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界泰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去世,享年105岁!

2019-06-25信息快讯网

文学界泰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去世,享年105岁!-信息快讯网

文学界泰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先生今天凌晨3:35逝世,享年105岁。

徐中玉,1915年出生于江苏江阴,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语文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名誉主任。著有《鲁迅遗产探索》《古代文艺创作论》《激流中的探索》《徐中玉自选集》《美国印象》等,主编文学研究丛书7套、大学教材《大学语文》5种及《大学写作》《古代文学作品选》等。1981年,由徐中玉担任主编的全国第一本《大学语文》教材出版。近40年,仅全日制本科《大学语文》教材,累计发行3000多万册。

文学界泰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去世,享年105岁!-信息快讯网

1915年,徐中玉生于江苏江阴一个清贫的中医之家。在省立无锡中学高中师范科毕业后,徐中玉当了两年小学教师,1934年凭服务证考入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七七事变后随校内迁,转入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读完大学,后入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当研究生两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从此辗转教书,始终没有脱离校门。

在读书期间,徐中玉师从老舍、叶石荪、台静农、游国恩、罗玉君等名师。叶石荪启迪了徐中玉从古代文论渐及现代的研究计划,运用卡片搜集资料并不断分类整理。从大学三年级起,徐中玉形成做卡片习惯,受难中也不间断:“二十年间孤立监改,扫地除草之余,新读七百多种书,积下数万张卡片,约计手写远逾一千万字。”

1978年至1984年,徐中玉担任了两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系里出现了富有活力的新气象。徐中玉作出一项史无前例的规定:凡是在创作上已经取得成绩的学生,毕业论文可以用文学作品代替。赵丽宏的毕业论文是一本诗集。孙颙在学时创作的长小说《冬》1979年出版,徐中玉当即发表文章给予热情支持。华东师范中文系出现了全国知名的“华东师大作家群”。

鉴于中国大学教育照搬苏联模式,“大一国文”整整中断30年,徐中玉和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联合发起倡议,1980年在上海召开全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组成中徐中玉任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审委员会。徐中玉主编的五类《大学语文》教材至今发行量累计超过3000万册,受惠者遍及全国。

文学界泰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去世,享年105岁!-信息快讯网

两年前,报记者曾来到华东师大二村,去徐中玉先生的家拜访,祝贺先生新年快乐。走进朝南的房间,柔煦的光线透过窗笼罩在徐老先生笑眯眯的脸庞上。

农历正月初二是徐中玉先生的生日。那一年,已经103岁的这位老人目光矍铄,只惜记忆力大不如从前。他的听力衰退许多,却不愿戴助听器,宁可与人大声交谈。一如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学术之路,自有其固守与坚持。

哪怕整理发掘“故纸堆”,也激荡着时代涛声

在徐中玉90多平方米的家里,居家空间简朴至极,旧家具散发着岁月沉淀过的怀旧味道。书橱里、窗台边、桌子上,到处都是一摞摞资料与藏书。

文学界泰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去世,享年105岁!-信息快讯网

2014年12月,徐中玉接过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的奖杯,不少观众从电视直播镜头里,了解了这位学者的卓著成就———自1952年到华东师范大学执教,徐中玉先后任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等。

他主编了中国文艺理论界核心期刊《文艺理论研究》,以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中文自1学指导》,他所编著的几千万字文论著作,涉猎广博,从灵动的苏轼讲到犀利的鲁迅,从雄浑的托尔斯泰谈到激昂的高尔基。更不消说,2013年徐中玉捐出生平积蓄100万元和5万多册藏书,设立“中玉教育基金”,这个决定感动了许多人。

文学界泰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去世,享年105岁!-信息快讯网

在徐中玉的弟子、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看来,徐老无论做什么课题,都强调求实、紧扣当下,不盲从社会思潮或所谓权威话语,形成了以传统文论为立足点塑造民族文艺学的研究格局,在业内享有崇高声誉。“在很多人眼里,徐先生所治古代文论,原本是青灯黄卷、大体与世隔绝的书斋里的学问。但先生从来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相反,他的古代文论研究关切着自己所处的时代,面对着文学现状的需求。在他对故纸堆几十年如一日孜孜汲汲整理发掘中,我们总是可以听到时代涛声的有力激荡,总是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一直到90多岁高龄,徐中玉还伏案主编刊物和教材、写论文。在文学理论界人士看来,徐中玉很少耽于清谈,耽于空疏,是少见的行动型且行动高效的学者。“勤勉做学问在徐老看来,并不是苦差事,何况徐老也常给自己的生活添一点糖———近几年春节,弟子们一起上门拜年时,都不忘拎两盒徐老最爱的椰子糖。

