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自然耦合的动态变化:人类世力量成为主导
20世纪60年代初,作为耶鲁大学的研究生,我被系统分析理论的魔力迷住了。系统分析提供了一种界定重要问题的方式,它促进了缜密分析方法的进步。这种方法既可以应用于分析人类现象,又可以应用于分析自然界生物物理现象。在耶鲁大学,我在罗伯特·达尔(Robert Dahl)教授的指导下工作。他当时刚刚出版了他的政治系统研究成果——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谁在治理?》(Who Governs?)(Dahl 1961)。我的另一位导师名字叫卡尔·多伊奇(Karl Deutsch),当时他也刚刚完成了一本关于政治系统的理论著作——《政府的神经》(The Nerves of Government)(Deutsch 1963)。在那期间,我阅读了许多学者的书,包括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的书,他算是“总体系统理论”(General Systems Theory)旗帜下的一员大将。他参与建立了一系列重要概念,如熵(entropy)、反馈(feedback)、动态平衡(homeostasis)和殊途同归性(equifinality)等。这些关于有效普遍性的概念可以广泛地运用于跨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系统。由此,我一直对系统思维这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搭建桥梁的工具十分感兴趣。
我在达特茅斯学院的同事将这一计划称作“在系统中思考”。我自20世纪80年代就加入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圈子以来,我们发现人们正试图了解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的动态变化。在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中,人类世的力量变得日益重要,在许多情况下甚至变成了主导性的驱动因素。现在我们已经观察到一组系统,它们的复合程度超过了那些只专注于生物物理系统研究者或只专注于社会系统研究者的任何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理解这些耦合系统对于我们从局部区域到全球各个层面追求可持续性的努力来说将是至关重要的。
《Who Governs?》,Robert Dahl 著,1961年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左);《The Nerves of Government》,Karl Deutsch 著,1963年纽约自由出版社出版(右)
*环境治理的机制性合作探索:没有政府的全球治理
我开始思考社会机制及其在引导社会趋共同之利避共同之害中的作用。在国际社会中并不存在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政府,激发了我对人们所说的国际机制和适时发展“没有政府的治理”这一概念的兴趣。此处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即使是在政府缺位的情况下,机制性的合作也是可能的。在回应治理之需时,政府还有可能成为问题的来源,而不是解决方案的来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的实证研究大多涉及小型系统,而我的工作则聚焦于大型系统。我们很快就意识到,在思考什么条件下没有政府的治理也是可行的这一方面,我们围绕治理属性在社会组织各个层级范围中的上下延展,要讨论的议题也可谓层出不穷。
把对系统的关注和对机制的关注连接起来,这一研究至今延续了大概有四十多个春秋。20世纪70年代起将我的理论关切集中于当时出现的对环境治理的需求上。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并不仅仅因为环境问题在国际和全球层面变得日益显著,还因为一些没有政府的治理的实践活动在解决大规模环境问题方面也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比如说臭氧层的消耗问题以及大范围跨境空气污染问题。其结果是,决策圈和研究界之间发生了罕见的相互作用,催生了一系列社会机制,以应对在国际层面和越来越多的全球层面的治理之需。
现在在全球层面我们迎来了与人类主导的系统相关的新挑战。由于人口增长、富裕程度提高,以及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人类行为已经日益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驱动力。我们现在开始从“地球界限”的概念来思考问题了,我们扪心自问,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物种,我们是否有能力采取一些措施来切实维护“人类得以安全活动的空间”?事实上,我们人类在一个日益复杂的系统中活动,维护这些系统可持续性的治理需求也已经成比例增长。本书就是要讨论与这种状况相关的挑战。轻而易举的解决方案是不存在的。许多应对这一挑战的努力都以无法持续而告终。在治理复合系统时,我们正努力使自己变得熟练。我们的努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人类事业的命运将最终取决于这些努力。
奥兰·扬教授(中)到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杨洁勉(左,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本书译者杨剑
*40年内全球范围内环境研究重大项目
说到这些问题,我非常感谢那些多年来一起合作致力于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圈子里的同事们。我进入到这个圈子的时间可以上溯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我接受邀请去担任美国科学院系统内全球变化人类因素委员会的创始主席。之后我又领导过一个全球环境变化机制问题的国际项目(IDGEC),担任过全球碳问题研究项目(GCP)的共同主席,而后参加了地球系统科学伙伴项目(ESSP),担任了全球环境变化人类因素国际计划(IHDP)的科学委员会主席,积极参与了人们后来所熟知的“未来地球计划”,这一计划将全球环境变化的各种研究的主要部分作了一个集成。这些项目引领我的兴趣一路前行。尽管我现在已经从这个研究圈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我依然继续从我参与的地球系统治理项目(ESG)中得到巨大收益。
虽然所有这些工作都有其学术的根基,但本书还是反映了我2010年以来苦思冥想的学术心得。我的目标就是想树立一个远景指向的标杆,它扮演路线图指向的角色,指引我们的分析工作和决策工作,努力为复合系统世界提升可持续性积累社会资本。
(李念整编于中文版前言、英文版序言,原文5500字,大小标题另加)
【目录】
【作者简介】
奥兰·扬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布伦环境与科学管理学院荣休教授,北极研究所所长,美国国家科学院全球变化的人文因素研究委员会创始主席。曾担任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副主席,目前担任全球环境变化国际人文因素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研究领域为机构治理、国际治理以及环境机制等,著有《世界事务治理与环境变化中的制度因素》《世界事务中的治理》《北极协定与国际治理》等多本著作。
【译者简介】
杨剑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研究院院长、研究员。2016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2017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学、地区战略、极地治理、网络战略等。近年主要学术著作包括《科学家与全球治理》《北极治理新论》《数字边疆的权力和财富》,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
杨剑(110期讲堂嘉宾)是2016年第32次南极科考队员,极地研究是他继网络、外太空之后的又一个学术新疆域。
孙凯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治理、北极外交。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极治理新态势与中国应对之策研究”以及省部级项目多项。2017—2018学年作为富布赖特研究学者赴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进行学术研究。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外交评论》《美国研究》、Asia Policy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编辑感言】
这本书的关键部分,我看了四到五遍,虽然每次止步于难懂的术语,但作者对于“人类世”所探索的“复合治理体系”却如灯塔般在前方召唤,让我再次翻开。“人类世”是个有争议的概念,作者用了,是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耦合系统与社会制度的结合,并在探索全球环境治理中有效使用,让人为其实践性而击掌。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来看,时代变化催生新的治理制度。5G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向何方不仅需要想象力,更需要创新性思考。感谢杨剑和孙凯翻译了一本好书。(李念)
【有奖留言】
留言有奖,从速码字!欢迎各位读者在【嘉宾新著先睹】稿件下方留言,我们将从留言者中评选出若干优质留言者,送出嘉宾新著!(每月一评)
【嘉宾阵容】
第41本开始的相关链接(1-10/11-20/21-30/31-40请从第11、21、31、41篇文末链接里查询):
干春松:为中国引领世界,梁漱溟1931年做乡村建设丨嘉宾新著先睹31
陈众议等:乔叟为啥是莎翁和狄更斯共同的老师|嘉宾新著先睹41
栏目策划:李念
编辑:刘梦慈 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