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让伴随中国影史百年历程的戏曲电影,成为走向世界的闪亮精神标识
“上海出品”的戏曲电影又一次登上国际A类电影节。近日举办的西班牙圣塞巴思蒂安国际电影节“中国戏剧电影展”上,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昆剧电影《景阳钟》、沪剧电影《挑山女人》、越剧电影《西厢记》《白蛇传》相继与西班牙观众见面。
随着中国第一条“戏剧电影院线”在上海成立,经典戏曲电影与新近拍摄完成的戏曲电影有了一方展示空间,更能够回顾中国特有电影类型——戏曲电影70年的发展历程。为期两周的“2019越剧电影展”中,《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等八部电影陆续展映63场。上海沪剧院联合影视公司出品的沪剧电影《雷雨》也于日前在长三角100多个电影院同步上映。
回首70年,戏曲电影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缩影。而上海作为戏曲电影重镇,更是在不同时期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从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到缔造票房神话的越剧电影《红楼梦》、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从近年推出首部3D全景声戏曲电影《霸王别姬》,到陆续获得国际奖项的昆剧电影《景阳钟》、沪剧电影《挑山女人》……
70年间戏曲与电影这两种艺术样式不仅在大众传播与艺术普及中彼此成就、互相助力;而作为中国电影特有的片种,戏曲电影也随技术革新与艺术理念发展而逐渐形成戏曲电影独有的美学体系。正如先后参演多部戏曲电影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所说:“戏曲与电影的合作与探索之路是正确的、充满希望的。越是民族的,才越能在世界艺术之林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
从市场流行驱动到成为文化传承传播载体
——戏曲电影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其艺术发展的高峰
戏曲电影伴随中国影史百年历程。1905年岁末,京剧“谭派”创始人谭鑫培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表演了几个拿手片段,这间“戏装照”闻名的照相馆意外诞生了中国首部电影。而中国首部彩色电影同样是戏曲电影——由京剧大师梅兰芳主演、费穆执导于1948年的《生死恨》。影史诸多“第一”有戏曲的身影并非偶然。电影被引入中国的初期,或多或少借力戏曲来完成市场的拓展。作为20世纪初最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本土文艺样式,戏曲无疑成为最受欢迎的电影题材之一。
“这一时期的作品或是民营影视公司出于市场考量拍摄,或是艺术家为自身艺术追求探索而创作,随意性比较大,并未真正形成有规划、有规模的片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高小健曾撰写《中国戏曲电影史》一书,他认为,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戏曲电影真正迎来了其创作产量与艺术探索的第一个高峰期。在他看来,得益于国家对于戏曲传播传承的重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地电影制片厂有计划地拍摄戏曲电影。尤其是在上海,1951年专门设立了戏曲电影短期训练班,培养专门人才。
这一时期戏曲电影多由电影名家执导,由剧种代表艺术家演绎经典作品或代表作:如新凤霞主演的评剧电影《花为媒》、筱文艳主演的淮剧电影《女审》、常香玉主演的豫剧电影《花木兰》等标定了戏曲电影的第一个艺术高峰。而这些作品也一改解放前京剧电影“一家独大”的局面,楚剧、锡剧、莆仙戏等小剧种得以借助电影走到全国观众面前。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黄梅戏《天仙配》创下同期戏曲电影观影人次之最。而像越剧这样的地方剧种更是由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情探》等电影的传播而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大剧种。
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的沉寂,戏曲电影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回暖,再度迎来春天。2011年启动的“京剧电影工程”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目前正进行第二批十部电影的拍摄。而近五年间,上海已经拍摄完成超过10部电影,这其中不仅有京剧 《霸王别姬》、越剧 《西厢记》等经典作品,也涵盖京剧 《曹操与杨修》、昆剧《景阳钟》、越剧《双飞翼》等一批新时期的新编作品。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认为,在电影成为大众最主要流行文化消费的今天,戏曲有必要通过戏曲电影来实现更快、更广的传播普及,赢得新的观众,焕发新的生命。
从美学观念演进到技术革新升级
——戏曲电影成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舞台
70年的发展探索中,戏曲电影既发挥了记录的功能,将梅兰芳、周信芳、俞振飞、徐玉兰、王文娟等一批各剧种代表人物、代表流派的经典作品、精彩演绎得以保存,并且在以电影语汇展现戏曲本体艺术精髓的同时,在美学上达到交融,进而成为一种特有的电影类型,呈现不同的风格。比如,崔嵬导演的京剧电影《野猪林》运用镜头、景别等电影语言,令李少春等艺术家的表演艺术在银幕得以充分展现。而白沉导演、黄裳参与的《盖叫天的舞台艺术》则选择以“舞台纪录片”的方式,成为盖派艺术传承的重要文献资料。费穆执导的京剧电影《斩经堂》开启了戏曲电影尝试用实景拍摄的先河。岑范执导的越剧电影《红楼梦》更是在把戏曲片当作故事片拍摄的探索中,运用空镜头营造气氛、辅助表达人物心理。
在学者看来,正是几代艺术家的共同努力,让西方现代艺术与东方传统艺术形成了有机结合,而戏曲的写意性与电影的写实性看似构成了一组矛盾,恰恰也给予戏曲电影无限的可能性。
近年戏曲电影主创没有停止对于戏曲电影美学观念创新探索的步伐。郑大圣执导的《廉吏于成龙》突破性运用“间离”手法——当镜头跟随于成龙从舞台侧幕走到台前“入戏”,所构架的“戏中戏”结构,带领电影观众体验戏曲的舞台审美范式。而在去年首映的沪剧电影《挑山女人》结尾,导演汪灏安排主演华雯与角色原型在挑山路上完成一次“对望”。这些手法都试图突破戏曲舞台固定的时空,与当下产生联结对话,进而为戏曲表达释放更多空间与余韵。
技术的革新同样贯穿70年。新中国初期,《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组条件有限,为满足彩色片对灯光的特别要求,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特别调来防空探照灯的发电机,白天为剧组供电,晚上再调回用于防空。而时至今日,3D、4K、全景声等最新的电影技术已被导演滕俊杰率先引入戏曲电影拍摄,京剧电影《霸王别姬》率先在好莱坞赢得掌声与喝彩。此后,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曹操与杨修》、昆剧电影《景阳钟》、沪剧电影《挑山女人》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多个国际电影节摘得奖项。
随着传统文化的回暖,这些新作正一步步回归大银幕,从电影院“争取观众”。去年,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真正实现戏曲电影公映的梦想,8月30日首映日全国排片达300多场,而该剧在过去30年舞台演出总场次不过500场。带着新时代戏曲人与电影人的共同努力,戏曲电影正成为激活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传播路径,更有望成为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精神标识。
作者:黄启哲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邢晓芳
*此视频经授权转载以促进信息传播,若此中有信息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烦请您通过[email protected]与本网联系并附上相应权属证明,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