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2”号总设计师吴刚:十年设计六艘科考船,守护中国科考的每一次“乘风破浪”

2019-06-12信息快讯网

“雪龙2”号总设计师吴刚:十年设计六艘科考船,守护中国科考的每一次“乘风破浪”-信息快讯网

▲2015年初,吴刚在南极中山站。 (中船集团七〇八所供图)

这几天,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正在海上试航,作为它的总设计师,中船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研究员吴刚又跟着一起“下海”了。除了总设计师,吴刚还有一个身份: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在读生。虽已年届不惑,但他要利用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完成一个心愿:基于自己和团队十年来设计六艘科考船和破冰船的工程经验,探索形成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分析方法,以及行业内可参考应用的规范标准。

引领船舶设计前沿技术的科考船,一直都是业界的风向标。在吴刚心头,有两位船舶界老院士临终衣钵相托的殷殷期盼——他们将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积累的破冰型科考船资料交给了吴刚。“这是历史给予我们这一代的机会。”吴刚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设计出未来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老院士衣钵相托,造自己的科考船遍行大洋

其实,在吴刚职业生涯刚起步的那几年,曾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过迷茫。直到2007年,他走进舰船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炳炎的办公室。

“小伙子,你为啥愿意来跟我干?”这位满头银发的山东籍老院士,对眼前这个29岁的小伙子很是好奇,毕竟设计一艘科考船,短则五年,长则十年,这是船舶设计行业的“苦差事”“硬骨头”。

而这,却让喜欢挑战的吴刚燃起了强烈兴趣。从“海洋六号”总体专业主任设计师,到“科学”号副总设计师,再到“向阳红01”“东方红3”号总设计师,吴刚对于自己的定位逐渐清晰:深耕科考船设计,为国家设计出世界一流科考船。

吴刚的努力,让七〇八所两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看在眼中、记在心里。领他入门的张炳炎院士多年来一直默默教导和支持着吴刚的团队,另一位船舶界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学彦在去世前一年,忽然将吴刚叫到办公室,留给他几个本子。吴刚拿回来一看,竟是许学彦上世纪七十年代与芬兰破冰船设计公司的交流笔记,以及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察英国造船业的全程日记,此外还有《国外破冰型考察船资料汇编》。

彼时,吴刚正担任“雪龙2”号总设计师。“原来老一辈科研人员早就在做积累和准备了,我感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嘱托。”吴刚瞬间感到自己所从事项目的历史和战略意义,“年轻一代不能让老一辈失望——要让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科考船遍行大洋,直达两极!”

科学家急切盼望中,十年设计六艘科考船

过去十年,吴刚赶上了国家大力发展科考船的机遇,总共主持设计了六艘科考船。每设计一艘科考船,他都会更新一次设计理念,而且每次都会感受到科学家们对于“拥有我们自己的先进科考船”的热切期盼。“设计科考船的过程更像是在雕琢一件艺术品。”吴刚说,正是科学家们不断提出的严苛要求,促使他一步步攀上科考船设计的高峰。

我国新一代综合科考船“东方红3”号是全球屈指可数的“最安静的船舶”之一,获得了挪威船级社水下辐射噪声最高等级认证。“要不是中国海洋大学对噪音指标的坚持,或许我们也不会有这样的突破。”吴刚说,他的设计团队动用了全球研发资源,历经一年的苦苦谈判,才说动国外知名厂商改动产品设计,最终也带动了国外产品的升级换代……

“雪龙2”号总设计师吴刚:十年设计六艘科考船,守护中国科考的每一次“乘风破浪”-信息快讯网

为设计出贴合用户需求的科考船,吴刚坚持从一线了解科研需求。2015年初,作为“雪龙2”号总设计师,吴刚参加了我国第31次南极科考队。为了让新船顺利通过“魔鬼西风带”,吴刚坚持提高抗强风等级至阵风12级;到罗经甲板上调查设备时,他曾不慎滑跤跌落,于是改进了全船露天梯道的防滑设计;为让科学家在恶劣天气下坚持CTD温盐深和采水作业,他改进总体设计,实现了采样系统在舱内外一个动作自动完成……

