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沪产纪录片《代号221》收视夺冠,燃情网络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世界,中国人扬眉吐气,挺直了脊梁。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群在艰苦的科研、生活环境中,为新中国创造坚强军事后盾的英雄们的面貌。
55年后,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牵头,青海省广播电视局、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制作的大型纪录片《代号221》以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厂)为视角,用影像记录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发历史,回望中国核工业在源起、研发和试验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中国核武器科研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记者获悉,《代号221》在首轮播放中便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成绩。纪录片在东方卫视三集连播,当天即斩获卫视黄金时段专题类节目第一的佳绩,更引发全网热议,致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两弹一星”人。
新中国核工业人的艰苦创业史,让观众心潮澎湃
纪录片《代号221》首次将镜头对准了这样一群大事件背后的普通人,以现实角度,关照中国从拥有核武器到无核化的大国担当。纪录片镜头纪录了这批核工业人舍生忘死,用青春与生命捍卫科研成果的感人故事与动人细节。
纪录片《代号221》中,高级工程师叶钧道老人回忆当年为原子弹插雷管的经历,过程惊心动魄,播出后引发了巨大网络关注。
今年88岁的叶钧道老人,在50多年前与同事一起,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总装的最后环节——安装雷管。由于这项工作的危险性很高,叶钧道的工作又被大伙称为“闯鬼门关”:只要一点静电,就足以引爆雷管。雷管若是在手中爆炸,威力足以炸飞操作者的手指;原子弹安装的时候,如果雷管提前爆炸,会让几乎成型的原子弹提前爆炸,其威力能将整个221基地夷为平地。
“对我来说,是有压力,但心里面是有数的,有把握的,因为我做了大量的实验。”说起当年的经历,老人的语言平实又极富力量。这份通过200多次危险实验积累起的“心里有数”,引发不少网友的集体致敬。
险象环生的科研任务之外,核工业人面对的生活环境也十分艰苦。当时,研究所所在地海拔高,氧气稀薄,食物资源十分匮乏,就连水都很难煮开。纪录片中,一位从事核研究的老人,回忆起当年的一个生活细节:“那个时候水太硬,也没有肥皂,也没有碱。刚来的时候,洗完头,黏糊住了梳不开,成了个饼子。”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纪录片中平均年龄85岁的亲历者,都是摄制组特地寻回的。《代号221》总导演李晓说:“这些老人因为职业的特殊,曾经一度保持沉默,就像草原的星空一样,隐没在寂静的黑夜中,但把他们汇集起来就是璀璨的银河。”
符合网络特性的“多屏联动”式传播,引发全网热议
“两弹”元勋邓稼先曾说过:“核武器事业是成千上万人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两弹精神”的真实写照。《代号221》凭借对于这种伟大科研精神的展现,感动不少观众。另一方面,纪录片的高热度与广传播,也离不开团队符合网络特性的“多屏联动”式传播“手势”。
记者获悉,SMG纪录片中心在宣发联动上,积极开掘小屏和短视频的价值。《代号221》于播出期间取得了全国卫视专题类节目收视第一的好成绩,《代号221》优质内容短视频,也在小屏端迅速发酵。关于《代号221》“当氢弹准备启运时,他发现少了一个垫片”的抖音单条视频播放迅速突破千万,光点赞就近20万。微博、快手、B站等全网短视频播放量累计也突破了2000万。为致敬“时代英雄”,网友们纷纷为纪录片打上五星好评。
据悉,《代号221》在完成上星卫视的首轮播出后,10月底将登陆优酷视频。
作者:张祯希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