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扬强调,岳飞得以封王的原因,是其武将形象再次被利用——当时南宋政局已转向“主战”,韩侂胄与宋宁宗为实现“北伐”目标,就必须捧出主战派的“神主牌”岳飞。说了岳飞,不得不提韩侂胄。
书中也对韩侂胄这一人物进行了详细分析——1206年春天,临安城中的韩侂胄也正“处于人生巅峰的亢奋之中”,一个他念念在兹多年的政治梦想即将实现:北伐金国,克服中原。再算上陆游和辛弃疾这两位“北伐文艺男神”的威望,其中陆游还专门写过“异姓真王功第一”推重韩侂胄。但张明扬认为,除了通过“贬秦崇岳”在舆论上做的准备很充分之外,在军事上、经济上做的准备都有“临时抱佛脚”之嫌。
但如果仅仅流于简单将“主战派”“求和派”与“忠奸”捆绑在一起,似乎有片面和绝对化之嫌。在张明扬看来,“主和”与“主战”是相对中立的,但在各自时代情势之下,作为权相重臣如何去推行贯彻,才是人品政品的试金石。
分享会现场,热播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也进入了话题视野,剧中林九郎的形象,源自唐朝宰相李林甫。“历史上,权倾朝野、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为何能得到唐玄宗的重用?他将政事托付给李林甫的原因在于,一是唐玄宗晚年心力、精力都大不如从前,需要有人替他处理朝政之事;二是李林甫能够替唐玄宗承担某些社会责任;三是李林甫并不为朝臣所青睐,无需担心篡权造反的问题。“张明扬说,之所以存在对李林甫的误读或过度诠释,还是在于没有考虑到更大的历史背景和与唐玄宗更深层的关系。
古人总喜欢说“盖棺论定”。但是在张明扬看来,作为历史上的“非常之人”,就如同这个时代的公众人物,他们或许要被剥夺许多正常的权益,比如,他的棺材板可能永远盖不下去,要接受后人一代又一代的凝视,无论目光是崇敬的,还是怨怒的。
《非常之人:20人的历史时刻》
张明扬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这种误读并不少见。《非常之人:20人的历史时刻》书中举了多个例子,比如,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饱含深情地为李广各种鸣冤叫屈,引发了张明扬的思考。“说到李广,总会想起‘李广难封’典故,但就是这样在战场上并无特别建树的话题将军,最后却成了皇帝的祖先,成了诗人笔下的战神。”那李广为何难封?张明扬认为,“在‘挺李派’司马迁看来,这有‘岂非天哉’因素,但主要责任应当由汉武帝承担。司马迁有意无意地暗示,汉武帝力捧、偏袒的是卫青、霍去病这些‘外戚系’,优先配备最好的装备、马匹、士兵,帮助他们创造了战争神话。”
“我们习惯带着悲悯之心对李广报以极大的同情,把他视作大志难伸的悲剧英雄。”张明扬谈到,有些说法偏于简单化,过于纸上谈兵的意味,而李硕著作《南北战争三百年》一书中的解释更有深度——李广之“败”不能单纯归咎个人,而是源于其战略、战术落后了一个时代。在卫青、霍去病的“骑兵战术革命”后,李广已过时了,并且还故步自封拒绝改革,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还有隋炀帝杨广,不少声音认为,他修大运河和下江南导致了亡国之祸,但张明扬认为,“回到历史的情境当中,无论是修大运河还是二下江南,都在为当时的大隋盛世增光添彩。正如唐人皮日休所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二下江南,也是一种弥合南北之举,尽力消除关陇集团对江南的歧视,也增强南方人氏对大隋朝廷的认同感。”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卫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