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当黄河流域的中国人用陶与火烧出了世界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时,还有哪一项颂歌也被录入了人类文明史册?
你可知,西方历史学家为什么要提出一种有趣假设,生活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人复活在公元八世纪会发生什么?
宏观的、微观的,生活里的,想象中的,所有这些问号,都在一部纪录片里一一得到解答。
片中满满的知识点,会让你由衷认同——亚洲文明,是人类信仰的摇篮。回望人类文明之路,亚洲的价值、东方的智慧始终光芒耀眼。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前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推出三集主题纪录片《亚洲 文明之光》,它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叙述视角,跨时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亚洲文明的演进脉络,也生动再现了亚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悠久灿烂、多元共生、交流互鉴的文明图景。
第一集“文明华章”,铺开亚洲文明的灿烂长卷,它着重讲述了亚洲辉煌的古文明,是如何在多方面孕育了世界文明。
众所周知,文明的诞生与河流水源密切相关,亚洲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文明起源的基础——最早的农业文明诞生在亚洲。
《亚洲 文明之光》把目光投向土耳其南部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它被称为“小亚细亚”,希腊语意为东方或日出之地,也是野生小麦的故乡,是目前被公认的人类最早的农业定居点。
大约一万年前,处于狩猎与采集 时代的人类觉察到,可以通过种植小麦种子来获取食物。为了便于收割和加工,势头被打磨成镰刀和杵臼。安纳托利亚高原还发现了人类圈养绵羊、山羊和猪的痕迹。这些都意味着,最原始的农业诞生了。稳定可靠的食物来源,让人类从自然界获得了创造的主动权,一场伟大的文明质变开始了。
从安纳托利亚高原、亚美尼亚高原发源的两条大河一路向南奔腾。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冲击出一片形如新月的沃土后,注入波斯湾、汇入大海,古希腊人称这片土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河流之间的地方”。
这里便是孕育了西亚最早文明的两河流域。大约6500年前,两河流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系统性沟渠和堤堰,标志着人工灌溉技术的诞生。
而古巴比伦城在3800年前,开凿了“汉谟拉比万民之富”运河。
正是这无数条水渠,让人类有能力改变平原上河水的方向。
这块公元前七世纪的浮雕记录下可人类早期运用水利灌溉的场景。三角形容器从河道中取水,杠杆装置则巧妙地把水送入农田。人工水利带来了农业的丰收。
西亚的两河流域最早种植了小麦,东亚的长江流域则最早种植了水稻。
距今8000至1万年的江西仙人洞遗址中栽培稻植硅石标本的发现,将人类种植水稻的历史上推至约1万年。亚洲的稻种与麦种,掀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直到今天,面粉与大米依然是世界上最广泛的主食体系,为人类不断创造文明,提供着最坚实的物质保障。
循着这条叙事脉络,“文明华章”清晰地展示了亚洲文明是如何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必备的物质基础——衣食住行。
“食”之后,接下来是“衣”。
大约5000年前,印度河流域最早开始种植棉花。
这幅画是由英国14世纪作家约翰·曼德维尔在他的旅行笔记中绘制的。他认为在南亚的印度长有一种奇树,枝头上会结出小羊羔。其实,那就是印度的树棉。直到今天,在德语中“棉花”这个词汇,依然是由“树”与“羊毛”两个单词组成。
而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丝织品出现在中国长江流域。这只出土于陕西省的鎏金铜蚕,便是古代中国丝制业繁荣的佐证之一。
棉花与丝绸的先后登场,让亚洲服饰有了不断创造美与文化的可能。尤其是丝绸的出现,标志着亚洲文明对衣着舒适与美感的极致追求达到了新的高度,并且随着“丝绸之路”传入欧洲,开启人类对衣着服装的想象。
在“住”的方面,《亚洲文明之光》告诉我们,人类年代最久远的城市几乎都诞生在亚洲。比如距今6000多年的乌尔城,是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繁华的定居点,当时就有多达三万居民。
在这个以神庙为中心的城市里遍布民房、店铺、市场,它们共同构筑了苏美尔文明最繁荣的时期。
据历史学家考证,苏美尔人是大约7000年前迁徙到西亚两河流域居住的一支古老民族。约5000年前,苏美尔人率先进入文明时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古文明。由苏美尔人最早发现、最早创作或最早记录的事与物有27项之多。
而在古印度文明中,也有早期城市的先进营建理念。比如这座摩亨佐·达罗古城,它的建造年代超过5000年。在其市中心,一座公共浴室至今保存完整,浴池周围的供水井、更衣室和污水排放口等设施一应俱全,与现代浴室的构成大体一致。
