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万岁》尘封75年后再现

2015-09-18信息快讯网

本报讯 (记者 李婷)说到已故著名电影导演郑君里的作品,许多的人第一反应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事实上,他导演的纪录片远比故事片多,其银幕处女作便是一部大型抗战主题纪录片。这部名为《民族万岁》的作品拍摄于1939年,自1940年在重庆放映后便再未露面。在尘封75年后,它终于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放映。

日前,由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等主办的“《民族万岁》观摩研讨会”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与会专家表示,这是一部令人惊叹的杰作,虽然全片没有战争场面,没有出现一枪一弹,但各族同胞奋起支援抗战的爱国情怀让人热血奔涌,该片的价值值得被重新发现。

从筹拍到放映,《民族万岁》差不多花了3年时间。一度,该片的原始底片在哪儿成为一个谜,这也是郑君里生前的一大遗憾。10年前,经过多方打听、努力,郑家终于在友人相助下,在台湾找到了它。

“这是父亲的心血之作。”郑君里之子郑大里透露,为拍摄该片,父亲当年带领摄制组成员跋涉了数千里,甚至远赴滇缅边境拍摄直至印度的加尔各答。当时中国远征军的抗日名将孙立人看到了剧组人员冒着敌人的炮火坚持拍摄,十分感动,还特地接受了摄制组的采访。走进这部纪录片的高级将领还有冯玉祥、朱绍良、傅作义、黄旭初等。陶金、舒绣文等为该片担任解说。西部歌王王洛宾也随拍摄组前往青海湖畔,在那里骑着骆驼,哼出了后来家喻户晓的经典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而影片本身的宏大气势和独特视角同样令人惊叹。这部长达9本、时长90分钟的纪录片以丰富的素材报道了各族人民支援抗战的动人事迹和各自的民族风俗人情,尤其是片中关于内蒙古、西藏等地的各族同胞为前方将士捐粮和苗彝同胞在崇山峻岭中开辟乐西公路的镜头堪称“绝版”。

“这是一部具有人类学高度的纪录片!”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看完《民族万岁》后表示,只能用“震惊”二字来形容。他说,一部抗战主题的纪录片,通篇未见战火,观众看到的是中国幅员的辽阔和深远,兄弟民族的众多和伟岸,民族性格的英武和彪悍,民族文化的多彩和深厚。在抗日的艰苦卓绝环境中,拍摄这样的一部反映各族人民团结齐心、一致抗日的影片,是非常有远见的,也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在这部纪录片里,中国这个抽象的概念通过影像得以直观体现,一开始便有工业化视觉影像感,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向往,表达了对民族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石川认为,从今天的角度看这部电影,富有浓烈的文化精神史意义。

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副研究员李镇眼里,该片在光影、视效上堪称当时的极致。尽管那时的拍摄条件艰苦,常常遭遇气候恶劣、缺少胶片、语言不通等情况,但影片的视觉美感令人震撼,片中的每帧画面单独拿出来都是一幅优美的人像摄影。而由该片引出的“纪录片可否戏剧化”在今天的电影界依然是个重要的议题。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