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旨在倡导博物馆在保持其原始使命——收藏、保护、交流、研究和展览的基础上,与社会公众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这也是沪上博物馆眼下正在努力的方向——通过不断缩短与观众之间的物理和心理距离,让博物馆“触手可及”。
南上海金海湖畔,一座仿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建筑成为新晋网红,吸引了众人前去打卡。这是刚刚于5月16日正式投入运营的奉贤博物馆新馆,意味着沪上博物馆再添新成员。
嘉定博物馆新馆、广富林考古遗址博物馆……近年来,一座座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拔地而起,不断扩充和优化沪上博物馆版图,使远郊地区的市民享受同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
未来,上海还将积极推进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新馆筹建工作,打造一批文化新地标;同时在沿江 (黄浦江)、沿河(苏州河)、沿轴(城市南北轴线)、沿路(杨树浦路)重点建设若干博物馆集聚区。
如果说,博物馆数量和密度的提升,大大缩短了其与公众之间的物理距离;一系列有温度的服务则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以眼下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为例,考虑到盲人观众的需求,该展览特意在互动展区展出了可触摸的复制品,并设计了盲文说明牌,引导他们用手感知文物的材质和形状,加深对太平洋艺术的了解。
不少文博场馆还从馆舍走向大千世界,把活动办到公共空间,甚至走出上海,以新方式建立并加强与观众的联系。
比如,上海及长三角33家文化机构昨天合力推出的“江南文化概念展”,展览地点就设在长宁区来福士广场中一栋历史保护建筑里。“在博物馆,更多是对某个特展主题感兴趣的群体,但商圈里的人群构成更加多元。”策展人陈曾路说,只有真正走近观众,才能了解他们在关心什么,有何需求,这也是文旅、文商结合的一种探索。
业界专家指出,面对越来越多元的文化需求,博物馆能做的还有很多。
作者:本报记者 李婷
编辑:周辰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