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是唱沪剧的孩子,这一夜站上了东艺的舞台
经过为期大半个月的海选、复赛、决赛,“玉兰竞放新时代——2019年上海市校园沪剧大赛”最终评选出一批优秀的校园沪剧新秀及集体。尽管决赛已经在一个星期前落下帷幕,但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上海沪剧院特别为孩子找到了演大戏的地标性剧场——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在歌剧厅给了他们一个正式而隆重的颁奖典礼。
演出以“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为脉络,几乎全部由孩子们倾情上演。三四岁的萌娃话说不清,可唱起沪剧“米道交关浓”,七八岁十来岁的“小法师”初具星相,有板有眼。他们的表演时而逗得台下笑作一团,时而引发掌声喝彩。孩子们绝大多数是第一次登上舞台,但毫不怯场,如此前比赛一样,稳健的台风让沪剧资深演员小声议论“了不起”。
晚会由《唱支山歌给党听》拉开序幕,而在他们此后演绎的作品中,既有《罗汉钱》《阿必大》《庵堂相会》《鸡毛飞上天》等剧中广为传唱的经典唱段,也有《芦荡火种》《红灯记》《星星之火》《回望》等红色经典的代表剧目。学唱沪剧,亲近沪语文化的同时,他们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红色革命故事的洗礼和教育。
演出中,此前作为评委全程参与的沪上笑星、著名主持人舒悦,与上海沪剧院2006级、2013级青年演员也为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甘当“绿叶”。而在几天前,徐蓉、凌月刚、李建华等沪剧“老法师”也为筹备晚会,对孩子们进行悉心指导。平日里对着录像录音“土法炼钢”、或是在学校里学个一知半解的孩子,一下子得到“最专业的指导”,自是变化不小,让台下的家长倍感兴奋。
别看三阶段的比赛持续半个多月,可是此前的筹备活动却是早在半年前已经开始。全市二十多所开展沪剧普及教育的中小学校更是积极备战。全市各区最终有300多名选手通过个人组和集体组报名参赛,年龄跨度从4岁到18岁。选手们艺术水平出众,行当角色丰富,充分展示了“沪剧进校园”取得的丰硕成果。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表示,上海沪剧院作为首批践行“戏曲进校园”的院团之一,多年来,通过开办沪语训练营、名师讲堂、公益演出等形式在青少年中普及沪剧,越来越多学生喜爱沪剧、传唱沪剧。举办此次大赛希望让青少年熟悉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增强青少年对上海城市品格和精神的认同感,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热爱沪剧、热爱上海的种子。
颁奖典礼上,“红花奖”“新苗奖”“最佳集体奖”“集体组提名奖”“最佳网络人气奖”“原创作品奖”“基层共建推广奖”多个奖项也在颁奖典礼上一一揭晓。据悉,首届“红花奖"获奖选手与历届“小梅花奖”“小白玉兰奖”获得者,在获颁“沪剧未来之星”的同时,都将全部纳入上海沪剧院“沪剧人才储备库”,此后有机会在沪剧院的各类大型活动演出中亮相,甚至参演大戏。
此次大赛由上海沪剧院、浦东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共同主办。整台晚会通过东方大戏院、CIBN高清影视、优酷、今日头条、一直播进行同步网络直播,东方卫视对整台晚会进行录制并于8月上旬在都市频道、七彩戏曲频道播出。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王磊
图:祖忠人摄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