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狼牙山五壮士更悲壮,百余名红军宁可跳崖不愿伤及百姓
▲央视新闻报道困牛山战役的画面
1934年8月,奉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两个师6个团共计9700余人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10月5日,红六军团五个团进入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遭遇桂敌,被截为几段,陷入重围。16日,困牛山战斗打响。红十八师师长龙云和五十二团团长田海清率800多名战士断后,拖住敌军和地方民团。
困牛山,实为睏牛山,因形如一头疲倦而睏卧之牛得名。山势南高北低,南、西、北三面黑滩河环绕,南端是虎井沟,靠着困牛山的悬崖长满杂草,最高处有70多米。
此时,五十二团800多人已严重减员,余下的绝大多数战士又因进食桐油食品,拉肚子十分严重。该地属敌军占领区,百姓也不敢做饭给红军吃,多数战士泻、饿、困交加,枪拿不动,路走不动。由于严格的群众纪律,就是看见地里的红苕、萝卜,红军战士也不敢拔。尽管这样,红军对敌军和民团的重重包围也毫不畏惧,团结战斗,边打边退,牢牢拖住敌人。
16日这天是重阳节,红军来到困牛山的尾部高处—大坪,团长田海清牺牲,全团战士放声痛哭。敌人听到哭声,知道红军指挥员阵亡,于是督着民团和裹胁当地群众数百人向红军压过来。红军原先由下往上退,现在是由上往下退,仅有的地势之利荡然无存。听见身后哗哗的水声,红军知道背后就是河流或者悬崖。在一里多路的战线上,正山梁的百多位红军看到压下来的人群,既不想当俘虏,又不想伤百姓……
眼看着敌军赶着老百姓一点点靠近,红军战士无法把枪口对着他们继续战斗。面对步步紧逼,战士们退到了山坡的尽头,那是一处二十多米高的断崖。退无可退,但与敌人拼命又会伤及百姓,怎么办?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跳”,接着就是砸扔枪支的声音,又是一个接一个的跳的声音……
战斗在左边的200多名红军战士凭借着草丛和土坎的掩护,在龙云师长的带领下顺着营盘脑的小路下到沟底,再爬上对面的蒙人弯,翻老君山撤出了战斗。
困牛山战斗,红五十二团以多数牺牲的代价,拖住了敌人,为军团主力的转移赢得了时间。特别是百余红军,宁死不做俘虏,宁死不误伤百姓,最后砸坏枪支,集体飞身跳下70多米高的山崖,壮烈牺牲,留下红军史上举世无双、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
综合自新华网、环球网、央视网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