吴刚说,有了一流的科考船,才可能为科学家提供一流的海上实验室,为海洋强国打下科学基础。

重返校园凝练理论,为科考船定标准立规范

如今,吴刚又承担下了国家工信部重型破冰船的研制任务。“全球现役常规动力的重型破冰船都是三四十年前的技术,新一代船型设计只能靠我们自己。读博期间,我想在重型破冰船船型设计和冰载荷理论方面有所提高。”

重型破冰船可以凿破约三米厚的冰,具备极区全天候的航行能力,这意味着未来我国科考队员可以随时踏上南北两极。万一有船只被海冰围困,它也可以随时救援。为实现这一目标,吴刚在“雪龙2”号上布下了百余个应力监测传感器——回传的数据将解密冰层构造,还原船只遇冰撞击时的状态——只有更“懂冰”,才能设计出更优秀的破冰船。

经过十年发展,我国科考船已度过“青黄不接”的断档期。吴刚认为,应及时总结经验,为科考船制定一套规范化的技术标准,比如实验室工作环境标准、海洋科考船噪声标准等等,最终推动建立科考船标准船型,乃至形成我国的中长期船型建设发展规划。

吴刚说,自己甘做一朵浪花,推动中国科考船畅行世界大洋,守护中国科考的每一次“乘风破浪”。

人物小传

吴刚,1978年3月出生,中船集团七〇八所民船部主任助理、研究员,工业信息化部“重型破冰船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先后担任“科学”号副总设计师,“向阳红01”“向阳红03”“东方红3”“雪龙2”号科考船,以及“中山大学新建科考船”等多型国内顶尖科考船总设计师,带领我国科考船设计水平迈向世界一流。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许琦敏 见习记者 金婉霞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许琦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黄景瑜吴刚王劲松任达华《破冰行动》谁是终极BOSS,全新缉毒剧已露出爆款品相
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飞机总设计师!致敬!运-10飞机总设计师马凤山诞辰90周年
上海造!全球最大静音科考船“东方红3”启航
全球最大静音科考船“东方红3”号今日交付
挑战不可能!300多个“夜猫子”干出的中国速度!
重磅:李彦宏不在名单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公布,有你认识的吗?
“四力”让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湖杭铁路、湖州东站初步设计获批!
七十年风雨兼程,中俄关系行稳致远
通讯:“友谊使者”中国大熊猫入住莫斯科新家
明天高考,中国科学院大学送来了“高分喷雾”,喷好保高分!
美国科技巨头日子难过了 IBM确认将裁1700人
这些设计看似愚蠢,实则精妙无比,网友:对不起,错怪设计师了!
一万二的车开十年,出道24年,王力宏终于活成了抠门之王
从“穿”在廊下到“吃”在廊下 廊下十年产业定位“变形记”
守护中国科考的每一次“乘风破浪”
郊区孕妇不用“进城”生娃!“红房子”青浦分院设计方案敲定,提供500床位
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关键时刻,我驻日本大使孔铉佑抵日履新,拜会安倍晋三
长三角养老示范区来啦!试行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政策通关等多领域信息共享
中国“狙神”!蒙住狙击镜,这个神枪手也能在百余米外5发5中,打出44环
边疆党旗红|党员段必清的十年:从大学生村官到脱贫带头人
中国新说唱2019定档6月14日。“狗岳”说,这档节目如果不做,可惜
重磅!物理学家提出暗物质新模型:暗磁单极子是什么?检测实验正在设计中……
从指南针到北斗……维也纳联合国国际中心迎来了一场中国古代导航展
《中国好声音》公布今年第四位导师,网友:幸好不是华晨宇
暴雨,风浪,盐雾……中国航天首次海上发射背后惊心动魄的八天
中缅联合科考揭开“生物大本营”的神秘面纱
沈联涛:中国科创板改革正当其时
站城一体!盐城范公堤组团城市设计方案公示
深圳前海又将出现一条美美美美美的景观桥!上海设计团队中标前海桂湾河桥
陈坤封面大片释出,换脸风格演绎十年一瞬
关键指标超出预期!“雪龙2”号试航归来,已进入“交船模式”
35年来首次!中国科学院大学官宣,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被他夺得!
《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元年,寻回文化自信是中国科幻电影未来发展的关键
一笔好字,两口皮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尚竟是它,民国四大公子都是内行
艺术党课站着也要听完,全国劳模,汽车设计师华东理工讲述新中国汽车产业70年
全球排水量最大的静音科考船交付 顶级科考利器“东方红3”驶向大海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