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沪剧舞台上的阿庆嫂、璇子和江姐,会从这里诞生吗?

2019-07-24信息快讯网

下一代沪剧舞台上的阿庆嫂、璇子和江姐,会从这里诞生吗?-信息快讯网

告别海选复赛的欢乐逗趣,这两日,“玉兰竞放新时代——2019年上海市校园沪剧大赛”紧张起来,集体组及个人组决赛先后在上海长江剧场举办。共有来自浦东、静安、徐汇、长宁、闵行、宝山、青浦等区20多所学校的260多名中小学生参与了集体组决赛,一群“阿庆嫂”上台,有模有样;几位“璇子”开嗓,青春洋溢;《绣红旗》的音乐一响,“江姐”们翘起兰花指……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被他们以不同的舞蹈、走位配合呈现。而“行当齐全”的学校,干脆来上一段《芦荡火种》的戏码,让评委忍不住多鼓励两句“几乎没有瑕疵”。当然,传承之余,老师们也将古诗文《游子吟》《静夜思》编进了沪剧唱腔,让学生们学习唱戏两不误。

到了个人组决赛,复赛上几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萌娃,更是赢下在场嘉宾和家长的热烈掌声。沪剧经典《芦荡火种》《罗汉钱》《红灯记》《阿必大回娘家》等沪剧经典片段被反复唱起,让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连连感慨真是“有模有样”。

其实,沪语沪剧在上海新一代的基础早现端倪,上海沪剧院的沪语训练营报名人数越来越多,不少中小学都以沪剧为特色,甚至成为传承基地,以选修课、兴趣组、社团等形式组织学生赏析、学习沪剧。在记者此前的采访中就了解到,沪上每有涉及戏曲、沪语的校园比赛,老师总会发到朋友圈,号召家长为孩子报名。老师的支持并非为了荣誉,而是希望学生通过戏曲教育,喜爱这座城市,从骨子里植入城市精神和品格。

家长们也是全力以赴,来看看网上投票的白热化就能窥见一二——

下一代沪剧舞台上的阿庆嫂、璇子和江姐,会从这里诞生吗?-信息快讯网

不管是在大木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的海选复赛,还是这两天在长江剧场举办的决赛,孩子们总是大清早就感到现场准备。在候场室里,老师、家长们熟练地拿出服装道具和化妆工具,在孩子间奔走忙碌。到了比赛期间,孩子们也不肯放松。有的孩子打着呵欠还在练唱练动作,有的听到前台熟悉的唱腔就会跟着唱起来,还有的年纪小,好奇地串门看别家准备得怎么样……

下一代沪剧舞台上的阿庆嫂、璇子和江姐,会从这里诞生吗?-信息快讯网

在比赛期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过去爷爷奶奶爱唱、父母影响而学唱沪剧的有之,更多带着学沪语、爱沪剧的本心踏入这扇大门。有的是通过学校的兴趣课接触到沪剧;有的则是父母作为新上海人,让下一代融入沪语环境,送进训练营、培训班。懵懂时期还只是会唱沪语童谣的孩子,慢慢长大,自己就能在网上找视频来看。虽然有的还不知道自己唱的是什么流派、会唱的只有一两个经典唱段,但都坚定地表示,想要将来继续唱沪剧,成为沪剧演员。上海港湾学校学生张思杰就把学说“更正宗的上海话”作为初衷,想要用唱沪剧这种方式体现上海文化。

下一代沪剧舞台上的阿庆嫂、璇子和江姐,会从这里诞生吗?-信息快讯网

未来,上海沪剧院还将为其中的好苗子,提供更多机会。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表示“沪剧院马上就要筹备第五届沪剧艺术节,这些小朋友一定是第五届艺术节上的生力军,最可爱的一群人,像类似这样的活动,我们将来一定为他们搭一座桥。通过这种大赛更多人来了解、参与,真正做到沪剧文化像播散种子一样播撒出去了,某一天一定是有收成的。戏曲普及这件事情是需要长期坚持的,需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坚持,可能就枝繁叶茂了。”

集体组决赛最终决出12个“最佳集体奖”、11个“集体组提名奖”。今天下午,个人组决赛决出12位“红花奖”、八位“新苗奖”获得者。本次比赛全程通过东方网、哔哩哔哩、一直播全程网络直播。

下一代沪剧舞台上的阿庆嫂、璇子和江姐,会从这里诞生吗?-信息快讯网

作为评委的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杨绍林感慨,活动能有如此规模,孩子能有如此表现,离不开多年来上海沪剧院与各个中小学所做的大量普及工作。“最最重要的是让沪剧能够融入日常生活,只有变成像吃饭喝茶一样的事,才能让沪剧真正在人民之中生根开花。”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范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