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港,南深圳,一盘大棋

2019-08-21信息快讯网

2019年8月20日上午,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距离上海市中心75公里的临港,成为中国实施更高层次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与支点。至此,一个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一座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拥有高端资源要素配置功能的现代化新城,在太平洋西岸、中国海岸线中心、长江入海口诞生了。

临港新片区的孕育源于9个多月前的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庄严宣告,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

在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权衡看来,如果说设立深圳特区是中国开放型经济建设的1.0版,开发开放浦东是2.0版,自贸试验区建设是3.0版,那临港新片区的诞生,可以称为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4.0版。

已经进行了6年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会给世界带来何种惊喜?揭牌后的临港,即将给出答案。

为什么是临港?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119.5平方公里的先行启动区,包括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区域以及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等在内的临港部分陆路区域。而其中,76.5平方公里在临港地区,规划范围是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

东临港,南深圳,一盘大棋-信息快讯网

2019年8月20日上午,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

很多人可能要问:临港,为何会入选?

这里曾经滩涂地上,芦苇丛生,放眼四周,人烟寥寥。长江泥沙经年冲积,钱塘江的浪潮顶托以后不断沉淀,形成了临港这块土地。时间回溯到2003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发建设临港。建设者们围海垦荒、筑堤、固塘、挖湖……滩涂地上,吹响发展的号角。

短短十几年间,临港的发展速度令人难以想象:S2建成,东海大桥通车,洋山开港,四大开发公司南下,产业区崛起,16号线贯通,特斯拉进驻……这个离上海市中心十分遥远、孤悬东南海滨的地方,一点点发力、一步步前行。

如今走在临港主城区,滴水湖上白帆点点,东海的暖阳下,申港大道两旁绿树成荫,即便是市区空气不理想的时候,这里的天空还是一如既往的“临港蓝”。每到周末,滴水湖边便热闹起来,有跑友结队环湖跑,有朋友三五成群在湖边烧烤,每逢节假日,美食节、音乐节轮番上演,人头攒动……

但这些,还不足以回答“为什么是临港”的疑问。

东临港,南深圳,一盘大棋-信息快讯网

8月20日上午,在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的同时,首批13家企业获颁最新的营业执照(1家新设、12家变更)

值得注意的是,临港所处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更好地集聚长三角一体化功能。通过发挥临港的区域优势,服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发挥其港口资源、运输资源等,将临港和长三角其他区域的科技平台等资源激活并共享。围绕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为长三角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探索推动建立长三角监管科技研究院,推动金融科技机构集聚。上海自贸区作为“一带一路”桥头堡,在新片区的新机遇下,有利于提升功能,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平台建设,做大做强国际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等。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片区选择在上海东南的临港地区,选址考虑能够承载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发展空间、国际运输条件完善、便于实施风险防控措施等要求。

事实上,临港入选自贸区新片区,因为它从“一张白纸”开始绘制蓝图,因为“年轻”而规避了传统城市发展的弊端,勇于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新模式。仿若雕琢一块巨大的璞玉,临港人以谦谨之心、工匠精神,细细打造未来之城。

经过十几年发展,上海临港地区面积已达315平方公里,是上海沿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区域,同时具备海运、空运、铁路、公路、内河、轨交的特质,构成了临港便捷的综合交通优势。

临港产业区内的上海南港(产业区国家级口岸码头)是东南部地区唯一的多用途、综合性公共港区。短短三年,上海南港就发展成全球排名前六的滚装码头。2018年,从这里转运分拨的汽车达到40万辆。

港区联动,助力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发展。中船、西门子、商飞、瓦锡兰、马士基、DHL、上海电气、上海汽车……国内外著名产业集团和物流企业,在这儿垒起了汽车、船舶、航空、海洋等产业制造基础,成为国际经济的“必争之地”。

在临港研发的“彩虹鱼”万米级二代着陆器向地表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挺进之时,临港的智能制造和创新产业正向全球最高峰进发。

“上海制造”在临港找到了坚定的方向——始终围绕和服务国家战略,瞄准国际水平,倾力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低碳制造。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主体承载区,创新,是临港的追求,也是历史赋予的重任。

