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张“床边布”到人均37平方米

2019-09-07信息快讯网

从一张“床边布”到人均37平方米-信息快讯网

普陀区“两湾一宅”(潭子湾、潘家湾和王家宅)旧改实践是上海第一轮大规模旧区改造的典范,万余户居民从此告别“蜗居”生活。上图:改造后建起的中远两湾城商品房(2016年4月21日摄)。 本报记者 袁婧摄

居住条件大幅改善

■曾经,人均居住面积极低的上海居民家里,只能容下一张床。家里来了客,床是唯一可以入座的地方。爱干净的主妇想出一招,在床沿边搭一块布,名曰“床边布”。客人来了铺上去,客人走了再撤下。如今,旧改加商品房开发,让困扰市民许久的住房问题获得根本解决。截至去年底,上海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37平方米,年增速与全国持平

住房保障加快推进

■在房地产市场发展日臻成熟的同时,上海的住房保障也加快推进,形成了廉租房、共有产权保障房、动迁安置房、公共租赁房“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分层次、广覆盖的住宅保障体系,不仅惠及户籍人口,也为众多来沪常住人员带来家的港湾

从一张“床边布”到人均37平方米-信息快讯网

从一张“床边布”到人均37平方米-信息快讯网

从一张“床边布”到人均37平方米-信息快讯网

①1952年建成的曹杨一村。 (图片来源:市住建委《巨变》丛书)②1987年至1999年解困工程中的解困住宅小区康乐小区。(图片来源:市住建委《巨变》丛书)③位于闵行区浦江镇的经适房小区博雅苑。 本报记者 袁婧摄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日前揭牌,随即颁布实施的50条特殊支持政策,赋予临港新片区更大改革自主权。为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有关方面定向微调临港新片区住房限购政策,以加大对各类人才的住房保障力度。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非本市户籍人才,购房资格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缩短非本市户籍人才在新片区购房缴纳个税或社保的年限,将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调整为满3年及以上。

这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的延伸,也是上海住房政策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实验。

回首过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上海都推出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大举措——解放初期百废待兴时刻,着手解决基层群众住房问题,适时建造“两万户”工人新村;改革开放之后,为应对人口急剧膨胀、住宅紧缺难题,提出住宅商品化,建造新型小区;21世纪伊始,聚焦中低收入家庭住宅难题,努力实施制度创新,用保障房体系为老百姓安居乐业打下基石……遍布在黄浦江畔的万家灯火,将继续点亮爱与未来。

往昔,旧里简屋几多拥挤

“螺蛳壳里做道场”这句话,长期被用来形容上海居民对空间近乎极致的利用。时至今日,那些特定年代下衍生的住宅名词,似乎已在日常用语中淡化消失;但只要经人提起,依然能牵动老上海的集体回忆:

床边布。曾经,人均居住面积极低的上海居民家里,只能容下一张床。家里来了客,床是唯一可以入座的地方。爱干净的主妇想出一招,在床沿边搭一块布,名曰“床边布”。客人来了铺上去,客人走了再撤下。一块不起眼的布头,透露着空间狭小的无奈,隐藏着上海人的生活智慧。

搭阁楼。居室逼仄、拥挤不堪,就从高度上寻空间——住在石库门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有搭阁楼的经历,这意味着能缓解一家人的住房困难。虽然身居阁楼连腰也直不起来,市民们却已满足,毕竟有了相对私密的空间。

拉帘子。同一屋檐下的兄弟姐妹同居一室,子女结婚更无条件分房居住,只能在床与床之间拉一道帘子——白天拉开当一家,晚上拉起分两室。而在普遍没有卫浴设备的老房里,拉一道帘子,这边是居室,那边是马桶……

1951年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当时上海有300万市民群众集中居住在二级旧里、棚户、简屋中,居住状况窘迫。解放初期,上海市政府投资6000多万元,先后新建“一千零二户”“两万户”住宅,总建筑面积为64.5万平方米,这便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工人新村”。分得住房的职工,戴着大红花,在全厂人的欢送和锣鼓声中,满心欣喜入住新房。

解困,三轮改造圆安居梦

工人新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住房矛盾,但随着人口增加,改革开放前夕,上海的住房矛盾再一次凸显:1979年之前,市民人均居住面积4.3平方米,在所有住宅中,危棚简屋所占比例仍有13.7%,旧式里弄占了52%。当时市领导走访住房困难地区时,心酸不已,年迈的老奶奶住在只能放置一张小床的老屋,老伴过世,她在伤心的同时,无奈地说:“80年了,我终于可以伸直腿睡觉了。”

改善市民居住条件,亟需更创新、更高效、更快速的方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启动第一轮大规模旧区改造——“雪中送炭的解困”。彼时,全市共有681块简屋地块,占地365.6万平方米,这一轮改造便有了更直接的名词——“365”改造。“365”创下好几个首次,比如:当时卢湾区打浦桥附近的“斜三地块”就是利用外资实施“365”改造打响的第一炮,1300户人家成就了海华花园。如今,这一小区已成为当年住房改革大胆决策所留下的记录。

到了21世纪初,第二轮旧区改造启动。这一阶段被称为“成套改造”,满足了无数家庭对独用煤卫设施的渴求,也在保留上海风貌与便捷居民生活之间找到了平衡点。筒子楼里的小小居室,通个上下管道,装上冲水马桶,艰难了数年的如厕问题解决了;空间有限的厨房旁边,拉根帘子,铺上瓷砖,装个莲蓬头,洗澡问题不愁了;通到家家户户的煤气,更让居民们摆脱了蜂窝煤饼和煤球炉……第二轮改造实效显著:改造二级旧里以下房屋700万平方米,受益家庭28万户。

第三轮旧区改造则从2006年开始,结合重大项目实施改造和建设成为主要特色,世博会动迁是其中的最大亮点。世博园区涉及5.28平方公里,建造园区时,土地储备充足,旧屋也得到改造——结合重大项目实行旧区改造,可谓一箭双雕、一举两得。最终,改造二级旧里以下房屋330万平方米,12万户家庭受益。

旧改加商品房开发,让困扰市民许久的住房问题获得根本解决。截至去年底,上海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37平方米,年增速与全国持平。

保障,形成“四位一体”体系

在房地产市场发展日臻成熟的同时,上海的住房保障也加快推进,形成了廉租房、共有产权保障房、动迁安置房、公共租赁房“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

分层次、广覆盖的住宅保障体系,不仅惠及户籍人口,也为众多来沪常住人员带来家的港湾。今年,上海已全面启动非沪籍家庭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咨询及受理工作,继续加大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和公共租赁住房分配供应力度,深入推进人才安居相关配套服务,全年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6万套。

为百姓构筑一片坚实的屋檐,营造一个温暖的家,这不仅是上海住房发展蓝图上的目标,更是路在脚下的实践。

作者:史博臻

摄影:袁婧

编辑:陈晨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