他曾宣布:毕业论文可用文学作品代替

被人惦记着,是幸福的。徐中玉桃李满天下,迈入期颐之年后,仍时常有学生后辈从各地及海外前来探望他。

在学界不时被提起的是,徐中玉在担任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期间宣布,创作上取得成绩的学生,毕业论文可用文学作品代替,一改以往硬性的单一考试要求,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现任《上海文学》社长的作家赵丽宏曾以一本诗集交出了毕业论文,至今感恩老师。“除了我,作家孙颙、王小鹰当年分别拿出小说等作品。先生遵循传统之道,也大胆创新,无门派之见。他告诫我,文学创作的同时也要重视文艺理论;多读书,对创作有好处。”徐中玉一直反对装腔作势、无病呻吟的文章,在他看来,有些文学作品之所以显得灰色而乏味,就是因为作者不是从活生生的现实中,而是从若干生活的公式概念中汲取主题和形象。作家应当有一种对于人的灵敏的感觉,不仅要看到人物头发的颜色、皮肤、脸部线条、衣裳,一定还要窥见人的灵魂。

文学界泰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去世,享年105岁!-信息快讯网

提到徐中玉先生,不得不提的就是《大学语文》

在徐先生的署名文章《我为何倡导“大学语文”》中,他曾回忆:“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曾经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开设,是各类非中文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而后中断近30年。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我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教授联合发起倡议,在高校中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当时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识匮乏、文化素养缺失的问题,恢复大学语文课程主要是针对这一现状提出的。我与匡亚明、苏步青等人,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30多年的实践证明,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是正确的。

徐中玉认为:年轻人对名家名作进行阅读、感悟、思考、辨析,积累多了,就自然而然地丰富了自己,当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再加上实际生活中的体验,二者进行比较、互为补充,这样的收获绝不是生硬灌输所能实现的

文学界泰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去世,享年105岁!-信息快讯网

任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时,系里出现了一个作家群

徐中玉曾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上海的孙颙、赵丽宏、王小鹰、陈丹燕,那批出了很多人才。系里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研究、创作,可能情况下做了些工作,主要是靠他们自己认真学习。文化环境宽松些了,得以独立、自由发展,分配时充分考虑到了他们各自的发展前途。这批人并不是到了学校我们给他们多大的帮助,而是我们鼓励他们去写,这些人本来有点根底,上山下乡没有读到大学,后来有机会到这里读大学,就把那种经历写过来。又如现在清华大学的格非,本科是在这里读的,他教书教得蛮好,写小说也写得蛮好,他到清华大学去,需要我证明,我就说他教书教得好。”


【相关链接】

徐中玉:我为何倡导“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曾经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开设,是各类非中文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而后中断近30年。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我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教授联合发起倡议,在高校中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当时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识匮乏、文化素养缺失的问题,恢复大学语文课程主要是针对这一现状提出的。我与匡亚明、苏步青等人,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30多年的实践证明,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是正确的。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包括大学语文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正是培养这些品德的有效载体。秉持这样的理念,我主编多种类型的《大学语文》教材时,着重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包括一些历史、哲学类作品,作为课堂教学、学生阅读之用。所挑选的这些作品都要求符合这样的标准:能够体现高尚的理想、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深刻反映历史上、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能够表现真挚的思想情感、智慧理性与审美价值等,所选的现代文学部分,要能够表现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外国文学作品也须对我们的社会进程有所参考。

在诸多作品中,我更多选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诗词曲赋、小说戏曲,文体兼备。这些作品大都文情优美,内容是对各色人物不同遭遇、社会百态和人性情感的描写,既有思想的深刻又有艺术的魅力。若能对这些作品多多品读与体会,能够帮助年轻人对人性善恶、人情妍媸、品德高低有所辨别,同时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名家名作各有优点,但未必没有局限,需要人们独立思考,择善而从,而不是全盘照搬。

