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宁波智博会

2015-09-14信息快讯网

■本报驻浙记者 蒋萍 通讯员 刘海波

在城市的大街上,电子警察24小时为我们“站岗”,每时每刻的路况都尽收眼底;红绿灯、信号灯会根据实时情况指挥交通,并提醒你如何避免拥堵。回到家中,灯光会自动点亮,厨房里已经按照你先前传达的指令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吃完饭电视会自动调到你平时喜爱的频道,而当你产生倦意时,浴室里则已经放好了洗澡水,且温度恰到好处……

以往,这些场景只能在科幻电影中出现。日前,在第五届中国(宁波)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博览会上,这些充满“智慧”的科技纷纷亮相。

老旧危房有了“保护神”

近年来,“楼塌塌”“楼脆脆”“楼歪歪”事件频频发生,敲响了房屋建筑质量安全问题警钟。2014年4月4日,浙江奉化市大成路某小区一幢5层老旧居民楼发生倒塌;2015年6月9日,贵州遵义市一栋居民楼垮塌;2015年7月27日,浙江富阳市区一幢三层楼房坍塌……据了解,仅今年6月这一个月内,全国至少发生5起危旧楼坍塌事故,造成至少22人死亡。

“现在,我们在老旧房子上装上倾角传感器、沉降传感器、振动传感器,这些高科技设备把房屋24小时全方位‘监控’起来,‘监控’数据会即时上传到城市房屋安全数据‘银行’(房屋安全管理大数据中心)。一旦出现问题,房屋安全中心就会自动发出预警。按照等级分别向政府主管部门和专家发出预警信号并提供精确的数据,甚至可以向每个住户发出紧急撤离警告。”北京玛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明在智博会上告诉记者,2014年,奉化楼房坍塌事故发生后,公司目前已经对奉化市内120幢老旧房屋进行动态监控,并成功对其中两栋发出预警,及时对楼房实施加固方案。

“以前都是人工巡查,难免出现漏洞,现在运用建筑神经物联网技术开展房屋安全应急数据动态采集,再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形成‘建筑云医生’,这样老旧危房就有了‘保护神’。”张晓明表示。

足不出户就能看医生

排队几小时,看病几分钟,很多患者都遭遇过这种问题。如何提高看病效率?记者在智博会上找到了答案。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云看病”,让百姓可以足不出户看名医、坐在家里拿到药。

日前,宁波市江东区白鹤街道居民汪芝恩在家测量了一下血压,“上压128,下压80”,她把数值上传到“云医院”的健康档案里。几乎同时,汪芝恩的签约家庭医生、白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葛梦丹的手机“云医院”客户端上跳出了这两个数值,她会心一笑:“病患汪芝恩今天血压正常。”葛梦丹医生调出这一个月来汪芝恩的血压值,再用云端传送了一条医嘱:“再观察一个月,稳定的话,可以减药。”这是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宁波“云医院”健康服务。患者注册为会员后,可自主选择某位“云医生”,“云医生”全程制定出相关的个性化体检套餐。

“未来,人们可以通过一些可穿戴的监测设备,将每天的血压、运动、饮食自动上传到‘云医院’,医生通过这些大数据,制定个性化、精准的诊疗方案,再经过‘物联网’将药物直接送到病人手中。”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智慧产业发展突飞猛进

“您好!给我一杯咖啡。”“好的!”智博会2号馆里,一个机器人自动饮料机前围满了观众,大家争相抢着和机器对话点饮料。“这其实是一个六关节的机器人,它能够完成语音识别和抓取的功能,除了卖饮料还可以用来自动售货。”浙江柏同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样一台售货机器人售价在十几万元,和人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不知疲惫,“不久的将来,家中保姆将会被机器人代替”。

据了解,本届智博会上共有国内外300多家知名企业参展。智博会不仅展示高科技产品,也创造更多商机。签约仪式上共签约项目28个,金额达70亿元,涉及智能制造、可穿戴、云计算、大数据等众多领域。

“‘智慧城市’是一种发展和管理城市的新思维,将城市看成一个拥有‘大脑’的生命体,利用信息科技,使城市中的每个‘细胞’变得更聪明、更协调,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美好。”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徐红介绍,随着“智慧城市”从概念走向应用,与此相关的智慧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

(本报宁波9月13日专电)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