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5 日,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题为《1990-2017 年中国及其各省份死亡率、发病率和危险因素:2017 年全球疾病负担系统分析》的研究报告,揭示出中国过去三十年间从传染性疾病到慢性病的“戏剧性转变”。
在中国,如今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大幅下降,慢性疾病如中风、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肝癌大幅增加,已成为中国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最大的健康风险因素也已经变成了高血压、吸烟、高盐饮食和户外空气污染。
2017 年中国死亡人数的风险因素归因
作为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的一部分,《柳叶刀》发表的这项关于中国人口健康的全面研究报告,跨越 1990 年至 2017 年,首次提供了中国 34 个省份(本文中指省级单位)详细的按年龄和性别划分的死亡率、致残率和相关风险因素分析及对比,填补了在理解中国地方卫生问题方面的一个重大空白。
该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周脉耕博士表示,“与许多国家一样,中国在过去 30 年里也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展望未来,慢性健康问题的负担,特别是老年人的负担,将远远超过传染病。”
人口死因大变化
研究报告指出,1990 年至 2017 年间,在中国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已经取代了下呼吸道感染和新生儿疾病,成为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除了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导致过早死亡的前五大原因还包括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肝癌。
而且与俄罗斯等其它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相比,中国的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肝癌、颈部疼痛和胃癌的发病率异常高。
1990年和2017年中国25个主要死因的死亡率和寿命损失年数(YLLs)百分比变化
1990-2017年中国 DALYs(伤残调整损失寿命年,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和伤残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的25大原因
报告显示尽管与 1990 年相比,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下降了 33.5%,但在 2017 年中风仍然成为导致寿命损失的首要原因,年龄标准化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增加了 20.6%;
从 1990 年到 2017 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下降了 68.6%,但仍是导致寿命损失的第四大原因;
年龄标准化的肺癌死亡率有所上升,肺癌导致寿命损失的排名从 1990 年的第 13 位升至 2017 年的第 3 位;
从 1990 年到 2017 年,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下降 50% 以上,排名前 25 位的原因有 7 个,分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新生儿疾病、下呼吸道感染、自残、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先天性出生缺陷和溺水;
年龄标准化死亡率的上升原因有七个,其中缺血性心脏病、肺癌和胰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 20% 以上,是仅有的三个发病率显著增加的原因。
四大“杀手”:高血压、吸烟、高盐和空气污染
报告指出,高血压、吸烟、高盐饮食和户外空气污染,是 2017 年死亡人数和寿命损失的前四大危险因素,酒精使用是死亡人数的第十主要危险因素。
2017 年,中国因高血压死亡人数达 254 万人,其中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 95.7%;吸烟、高血压、高盐饮食、户外空气污染、肥胖、高血糖、饮酒、低全麦饮食等 8 项风险均占 DALYs 的 5% 以上。
A,2017年我国死亡人数及相关风险因素;B,伤残调整寿命损失年及相关风险因素
省份大PK:东部沿海更健康
当将各个省份前 20 个风险因素相关的寿命损失和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时,北京和澳门是前 20 个风险因素中仅有的两个得分显著较低的省级单位。
在上海,除结肠癌、直肠癌和先天性出生缺陷外,年龄标准化寿命损失年数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香港,除结肠癌和直肠癌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7 年各个省份前 20 个风险因素相关的寿命损失和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值得关注的是,所有省份的年龄标准化全因 DALYs 实际与预期比率,均低于基于 SDI(社会人口学指数,根据人均收入水平、平均受教育程度和总生育率综合衡量各国家的发展水平)的预期水平。
中国 34 个省级单位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SDI 值高、中高的 16 个省份以及有良好公共卫生干预计划(如浙江)省份的寿命损失低于预期不足为奇,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余 18 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如宁夏,也取得了相似的成就。其中 12 个省份的年龄标准化全因 DALYs 至少比预期低 30%。
