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周恩来曾喊停话剧《潘金莲》?
2019-07-16信息快讯网
▲剧照
周恩来总理在建国后,始终关注戏曲事业的发展,多次在紫光阁召集戏曲界人士座谈戏曲改革问题,在自己家中召开继承程(砚秋)派艺术研讨会和邀请戏曲演员座谈,并多次亲临各剧种创作会议指导工作。据我考察,这位开国总理在“文革”前17年中所观摩的戏剧剧目之多,和戏剧界交往之深,绝不亚于一位文化部的专业干部。像周恩来这样,把民族的人文精神完美地体现在一位国家领导人身上的现象,在世界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大概是1960年左右的一个晚上,我到首都剧场观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剧目是田汉的《名优之死》和欧阳予倩的《潘金莲》。当《名优之死》落幕后,我看到周恩来总理匆匆入场,他是专门于百忙中来看《潘金莲》的。《潘金莲》这出戏是欧阳予倩先生早年的作品,他的创作初衷是为《水浒传》中的潘金莲的不幸婚姻鸣不平,他是把潘金莲作为反抗封建压迫的正面人物来歌颂的,与《水浒传》中的潘金莲的人物形象大相径庭,可以说这是一出为潘金莲翻案的戏。当时我心里纳闷,总理为什么只看半场戏?其中必有原由。
后来还是在一次和马彦祥先生聊天提起此事,他老人家为我解开了这个谜:其实总理在前一天晚上已经看了一遍《潘金莲》了,发现了问题,为慎重起见,第二天又去看了第二遍,演出结束后,当晚就地召开了座谈会。他对欧阳予倩先生把潘金莲塑造成反抗压迫、反抗封建婚姻的正面人物不以为然,总理尖锐地指出:“潘金莲是受压迫者,而她不能为了解放自己,而去杀害同样受压迫的穷苦人武大郎。这样的处理是不合适的。"欧阳予倩先生诚恳地接受了周总理的意见,话剧《潘金莲》这出戏从此退出话剧舞台。
——摘自《我看红墙内外》,万伯翱著,出版社出版
作者:万伯翱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徐坚忠
阿维尼翁戏剧节吹来“中国风”,孟京辉话剧《茶馆》受邀进入IN单元演出
1971年7月的这48小时,基辛格:周恩来是我遇到的最有魅力的人
一眨眼,话剧《宝岛一村》演了十年,他们的童年与村子一同成长
这可能是你看过抵抗“抑郁”最搞笑的话剧作品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鲜为人知的美女替身”真实身份被揭开
上影演员剧团倾力创作献礼话剧《日出东方》,新生代演员一人分饰两角
话剧《伽利略》40年后重返舞台
“最美通缉犯”被移送起诉,当酒托30分钟骗网友消费2万元
他是敌人眼中神出鬼没的抗日怪侠,每除掉一名汉奸后都留下一张署名“一枝梅”传单……
翩翩美少年的周恩来曾反串女角倾倒全座,梅兰芳也与其切磋技艺
演出票几近售空!这部宋忆宁领衔的严肃话剧绝对是今夏“必追”
历史上的今天 | 1949年7月22日,陈毅致电周恩来李维汉,建议照顾老解放区的开明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