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国共双方都坚信“得东北者得天下”?

2019-08-08信息快讯网

为何国共双方都坚信“得东北者得天下”?-信息快讯网

▲图片来自辽沈战役纪念馆

20世纪上半叶,日本军阀一直惯用不宣而战,突然袭击,并屡屡得手。除了让世人记忆犹新的偷袭珍珠港、夜袭沈阳北大营,最让俄国人切齿于心的莫过于1904年2月8日的夜袭俄驻中国旅顺舰队,致使俄军遭受重创而失去制海权。在5月的交战中,日军又击沉俄战舰19艘,俘虏5艘,沙皇被迫讲和。1905年,俄日在美国朴茨茅斯达成协议。

那时,正是光绪皇帝当政的25个年头,清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只能底气不足地宣称“中立”。战争是在中国领土上实施的,自然拿中国的土地做交易,战胜了的日本人从俄国人手中接过了旅顺、大连的“租借权”,以及长春至旅顺铁路——南满铁路及其支线和附属煤矿。同时,俄国在割让库页岛的前提下,勉强保住了在北满的利益。

此前,最扎中国人眼的是“中东铁路附属地”,那是俄国人在长春二道沟(市内河流之二)的国中之“国”。此时,打胜了的日本人似乎凡事要强俄一头,又在头道沟上建了“南满铁路附属地”。两家占地面积均为5平方公里左右。两块附属地似中国东北姑娘头上的两块疤癞。贪得无厌的日本人巧妙利用了条款上每公里可留15名“护路兵”的名义,在长春至大连铁路线上安排若干士兵长期驻留,以后又将其命名为“关东军”,并凭借强大起来的关东军,最终将俄国人挤出整个东北。

现在轮到俄国人复仇了。

宿仇越深,报复越狠;击敌越重,出手越稳。为给日军突然的致命一击,俄军于10个月前秘密实施了万里大调兵,调兵均以“演习”为名向边境开进。边防人员照常休假,高级军官视察边境都换上士兵服装。

在主攻东北的方向上,苏军统帅部煞费苦心,将远东唯一的一个坦克集团军放在东北西部。这一部署果然厉害,日军做梦也未想到,开战仅几天,东北西部没有防御工事的荒凉山岭与草原上,突然涌出了上千辆坦克、装甲车、自动火炮和数十万苏军向“首都”长春突袭。加之牡丹江、延边方向的辅助突击,两把铁钳将东北从中间割裂。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在苏军攻击前一日突然离开长春,赴大连观看歌舞伎表演去了。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投降诏书;17日,山田乙三下令放弃抵抗;18日,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在通化大栗沟宣布“退位”;19日,苏军受降使团的飞机与500多名空降兵降落长春;21日,苏军坦克开进长春街头。缴械后的日军自山田乙三大将以下共52万关东军,在苏军撤离东北后被押往苏联西伯利亚。

日军刺刀下的满洲国随着日军的缴械瞬间便轰然坍塌了,从城市到乡村,东北的政治权力立马出现了若干空洞与间隙,这层层叠叠的权力真空由谁来填补与占领?谁会捷足先登呢?

在苏军进攻队伍中,有一个中国人值得历史予以特殊记载——

周保中,云南大理人,1902年出生。本是天花弃婴复拾的幸存儿,一个意志坚定的生命强者。参加过北伐战争并担任过团长、副师长,是1927年加入中共的老党员。九一八事变后,先后担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东北抗联第五军军长、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1942年被迫率抗联余部1000多人退往苏联,任抗联教导旅即苏联远东方面军步兵第88旅旅长。

苏联出兵前的7月,教导旅抽调280人组成“伞降先遣部队”和先导队,分派到苏军各方面军担任侦察、向导、袭敌后方等特殊使命。这应当是最艰险的任务。苏军发起攻击前,前线连以上军官都得到了抗联教导旅提供的日军防御工事大致标图。

战斗展开仅仅十几天,令人惋惜的是,这部分抗联老战士大多牺牲。

9月8日15时,周保中率领100余名抗联战士乘坐苏军4架运输机降落长春。走下飞机双脚踏在地上的时候,这个一米八三的汉子,突然跪在地上,把头贴向地面,泪流满面,带着哭腔喊道:“祖国啊!你的游子回来了!”这一年,周保中43岁。

枪口下的军事管制,苏军需要自己信任的人帮助维持秩序。周保中就成为苏军第一任长春卫戍司令部的副司令,化名为黄绍元中校。自8月29日至9月3日,周保中领导的抗联300多人分别乘坐苏联运输机和汽车抵达57个大中城市,协助苏军实行军事管制。57个大中城市的卫戍副司令全是抗联的人在担任。

接着,周保中又找到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不待元帅把感谢抗联的话讲完,便急着说:“我要扩军,你得给我武器。”华西列夫斯基倒也痛快:“战利品算我们共同的,你们需要什么就可以拿。”

周保中捷足先登了。而熊式辉、蒋经国等国民党接收大员直到一个多月后的10月12日,才姗姗到达长春。9月下旬,周保中同中共地下党员傅根深、赵东黎接上了头,并主持成立了中共长春市委,接管了长春市警察局,迅速展开武装队伍的组建。抗联各城市的负责人一齐行动,短时间内便发展队伍4万余人。

后来,被毛泽东称赞为“我们的民族英雄”的周保中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长期的战争岁月,尤其十几年艰苦的抗战生涯损坏了他的身体,于1964年不幸病逝,享年仅62岁。