2017 年,所有省份缺血性心脏病、阿尔茨海默病、头痛障碍和下腰痛的年龄标准化 DALYs 均低于预期,对于下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出生缺陷、糖尿病和新生儿疾病,几乎所有省份的年龄标准化 DALYs 也都低于预期。
2017 年各个省份前 20 个风险因素相关的 DALYs 伤残调整损失寿命年(实际与预期比率)和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但是,各省市肝癌患者年龄标准化DALYs均高于预期,观测值与预期值之比为 2.04-6.88。也就是说,所有省份的肝癌病例寿命损失都高于基于其发展水平预期的 2 至 7 倍。
此外,肝癌在 7 个省份的 DALYs 病因中位列前 5 位,但在 11 个省份中没有进入前 10 位;而各省份道路伤害作为死亡主因的排序从第 3 位到第 20 位不等;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排序从第 7 位到第 56 位不等;
在全国范围内,吸烟在 21 个省份中是头号风险因素,在其余省份中则排名第2或第3;还有一些风险因素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高血糖、高血压、高体重指数以及许多省份的户外空气污染。
省份之间的人口健康问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也意味着一个人的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生活在哪里。中国东部城市、沿海和富裕省份的人通常比西部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人更健康。
“我们致力于实现‘健康中国 2030’的目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博士说,“这些详细的省级调查结果将帮助我们根据当地社区的卫生需求制定相应的政策。”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是中国标志性的人口健康政策,将人口健康作为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的最终目标。其中两个目标是提高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并加强疾病预防。而其它一些目标包括改善婴儿死亡率、环境(如空气质量)、卫生服务和保险(如慢性病死亡率)、生活方式(如定期锻炼)和卫生公平(中国大陆各省之间的卫生问题以及获得卫生保健提供者和服务的机会仍然参差不齐)。
巨大成就与更大挑战
此外,该报告还揭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结果,包括:
女性自杀率从 1990 年每 10 万人中的 21.5 人下降到 2017 年的 7.5人,这一趋势的部分原因是城市化和发展,以及妇女和青年机会的改善。男性的自杀率也有所下降,但降幅较小,从每 10 万人中的 17.0 人下降到 10.7 人。
2000 年以后,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红肉消费的增加和身体活动的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得更快。全国糖尿病患病率增长 50% 以上,从 2000 年的每 10 万人 4206 例上升到 2017 年的 6336 例。
在研究期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 86%,从每 10 万活产中 95 例死亡下降到 14 例。与此同时,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 76%,从每 1000 名活产中 50 例儿童死亡减至 12 例。
1990 年和 2017 年的三大致残疾病均为肌肉骨骼疾病、精神疾病和感觉器官疾病(如视力下降、听力下降),仅排名有变化。
2017 年,中国有 250 万人死于高血压,其中 96% 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北京排名前 20 风险因素相关的过早死亡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大陆共有 10 个省份的损失寿命年数比基于发展水平的预期低 30%(全国平均水平为 23%)。这些城市包括重庆(37%)、安徽(35%)、浙江(34%)、福建(33%)、上海(33%)、贵州(32%)、宁夏(31%)、江苏(30%)、海南(30%)和北京(30%)。
报告指出,在 1990 年至 2017 年期间,中国在改善 10 亿多公民的健康方面取得了成功,中国各省的健康结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具体的健康状况仍然“因地而异”,在更加工业化、更富裕的东部省份,健康总体上要好于农村、贫穷的西部省份。改善健康公平一直是政府的优先事项,也是“健康中国 2030”的核心原则之一。
报告认为,中国还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随着平均人口年龄的增长,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如肌肉骨骼疾病,给个人、家庭和政府带来的经济和医疗负担形势日益严重,然而,这些疾病很少受到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此外,越来越多的工作年龄人口大部分时间都在办公室环境中,导致腰背部和颈部疼痛的患病率增加,这表明需要采取相关政策来预防这种职业危害,而烟草消费、高盐饮食、空气污染等问题的改善仍然十分缓慢。这些都需要未来增加公共卫生的关注和投资。
作者:王新凯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 DeepTech深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