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性与可看性兼具,是纪录片《大上海》获得网友“强推”的关键。担任《大上海》学术顾问、学术指导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天纲告诉记者,纪录片再现众多学界观点的同时,更挖掘、搜集了不少首度曝光的珍贵历史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从2017年开机算起,摄制组将上海境内百余个遗址遗迹收入镜头,累计拍摄了超过1000小时的素材。为了讲深、讲透上海之“大”,摄制组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查阅史料,拍摄书籍、档案350余件,其中不少是首次登上电视。
串联起这些历史资料的,则是一个个充满传奇性的个体故事。以人说史,看点十足。第一集“上海的开埠”中,德国籍传教士郭实猎的故事,让不少观众眼前一亮。之前更多的历史书籍或文艺作品把发现上海的人定为“阿美士德号”的船长胡夏米,却忽略了“阿美士德号”的翻译郭实猎。《大上海》摄制组查找大量海内外一手史料后发现,郭实猎是更早将上海介绍给西方的人。纪录片还原了这位自称“爱汉者”、却又提倡“通过武力”打开中国之门的西方传教士的“多面人生”,也借此引出上海开埠背后的复杂历史成因。
让观众惊艳的,还有纪录片新颖的表现手法。因为对沙画、照片再生、胶片上色等形式的灵活运用,《大上海》将上海租界的演变、轮船招商局的商战、《新青年》杂志的创刊、抗战时的工厂内迁、解放军进上海、陆家嘴开发等故事讲述得分外生动鲜活。 一些观众熟悉的上海明星也加入到了纪录片的拍摄、宣传中。纪录片中一段讲述上海市民早期弄堂生活的片段,一度登上网络热搜榜。片段中,有不少宝贵的历史影像,也有知名影视演员马伊琍的讲述“很多北方的小朋友不能理解,我们小时候为什么那么向往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对在虹口区弄堂中长大的“上海小囡”马伊琍来说,石库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温馨与窘迫,是童年抹不去的印记。今昔比对,真切显示出上海这座城市沧海桑田式的发展变迁。
作者:张祯希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卫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