特斯拉超级工厂选择落户临港,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中临港产业区里拥有这样一个与产业紧密结合、能够通向世界的口岸。

以上海南港为例,因为位于新片区内、背靠临港产业区,被划入围网区内,成为综合保税区域。未来,它将成为上海推进建设“区港一体化”创新业务形态和监管模式的重要载体;很多新的业务模式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境内关外”地区发展,如保税加工制造业务,可以服务于两头在外的先进制造企业;又比如面向国际的分拨运营,这里或将成为国际企业在亚太设立分拨中心的首选地。

临港还是上海重点发展的六大功能区域之一,由国际未来区(主城区)、智能制造区(重装备产业区、奉贤园区)、统筹发展区(主产业区)、智慧生态区(综合区)及海洋科创城等功能区域组成。目前,临港在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先导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海洋装备、智能汽车三大支柱产业。

难能可贵的是,临港通过联合大集团、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基地的产业战略,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增强科技含量,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引领时代发展的自主创新型产业园区,已形成新能源装备、大型船用关键件、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海洋工程装备、工程机械装备、民用航空装备、再制造等七大产业基地。

这样的临港,在开放与创新的推动之下扬帆起航。而成为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则送它冲上云霄。

特在哪里,新在何处?

新片区新在哪?未来怎么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为《总体方案》)指明了方向:“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

东临港,南深圳,一盘大棋-信息快讯网

8月7日,临港新片区行政服务中心正式揭牌

在此之前,上海自贸区更多的是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而今后,一个“特”字将成为临港新片区的显著标志。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国平说:“临港新片区定位‘特殊经济功能区’,自设立之日起便怀着剑指配置全球资源的雄心,肩负着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使命。如何突出‘特殊’二字,如何打造特殊功能,将会是未来建设临港的关键一环。”

根据《总体方案》,临港将建设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优化进口料件全程保税监管模式,支持跨国公司设立离岸研发和制造中心,推动核心芯片、特色工艺、关键装备和基础材料等重点领域发展。

依托新昇半导体的国产大硅片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总投资359亿元的积塔半导体,临港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正在打造上海集成电路“第三极”。

人工智能领域,临港正以上海脑智工程建设为契机,在吸引寒武纪等人工智能企业的同时,加快建设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功能性平台。

生物医药领域,开发出首个国产肿瘤免疫治疗药物PD-1单抗的君实生物,已经在临港投资建设产业化基地。

民用航空方面,新片区建设民用航空产业集聚区,以大型客机和民用航空发动机为核心,加速集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试验验证等配套产业,推动总装交付、生产配套、运营维护、文旅服务等航空全产业链发展。

东临港,南深圳,一盘大棋-信息快讯网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将对标国际最强自贸区,建设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当前,在新片区已经集聚了一批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如中国航发商发、上海汽车、上海电气、三一重工,还有跨国公司像特斯拉、西门子、卡特彼勒、GE、ABB等。未来,临港前沿产业集群发展可期。

需要强调的是,建设临港新片区,不是在现有产业基础上的“添砖加瓦”,而是瞄准新兴高端产业的“高瞻远瞩”。临港是上海高端制造的“名片”,这里诞生了中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飞机发动机、首根国产12英寸单晶硅棒、全球最大的大功率柴油机、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升式钻井平台。

新片区的蓝图,正是对着未来的全球产业布局、科技发展趋势来绘制的。选择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从定位上就与临港这片土地不谋而合。

“几十年前,跨国公司愿意把总部放在物流成本低的地区,而今天的跨国公司更关心一个区域能否发挥总部效应。”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指出,临港新片区的目标是面向世界,吸引跨国总部落户。而这需要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体系,需要有突破现有制度瓶颈的自信和勇气。

以新加坡为例,其针对总部企业设置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政府批准的“国际贸易商”给予5-10年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为5%或10%。目前新加坡已集聚了近3万家跨国公司,1/3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设立了亚洲总部,成为总部经济的集聚地。《总体方案》提出,扩大新片区服务出口增值税政策适用范围,研究适应境外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新片区税收政策。