在历史前进的坎坷旅途上,总会有人身先士卒,抢先为队伍奋起探险,不管他们最终起的作用大小,先行者的足迹将会永远载入史册。

8月9日,苏军几个师从中国东北边境转道向朝鲜急速推进,美国人立即出现了担忧。当初,波茨坦会议并没明确美苏两军在占领朝鲜时的分界线,那么苏联红军战士的战靴就可以踏在任意的地方,而距离朝鲜最近的美军还远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冲绳,无论如何也抢不过苏军。

当晚,五角大楼紧急召开会议。总统杜鲁门要求,应当在朝鲜整个地区的作战范围“画一条线”。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要求随行参谋叫迪安·腊斯克的年轻上校:“要在30分钟之内搞出来”一个双方可以接受的占领界线。

30分钟是有限的,沉思片刻,迪安拿起一支红色的铅笔干脆利索地在朝鲜地图上画出了一条直线。这条线和49年前日俄分割这个国家的那条线完全一致:北纬38度线。

让美国人意外的是,斯大林痛快答应了这条界线。事后美国人后悔了:要知道斯大林这么痛快,不如把线往北移动一下,划在39度线上,那样中国的军港旅顺就在美国的势力范围里了。

9月9日,美军从仁川港登陆,撤往南朝鲜的日军第十七方面军立即向美军缴械。停在三八线上的苏军等来了最高司令官为麦克阿瑟的美国军队。美苏两国士兵在三八线上举行了一个联欢会。美军跳的是踢踏舞,苏军跳的是马刀舞。美国士兵对粗壮的哥萨克人能用脚疯狂旋转身体惊讶不已。从此,朝鲜分裂为南北两部分。

白山黑水之间辽阔的中国东北大地,百年来一直处于多事之端。这块土地太过丰饶了。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上,有三块著名的黑土地:一块位于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位于欧洲的第聂伯河流域,另一块就是位于亚洲东北部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这块黑土地以土壤肥沃资源丰富而名传天下,曾令无数中国人抛家舍子、满怀憧憬去“闯关东”。

从一定意义上说,战争打的是经济实力。

日伪1944年调查统计表明:东北铁矿蕴藏量38亿吨,煤的蕴藏量228亿吨,有色金属铜的蕴藏量为132万吨,铅与锌113万吨,铝354万吨。东北钢铁工业所需的大量炼焦用煤、矿石均可就近取材。鞍山、抚顺、小丰满依次被称为中国的钢都、煤都、电都。绵延不绝的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森林总面积261万公顷,木材储量达30亿立方米,占全国1/3。

战争胜利是以人的生命为代价的。东北(含内蒙古东部地区)人口达3800万,有取之不尽的兵源。当然士兵是要吃粮,军马是要喂草的,而东北这块黑土地可耕面积3273万公顷,出产农作物50种以上,年产粮食2000万吨。尤其是大豆产量,为当时世界大豆产量的60%以上。

交通是社会运转的血脉。遍布东北的铁路大小50余条,总长1.4万公里,公路10.8万公里,几乎占全中国铁路、公路总长的1/2。水路交通则面临黄海与渤海,大连、营口、丹东、葫芦岛均为优良港口。

这块丰饶至极的土地,战略位置又太过重要了。它位居东亚之中心,东邻朝鲜半岛,西连蒙古草原,北视西伯利亚,南通冀鲁大地,实为兵家必争之地。

什么东西太过优美便会遭人羡妒与垂涎,甚至必欲夺为己有而后快。于是,“红颜”薄命的悲剧便多次在东北重复上演。

1927年7月,日本那个疯狂奋发的田中义一首相专门针对东北炮制了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明确提出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侵略国策。

果然,四年后燃起了“九一八”战火。日本人正是以东北为基地支撑,突进华北、华中,一路将战火烧向华南及黔桂大地。

百多年来的东北屈辱发展史在验证“红颜”薄命道理的同时,也确凿无疑地印证了一个说法:“得东北者得天下”,或者说“欲得天下者,必先得东北”。在东北的问题上,毛泽东与蒋介石不仅见识相同,连说法也惊人地一致。

毛泽东说:“东北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最近和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蒋介石说:“国民党命运在东北。盖东北之矿产、铁路、物产均甲冠全国,如东北为共产党所有,则华北亦不保。”

毛泽东对他的同事解释说,“我们这样一点根据地被敌人分割的相当分散,各个山头、各个根据地都是不巩固的,没有工业,有灭亡的危险”。只要取了东北,根据地便与苏联、蒙古、朝鲜相接,出现一个“背靠沙发”的局面,从而脱离被国民党四面包围的险境。为此,毛泽东强调,“要准备20到30个旅,15万到20万人,脱离军区,将来开到东北去”。

蒋介石则以“生命线”回应毛泽东的“存亡”之说:“东北是一个比西欧大国还要大的地方,那里重工业占全中国一半以上,是我们民族复兴的生命线,得失影响国际视听和全国的人心。”讲究颜面与国际视听,特别是美国人的看法是蒋介石的一个突出特征。

双方都计划着以东北强大的物资基础为支撑,最终战胜对手。而他们共同始料不及的是,东北一旦为一方占有,便会迅速发生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夺得东北的一方挥师入关,仅仅一年就将失去东北的一方彻底打倒了。

为何国共双方都坚信“得东北者得天下”?-信息快讯网

摘自《围困长春》,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李发锁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邢晓芳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