倘若时光穿越,人们可以发现摩亨佐·达罗古城的城市卫生系统设计、下水道彼此相连形成排污系统,世界上最早的坐式厕所便诞生于此。而且,这里的道路宽阔成体系,建筑风格简单实用并注重私密性。一个个超前的城市规划理念,让这个5000年前的古城被誉为“青铜时代的曼哈顿”。
充满了无数神秘与智慧的,还有举世闻名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这座建筑不止宏大瑰丽,它所拥有的先进的高空供水系统,标志着亚洲文明对人类建筑美学和工程学的贡献。
而中国的长城、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印度的泰姬陵并称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
中国的长城
柬埔寨的吴哥窟
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
印度的泰姬陵
最后说到“行”,纪录片里仅仅引用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路威一句话就足以说明问题:凡使用轮车的民族,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从巴比伦学来的。
亚洲文明孕育的物质文明让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可以说,人类文明赖以依存的“衣食住行”,都能从亚洲文明里找到起源。
亚洲文明不仅在物质层面对世界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人类文明精神和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起基础性作用的是文字和数字的诞生。在“文明华章”中我们能看到,中国汉字的使用时间超过5000多年,是人类历史中连续使用时间最长,唯一从古代文明传承至今的文字。这就是为什么,汉朝的中国人若穿越到唐朝依然能自在生活。因为那近千年的历程中,他们使用的文字相同、语言相同、儒家学说相同,连行政管理体系也相同。
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内,泥板刻着人类最早的一首表白情诗。
从0至9的十进制数字,是古印度文明送给全人类的礼物,如今的数字化时代,就是以这份伟大的礼物为基础。
“文明华章”中为我们揭开数字的“真实身份”:一位名为花拉子密的数学家为此撰写了《印度的计算术》一书,并随着阿拉伯民族的迁徙传至欧洲,最终通行世界,数字的名字也因此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还有数字构建的生活规则,比如古巴比伦人将1小时定为60分钟,1分钟后定为60秒,以7天为1个星期,以12个月为一年;
古代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
古印度人计算出地球的周长,与实际误差只有100公里;
阿拉伯人最造创建了代数和三角学,最早测算出本初子午线的长度,预测了地球自转并围绕太阳旋转。
由此可见,亚洲文明为我们理解宇宙提供了最基础的认知,更揭示了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这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而当今世界是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发展的时代,亚洲文明留下的数字成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基础性工具。
亚洲文明还为我们提供人类如何与自身、与他人、与自然共存的方法和理念,这实际上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不可逃避的问题。纪录片展示了亚洲文明提供的两个重要的保障:一个是外化的具有约束性的法律,一个靠内化于心的价值观。
片中展示了在法国卢浮宫的亚洲馆的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人类历史上所知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所确立的许多原则对后世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古东方文明的伟大成就,正如片中所说:连汉谟拉比自己也没有想到,他创造的文明功绩远比一个王朝更经得起时间考验。
而关于价值观,片中举了对整个东亚文明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思想光芒始终浸润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处世价值与生活方式,它从中国传播到东亚和亚洲其他地区,再传向欧洲和世界,成为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源流。
通过《亚洲 文明之光》,我们清晰感受到——
作为人类最早的定居地,古老的亚洲保存着文明的最初记忆。数千年来,亚洲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也谱就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
穿越数千年时光,亚洲各地的古代文明,都曾经产生过群星闪耀般的思想和哲理,经天纬地照临四方,为人类世界确立经纬方向,用思想的力量普照大地。而这些,才是文明的本质所在。
作者:王彦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宣晶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