开放舞台;也可以引入公共艺术作品,推动滨江空间利用的日常化,让人们对滨江空间产生良性的“依赖感”。

历史积淀与日常事件构成了空间文化叙事的要素。赋予滨江有活力的文化叙事功能,还需要将叙事要素有机组织起来,也就是形成文化叙事的“情节组织”:让各个叙事要素连点成线,联动发展、各有差异,丰富“浦江故事”的层次。譬如,徐汇滨江将工业遗存和现代艺术相结合,聚集起多家美术馆、展览馆和画廊,开拓出一条滨江“艺术走廊”,已在区域层面为“浦江故事”的编织提供了样例。我们建议,可以模块化的方式统筹布局滨江空间资源,特别是吸引一些重点扶持的产业及科研教育机构来此设店、设点,提高空间利用率和文化价值。还可以适时展开与上海人才政策相配套的短期和长期驻留计划,增强滨江空间的智力能级,促使各区结合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和活跃的市场主体形成特色,让滨江空间始终保持“新鲜感”。

我们相信,当滨江的活动内生于大众的需求,与最广泛的人群产生共振,滨江的空间将人气聚集、思想感情荟萃,让黄浦江这条上海的“母亲河”充盈城市温度与人文情怀。


作者:朱恬骅
编辑:施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