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扶老人事件"女大学生连发6问:我错了吗?
图说:袁某扶着坐在马路中间的老太桂某某。图@任梵僮
9月8日起,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历经一波三折,女学生一方坚称没撞人,被讹了。淮南警方多方调查取证,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学生骑车经过老人时互有接触,女大学生负主要责任。今天中午,当事人@袁大宸 更新了微博。
评论:请停止对女大学生的“二次伤害”
日前,持续发酵半月之久的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事件终于有了最新调查结果,淮南警方认定该案为交通事故,大学女生袁晨在这起交通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受伤老人桂庆英承担次要责任。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事件历经一波三折终于告一段落。但对于袁晨来说,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如何面对网络上随之而来的“舆论压力”和“道德审判”将是她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据报道,袁晨现在情绪十分低落,或许她在为9月8日发布的那条微博深深懊悔,事情发展至今,从舆论一边倒的指责老太到现在网络上对她的口诛笔伐,事件的发酵远远超过了她的想象和控制,袁晨似乎已经被打上了“不诚实”的标签和烙印。舆论大反转,命运大反转,生活远比戏剧更波澜起伏。现在的袁晨,如何自处?舆论逆转,责任在谁?前后态度不一,谁在打自己脸?
我们先来回顾下事情刚刚孵化之时,是谁导演了这场“被讹”的悲剧,9月8事情刚爆出来,安徽省内某媒体的知名微信公众号就发出来一篇标题名为“求扩散女大学生扶老太被讹为证清白寻找目击者”的文章,此文章迅速被朋友圈和其他自媒体转发,而后全国各知名媒体不甘落后迅速跟上,标题也大致是“淮南女大学生称扶老人被讹 目击者公布现场照片称没撞到” “淮南大学生扶老太被讹家属:没撞为何垫付医药费”“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被讹若有二次机会还会去扶”等等这样的标题。大多支持女生,苛责老人及其家属。
出人意料的是,事件在9月13日开始陡转急下,网友“磊磊0324”在微博发布了3段视频,指证女生撞人,舆论哗然,女大学生成为舆论谴责的对象。
然而,我们发现,此时警方并没有通报这个事情结果,公众仅仅因为单方面的证据或者证言就对此事妄下定论,很多网友在网络的评论也态度摇摆,评论自我矛盾,一会站在女生这边谈什么“老人变坏,坏人变老”,一会又站在老人这边替老人指责“人心不古,虚伪小人”,想想着实可笑,但是更多的是让笔者忧心,网络在让公众畅所欲言的同时,也越发让人激进、急于表达自己,丧失冷静思考的能力。
在指责公众不够冷静,应该脸红的同时,笔者作为媒体的一员,该做的是更多的反思,我们媒体是否遵循了真实、客观的报道原则?众所周知,媒体在介入争议性事件报道时,需要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媒体理应坚守的起码底线。然而,在事件的初始阶段,部分媒体为了获得点击量和关注,利用公众的传播心理,刻意的去渲染女大学生“无辜”、“被讹”的悲情,单方面的报道,并未对事情做任何求证,舆论引导有失偏颇。正是为了追求这个所谓的轰动效应,在真相未明的情况下,我们先入为主,提前审判,并挥舞着正义的大旗,自以为是的代替公众去进行道德审判。
笔者一直认为,作为媒体人,必须实事求是、言论自律、明辨真伪,不猜测,不传谣、不添乱。而且,中国从来都不是缺少善良之人的国度,我们的国家目前出现的“道德断层”更加需要媒体人去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应该是心理最原始的本能,媒体应该呼唤这样的力量而不是让善意却步。同时也请求媒体和公众停止对女大学生的“二次伤害”,我们宁愿相信她不是有意撒谎,惟愿我们冷静反思,多一份理解和宽容。(文/吴玉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