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右翼独立候选人瑙赛达在维尔纽斯一个投票站投票。| 东方IC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瑙赛达拥有三大竞选优势:首先,其独立候选人的身份有利于吸引对现政权感到失望的选民;其次,作为知识分子,其被选民视为政治行动派;第三,没有意识形态的束缚,有利于吸引少数族裔的选票。
然而,瑙赛达也饱受非议。有批评者指责其代表大企业利益,而非多数选民。竞争对手质疑其独立候选人身份,指责瑙赛达是现总统的指定继承者。
▲5月12日,候选人希莫尼特在维尔纽斯一个投票站投票。| 新华社
与瑙赛达不同,希莫尼特占据了大多数社交媒体和在线民意调查的领先位置。她曾公开表示将执行现总统的方针,主张与俄罗斯保持对抗,并认为必须在俄周围构筑广阔的亲西方意识形态带。不过,希莫尼特女性候选人的身份也使其在性别政治中处于不利地位。
尽管与前两位候选人在民调支持率上稍逊一筹,斯克韦尔内利斯的竞选实力亦不容小觑。他在农村地区颇受欢迎,拥有大量的支持者。但斯克韦尔内利斯的政治立场不太稳定,且英语能力较差,又几乎没有国际经验让他失分不少。此外,斯克韦尔内利斯对年轻群体的诉求关注不够,尽管在现内阁中引进了几位年轻的专家,但很少听取意见。
相较而言,尽管三位候选人的出身、立场和施政主张各具特色,特别是瑙赛达貌似具备了“政治局外人”的特征,迎合了当下欧美政治“素人化”的风潮,但事实上在立陶宛现行的选举制度下,很难实现由精英民主向大众民主的真正转变,出现完全意义上的体系外候选人。无论是瑙赛达,还是希莫尼特和斯克韦尔内利斯都是立陶宛主流政治力量的代表。他们政见主张的实质并不存在根本分歧,都未偏离现有的方针。
所以,无论是谁在选举中获胜,至少在新总统的首个任期内,立陶宛的亲西方、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对外政策在中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作者:张艳璐(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刘畅
责任编辑:宋琤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