通过对标国际,让生产要素充分流动,让企业内生动力充沛不绝,从而打造充满竞争力的开放高地,这正是临港未来的建设路径,也是临港最大的“特殊之处”。

市场彻底被激活

上海市社联主席王战指出,临港新片区的设立,再次印证,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在临港划为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后,特斯拉公司8月7日通过官方微博宣布,旗下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设顺利,预计将在2019年年底正式投产,微博还配发了一张在临港的超级工厂现场图,自豪感满满。

同一天,临港新片区行政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当天前来办理开业等业务的企业就有90多家。大厅内新设的“临港新片区投资服务咨询台”天天门庭若市,连茶水间都有创业者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新片区的各项优惠政策。

8月20日上午,在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的同时,首批13家企业获颁最新的营业执照(1家新设、12家变更)。其中就包括新设立的上海临港新片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它将承担起临港新片区现代服务业开放区核心区的开发建设、产业引进、功能创新及招商引资等任务。首批外籍人才也将在稍后拿到“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书”,今后,他们可在出入境、居留许可,以及个人所得税等方面享受便利政策。

新片区总体方案公布半个月以来,市场彻底被激活。世界期待着上海陆地最东南角的这片区域给出前所未有的惊喜,但只有重任在肩者,知道这份期许的分量。

《总体方案》明确了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要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和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事实表明,金融机构早已蓄势待发。8月15日,建设银行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分行举行揭牌仪式,成为首个在新片区成立分行的金融机构。

建设银行表示,在新方案发布后的第一时间,建行就围绕企业痛点进行金融服务升级,把新片区政策红利释放给企业。比如,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伦茨(上海)船动系统有限公司办理货物贸易进口付汇时,贯彻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4.0版)要求,银行仅根据企业指令直接办理了付汇。此外,建行还推出网银“即刻达”业务支付,企业通过网银申请付汇,可以免单据即刻到账,降低了企业“跑动成本”,资金结算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总体方案》发布当天,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为多家新片区内的企业开立自由贸易账户,提供金融服务。上海新奥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今年4月在临港注册,是一家关注节能减排的企业。近日,企业来到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开立自由贸易账户,并提出后续开展汇兑、境内外融资等综合性金融需求。

资金的布局则更早。上海自贸区基金今年年初组建临港事业部,正在发起设立首期规模20亿元人民币的临港新片区科创产业投资基金。

与此同时,临港科技城正成为高科技创业者的试验田——

临港主城区环湖西一路,近期完成了一处“行人过街请求系统”的改造:通过视频分析来控制行人红绿灯。在行人等候区没人时,车行道绿灯常亮,这样就避免路口车辆排队;有行人过街,待行人等候区的摄像机识别到人时,车行道切换为红灯,人行道则“红转绿”,实现行人让红绿灯“说话”放行。

这是临港科技城内一家初创企业对智能交通的一次实践。这类人工智能的场景应用,似乎在点滴渗入这座新城的脉络。南邻杭州湾、东接滴水湖,一座年轻的科技城正在崛起,7平方公里区域内,图森未来、主线科技等无人车驾驶团队,在此驰骋;地平线、商汤科技以算法芯片、人脸识别技术,引领科技未来;寒武纪、云从科技等人工智能团队,在科技城内大展身手……

东临港,南深圳,一盘大棋-信息快讯网

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天文馆

滴水湖的空域和湖泊,成为低空数字化及无人船企业竞逐科技的舞台。四年前,临港就将人工智能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如今是人工智能企业的重要集聚区。新片区的到来,让人工智能连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民用航空几大产业,先期享受到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这次享受优惠的企业,在临港都有一定规模的集聚度。“将来,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产业也有望被纳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任陈杰认为,一个政策享受面越广,就越有价值:“我们目的明确,这些领域都是全球化竞争的前沿阵地,重点扶持发展是必然,我们就是要打造临港地区的创新策源地;税收减负、政策助力,未来,会有更多高科技梦想在滴水湖起飞。”

来源:新民周刊

编辑:陈晨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