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生为本,助安居富民

2015-10-12信息快讯网

 

■本报记者 王星

“房子焕然一新,柏油路通到了家门口,天然气也进村入户,能有这样的好日子,真得感谢共产党、感谢上海人呐!”最近,泽普县布依鲁克乡布依鲁克村的阿不力米提·达吾提一家六口人从土坯房搬进了崭新的安居富民房。他们脸上洋溢着的,是幸福的微笑。

阿不力米提告诉记者,尽管家中不算富裕,但建新房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大的经济负担:“国家给了2.85万元补助款,红砖、水泥等建材都享受市场最低价,还能申请5万元的全额贴息贷款。”

2010年下半年起,上海援疆指挥部在喀什地区对口四县着手开展安居富民试点工程,转眼近六年时间过去,上海已累计协助建设安居富民房17.6万户,投入专项补助资金19.2亿元。投入安居点基础设施配套资金7.8亿元,使得近90万农牧民直接受益,即将圆满完成中央下达的“十二五”安居富民援建计划。

“面积要达标、功能不落后、设施有配套、生产能发展、环境大改善”——这是上海援疆推进安居富民工程中的明确目标。作为这项工作的参与者之一,上海援疆指挥部规划建设组的李文悦已不记得在这两年里跑了多少回农村:“动工前,我们会深入当地的农牧民家庭,听取老百姓对房屋新建及改扩建、配套设施意见。工程开展后,我们也经常下乡组织各类村民座谈会,多让群众发表看法,积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以农牧民自愿报名建房为开端,以让他们开开心心住到新房为结束,我们全过程跟踪推进相关工作,力争把好事做好,做实。”

所谓安居富民,除了安居,更要富民。同样在泽普县,5A级金湖杨景区内的长寿民俗文化村便是安居工程与旅游发展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85户亚斯墩林场的原住民不仅住上了颇具维吾尔特色的新院落,更是依靠景区日益增多的游客量,在家门口就凭借自己的劳动创造出了财富。目前,长寿村里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

上海援疆指挥部规划建设组组长朱锦告诉记者,在提升百姓居住质量和环境的同时,他们格外注重产业发展、功能配套,努力做到安居和富民共建设、共促进、共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亲身享受到援疆成果:“除了把安居建设与发展乡村经济、生态旅游等相衔接,我们也根据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把安居富民与发展设施农业结合起来,在房子周边修建一些农业大棚,养殖大棚、智能滴管等,帮助农民致富。同时,我们也积极鼓励相对富裕的农民,修建两层楼的‘别墅’,将一楼用作商业经营,二楼则是居住空间,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多赚取一份收入。”

(本报喀什10月11日专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