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高浪急!执行任务前,中国巨轮在印度洋海域遭遇恶劣海况

2019-10-07信息快讯网

风高浪急!执行任务前,中国巨轮在印度洋海域遭遇恶劣海况-信息快讯网

10月3日夜间至10月4日白天,航行在印度洋海域的远望7号船遭遇到了浪高3.5至4米的恶劣海况。原本预定于4日凌晨的第二次海上卫星测控任务推迟为5日凌晨。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将任务海域可能出现的气象海况分为四种类型:风速小于7级或浪高小于3.5米为一般气象海况,风速7至8级或浪高3.5至4米为恶劣气象海况,风速9至10级或浪高4至4.5米为危害性气象海况,风速大于10级或浪高4.5米以上为灾害性气象海况。

“在恶劣海况下,可以执行任务但不能保证测控精度;而在危害性海况下,船舶可以力保安全航行,但执行任务是不可能的。”技术部工作队的杨磊向记者解释,“危害性海况会对船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根本不能驶入,必须远远躲开。”

当时,距离卫星发射不到24小时,远望7号船却遭遇到了此次航程中最恶劣的海况,全体船员都在经受出航以来最大的考验。

早在9月26号前后,远望7号船就已经通过气象预报信息得知,任务海域在10月4日前后将会出现浪高超过4米的危害性气象海况。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能采取的措施就是尽量规避大浪区。”杨磊说,“因为卫星测控对精度要求很高,对卫星进行跟踪捕获时船体的横摇幅度不能超过5°。”

据了解,连日以来,船领导和技术专家组时刻都在密切关注海况变化。气象观测员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了详实准确的气象海况资料,每天晚上召开例会进行汇总、研讨。为了规避风浪区,航海部门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根据最新的气象海况草拟出十几种航海线路,而且还在不断推翻重来。

前后召开了五次气象会商以后,船领导和技术专家组发现恶劣海况区域仍然无法完全规避。即便卫星发射日期已经向后推迟了一天,但远望7号船在抵达任务海域前,仍不得不穿过浪高3.5至4米的大浪区。

风高浪急!执行任务前,中国巨轮在印度洋海域遭遇恶劣海况-信息快讯网

▲船领导和技术专家组前后召开了五次气象会商,以商讨应对方案

为应对穿越大浪区的挑战,提高船舶的安全稳性,船上各部门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航海系统的驾驶员们降低了船舶的航行速度、严格管控船姿。动力系统的工程师将不必要的设备进行了关停,并释放了减摇鳍。

通信和测控系统的工程师提前将雷达天线牢牢锁死,以防止在大风浪行驶过程中瞬间的剧烈晃动对天线造成损害。并且对机房内的移动物体,特别是电缆、线缆的接口进行了仔细地加固。

“此外,我们不但在穿越大浪区时要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可靠性检查,穿过大浪区之后,还必须赶在任务之前对所有设备重新再检查一遍。”测控工程师李强说,“而现在距离发射只剩不到24小时了,可我们没走出大浪区,时间非常紧张了。”

当船上的一切都在摇晃,这些小设计的重要性突显

远望7号船自打出海以来一直都在随波摇晃,但从10月3日入夜以来,这种摇晃开始变得空前明显起来。

室内晾挂的衣物开始异常剧烈地左右摆动、没关好的淋浴房玻璃门发出来回撞击的响声,甚至吃饭时连餐桌上的玻璃转盘,在没人触碰的情况下也开始自己滴溜溜来回乱转。这一切迹象似乎都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浪不同寻常。

10月4日早晨六点多,记者在床上被剧烈的起伏摇醒,透过舷窗向外望去,海面早已一片波涛汹涌,原本层层叠叠海浪不知什么时候连成了呼啸而过的“小丘”。随着窗外每掠过一座高高的蓝色小山丘,船身就缓缓地下沉一次,船舱的墙壁也会传出一阵“嘎吱嘎吱”的响声。

推开房门,整个走廊正在肉眼可见地来回倾斜,船员们走路的时候都变得深一脚浅一脚的,时常是走着走着就不自觉地溜到了左边的墙根,不一会儿又溜到了右边的墙根,一个个都像是喝醉了一样呈着S型曲线前进。

如果深处船体靠底部的几层,不仅可以清晰地听见巨浪拍打海面和船身的哗哗巨响,还可以听见减摇鳍在巨大的压力下发出连续的呜咽。

为了确保安全,船上的健身房和电梯统统关闭了,无关人员也被禁止随意登上甲板。

“我们二楼的住舱里都开始演奏交响乐了。”远望7号船的党支部书记陈波告诉记者,“书桌上的笔来回滚动、墙上挂的东西互相碰撞,住我隔壁的还有把水杯摔碎的……各种声音交织一处,特别热闹,从4楼都能听见。”

在如此恶劣的海况下,船上原本并不起眼的小设计开始变得十分重要起来。例如淋浴房的锁扣可以将两扇门固定起来,避免其随着船舶的摇摆来回撞击;走廊里的扶手可以为船员走路时提供“一臂之力”;每扇房门的自动关门装置可以确保房门不会因为船体摇晃猛然关闭、夹伤肢体。尤其是卫生间墙面上的把手,平时根本用不到,但在穿越大浪区的时候,它们却可以保证人在洗脸或者洗澡等需要闭眼的情况下,不会一头撞在墙上。

风高浪急!执行任务前,中国巨轮在印度洋海域遭遇恶劣海况-信息快讯网

风高浪急!执行任务前,中国巨轮在印度洋海域遭遇恶劣海况-信息快讯网

▲平时不起眼的设计,在大风浪行驶时凸显了必要性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星 通讯员 陆威 黄杰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赵征南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