大学语文的课堂教育从对作品本身魅力的领悟和欣赏出发,可以使年轻学子在愉悦中受到感染与熏陶。这种感染和熏陶,贵在以情感人,以理喻人。年轻人对名家名作进行阅读、感悟、思考、辨析,积累多了,就自然而然地丰富了自己,当人文素养得以提升,再加上实际生活中的体验,二者进行比较、互为补充。这样的收获绝不是生硬灌输所能实现的。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所选的篇目数量总是会多一些,编写的内容也会丰富一些。目的是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供自主学习之用。我希望借此培养年轻人对阅读的兴趣,多读书,读好书。这对人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既要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同时也应考虑到这门课程工具性的特点。因此,我坚持把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我希望年轻人不但要多读,还要多练笔。写信、写日记、写读后感、写生活体验等等,只有多写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我们提倡年轻人勇于练笔,也可以有选择地提供一些题目,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对习作中的某些有代表性的不足,大家可以一道来讨论,加以改进,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年轻人的阅读能力、文字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好大学语文课,教学方法也很重要。教学方法保守、死板,一向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过去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教师满堂灌的方式,老师讲、学生听,师生间很少交流。学生在课堂上,大多不提问题,或者没有提出什么新问题。今天情况虽有所改善,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大学语文教学贵在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老师在课堂上要有效地组织讨论,事先设计好话题,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年轻人也千万不要怕发言、怕讲错话,师长更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不同意见之间的互相辨析,畅所欲言。如果能营造成这样的课堂氛围,养成良好的学风,对年轻人来说,就能不断拓宽自己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作者:樊丽萍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相关内容综合自《中国知识分子物美价廉耐磨》一文,徐怀宇采写。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说“最好的大学是华师大,华师大最好的系是中文系”?快听这位知名出版人讲讲中文系的传统
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来了!大学专业密集上新,考生:这些新专业,到底好不好?该不该填报?
习近平给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的回信(全文)
习近平回信勉励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学生
清华大学力压耶鲁、哥大创纪录!QS发布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国66所高校上榜
经济学家没有用,经济学也没有用?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教授宋铮:为什么经济学无用论的观点越来越流行
人造卫星“污染”星空?“星空小火车”干扰观星怎么办?天文学家表示担忧
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一次学术之旅 ——读《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观念的演变》札记
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童世骏毕业典礼致辞:人生旅程中总会有某些很重要的“月球”,对“月球背面”也要有清醒的认知
“太极拳”“糖葫芦”怎么翻译,网络文学走向海外看译者怎么说
你有董其昌的折帖吗?——浅谈近代日本文学或政治里的中国元素
名家访谈 |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双一流”大学应该做什么
宫崎骏经典作品《千与千寻》首登国内银幕:18年后再相逢,感动一如当初
逝者丨徐中玉:写作受到老舍鼓励,在叶石荪影响下走上治学之路
首次对反刍动物基因组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科学》杂志同期发表西北工业大学三篇研究长文
【中国那些事儿】柬埔寨“网红”少年来华求学:中文很难 但我想去北京读大学
牛、羊、鹿等草食动物为啥会长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团队揭开反刍动物基因密码
陈引弛:朱东润先生也是徐中玉引才到上海。徐先生一生吃过很多苦头,却有硬朗的性格
“愿天下读书人都有个书斋”,怀念徐中玉先生,他发表在文汇读书周报的这些佳作值得收藏
全国学界悼念徐中玉先生:他是教育史的一座丰碑,滋兰树蕙,育才无数
逝者丨徐中玉:不实践无以知真相
孙颙追忆徐中玉:“华东师大作家群”的涌现,和徐先生倡导的评价指挥棒改革有关
饶毅正式接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上海理工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文章开汉业,风骨壮神州!各界人士今天上午送别105岁文学泰斗徐中玉先生
俄罗斯女生高考中文考试拿满分,平均成绩62.5分
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创办30周年暨“高山流水”文丛出版座谈会召开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