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评论丨告别“以耗养医”,北京新医改启动!“五个一”,让百姓真正受益!
6月15日零时,北京近3700家医疗机构正式启动新一轮医改。此次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取消医用耗材加成,降低仪器设备检验项目价格,提升中医、病理、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项目价格,实施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和药品带量采购,改善医疗服务等,因此也被概括为“一取消、一降低、一提升、一采购、一改善”这五个“一”。
作为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将使医疗机构正式告别“以耗养医”,那病患就诊费用能降吗?各项措施综合发力,未来就医还将出现哪些变化?6月15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和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做客演播室,深度解析。
【新闻链接】医用耗材加成
按此前制度,医疗机构对患者实行耗材进价加差率收费,耗材进价500元以上的加成5%收费,500元以下的加成10%收费。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后,医疗机构按采购进价收费,将直接减少患者在医用耗材上的花费。
取消加成 费用怎么变?
李 玲:“一采购”能降低药品耗材价格 让百姓受益
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玲:这次是“五个一”改革,当中的“一采购”,包含了京津冀联合采购、带量采购的内容,这能有效带来药品耗材降价。比如,去年底11个城市的药品集中采购,25种药平均降幅超过50%,最高降95%,确实让老百姓得实惠。
从全世界来说,耗材行业门槛都比较高,科技含量高、垄断程度也高,高质耗材在我国的价格在全世界来看都是高的,靠单个医院,甚至单独一个城市,是谈不下价的,联合采购的作用就在于此。
刘 戈:耗材国产化能推动价格更趋合理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耗材价格高的全都是进口的,比如一些心脏支架、人工关节,它们技术含量高,品牌溢价能力也高,进入我们的医疗体系以后甚至能形成多赢:医院能增收,家属和病人也安心,同时还降低了医疗风险。但这只是短期,长久来看一定会造成过度医疗,加重病患负担,放大道德风险。
从根本上来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更多的国产化,尤其是真正有竞争力的国产耗材进入市场,推动整个耗材产品价格更趋合理。
服务提价 到底谁受益?
李 玲:提升服务价格 体现医生价值
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玲:我们现在的服务价格,大部分还是90年代末形成的。两年前北京取消药品加成调了几百项,但大部分没调。目前的改革方向是对的,只是更接近于控制总量、调整结构:过去以药养医,就把药的加成取消了;很快老百姓抱怨说检查多了,耗材用得多了,这一轮就控制耗材和检查,应该说还没有根本地解决问题。提升服务价格,当然比过去靠药、靠耗材、靠检查养医要好得多,但核心问题,还是医院的补偿机制和薪酬待遇问题,这要一步步来。
刘 戈:医疗价格要更多体现医护的价值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现在的定价机制有历史原因,比如早年一台进口CT机很贵很贵,而人们普遍工资水平比较低,那么一次治疗的成本计算就会自然地把更多价格附加在耗材上面,但时至今日还沿用过去的标准就极不合理了,一台好几个小时的高水平手术,钱没少花,但医生、护士能拿到的钱可能占比很低,这就扭曲了医疗服务的付出回报机制,客观上也导致了行业内灰色收入等问题的存在。
在最终价格里真正体现医护服务的价值,有助于让医护人员合理合法得到应有收入,还会进一步提高诊疗质量,最终让病患受益。
李 玲:医改是系统工程 给医改一点时间
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玲:在英国,一方面强调的是医生要有合理回报,另一方面又不能给医生过多经济激励。按资质来,一个脑科医生、一个儿科医生和一个内科普通医生待遇是一样的。为什么不能差异太大,就在于过度经济激励可能会出现供给诱导需求,这正是医疗的特殊所在。
我们国家的改革就是在一步步调整过去被扭曲的地方。医改今年是第十年,我相信老百姓仍然会有抱怨,会认为跟预期有差距,但宏观上比较,美国医改也是09年开始,10年后基本无疾而终,这个周期里人均预期寿命没有变;但这1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长了三岁多。所以要看到这是一个系统性改革,进步也是一点点积累的,我们要给医改一点时间。
核心观点
李 玲:医改还在路上 要动真格 让百姓真正得实惠
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玲:医改该提速的提速了,该探索的都探索了,要做什么其实也很清楚,就是让我们的医院真正回归公益性,让它的生存和发展不要跟挣钱挂钩,让医生回归到治病救人的本质。当好医生,就有体面的待遇,有尊严的生活。我们的医改朝这个方向走,老百姓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刘 戈:医疗定价是世界难题 制度设计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医疗定价是一个世界难题,没办法通过市场清晰定价。在当下的制度设计中,可以更多引入大数据作参考,统计医疗花费,跟预算做比对,这些数据会对政府定价形成更加可靠的依据。目前在上海、广州,基于足够大的样本形成的数据,已经在定价中发挥作用,也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医疗发生的真实成本。而我们的整个制度设计,都有赖于在实践中的逐步完善。
来源:央视财经
编辑: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