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许光建: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强调:“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升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为了全面准确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营造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网上舆论环境,近日 “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网络理论传播局)主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全国工商联宣传教育部共同指导,中国经济网和浙江、江苏、福建、广东、重庆、湖北、贵州等7省(市)网信办共同承办,相关省市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办,人民论坛网提供理论支撑。
为了配合此次活动能够更好地彰显党的理论创新工作引导民营经济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和前景,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许光建,对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了深度解读。
【许光建: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奠定了重要基础,使我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迈入了中上等收入国家,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根据国内国际的总体环境和条件,我国经济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长速度,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是,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我国经济再继续保持年均8%以上的增长速度的难度是相当大的。上世纪60年代以来,那些从中等收入经济体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或者说发达经济体的国家或地区,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高速或较高速增长阶段后,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落,进入了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的发展趋势也是这样的。
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以来,我国为应对这场危机,采取了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大力扩大国内需求,成功地抵御了经济增长的下滑趋势。尽管如此,经济增长速度在2009年之后出现回升之后,出现了L型的趋势,经济增长速度从2010年的10.3%逐步回落到2018年的6.6%。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回落的趋势,不但符合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一般增长模式,而且也是我国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保持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主要是我们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的各项改革,解放和激活了社会生产力,调动了亿万人民的无穷的创造力和奋斗精神,也是不断扩大开放、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结果。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人口数量红利逐步下降,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国际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过去一个时期实施的建立在较低劳动力成本、较低生态环保成本基础上的数量型扩张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将高速度增长模式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越来越重视。201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中,对什么是高质量、有效益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而具体的阐述:“一是投资要有效益。”“二是产品要有市场。”“三是企业要有利润。”“四是员工要有收入。”“五是政府要有税收。”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根据以上论述,综合起来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质量发展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能够给广大城乡居民带来实惠的发展;第二,高质量发展就是使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大作用,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第三,高质量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口、生态、环境、资源保持协调均衡的关系,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优美生态环境;第四,高质量发展就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保持协调的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转变为现代经济结构,实现乡村振兴,东中西部不同区域按照主体功能区建设,发挥比较优势,共同发展;第五,高质量发展是更加开放的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我国经济发展要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将为世界各国或地区提供更多的机会。
编辑:孔韬
来源:人民论坛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