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世界工匠 | 为什么说在非洲木雕面前,其他人的手艺只是砍柴?
木雕是非洲(尤其是西非各民族)的传统手艺。早在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非洲国家展出的木雕作品就曾让人眼前一亮。
据新华社报道,科特迪瓦参加首届进博会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精美的木雕艺术品向中国民众展示该国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科特迪瓦人民的精巧技艺。此外,卢旺达木雕也和其他非洲物产一起来到了展会的现场。
时隔一年,非洲朋友们再次访华,他们自然又将古老而神秘的木雕作品带到上海,让全世界的观众一饱眼福。
那么非洲人民为何如此精通木雕艺术?这项悠久的工艺蕴含了哪些非洲大陆独有的文化神韵?
非洲雕刻艺术源远流长,且不限于木雕。公元前500年,尼日利亚贝努埃高原兴起诺克文化,当地的非洲民族擅长赤陶器雕刻,为现当代艺术留下不少宝贵的财富。此后,象牙、青铜等材料也逐渐成为雕刻的媒介。
然而,在所有的雕刻种类中,木雕最为珍贵,背后的理由却颇让人无奈:木制品最难保存。所以绝大多数古代的木雕作品尽皆失传,市面上稍有历史价值的作品也最早出自19世纪,距今不足200年。
虽然多数木雕作品被历史掩埋,但是非洲人民的木雕手艺代代相传,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非洲木雕作品虽然出自今人之手,却不乏古人遗风。
非洲木雕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形态各异而主题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这可能是因为对于多数非洲木雕创作者而言,木雕本身并不是一门传统的审美艺术。
整体而言,非洲木雕有一个共同的创作目的:将先祖的形象以木雕形式在祠堂中保存下来。在展览会上,我们能发现非洲木雕多数是以面具或人形为依据,因为古代的非洲巫师就要带着面具跳舞,完成一种当地特有的祭祀仪式。
非洲人形木雕的主要特点是脸方而体长,其面部特征颇抽象而不写实,因为这些木雕主要也用于祭祀或其他传统仪式中。
当然,不同地区的人形木雕风格稍有区别。比如,塞拉利昂的传统木雕又平又宽,且人物手脚圆滑;布基纳法索的人形木雕则更加严肃,因为主要象征着政治权力;加蓬的人形雕塑以立式为主,代表了守护祖先遗物的卫士。
非洲木雕艺术不仅自成一派,而且还影响了一众欧洲艺术大家。20世纪初,法国殖民者将大批非洲工艺品带到本土美术馆中,引发了强烈反响。
野兽派艺术创始人亨利·马蒂斯当时就被一个非洲但族面具深深吸引,于是他邀请毕加索共同欣赏。结果后者愈发痴迷,也逐渐陷入了非洲艺术的魅力中。
对于毕加索这位大师,很多艺术专家喜欢把他的创作按照时间划分。1906年到1909年这三年,毕加索的作品正处于“非洲时期”,即他在这段时期内创作的作品深受非洲雕塑的影响。
1907年6月,毕加索在看完巴黎特罗卡德罗美术馆的非洲艺术展后“茅塞顿开”,随即创作了世界名画《亚维农的少女》。画中右侧两个少女的形象明显受到非洲木雕面具的影响。
此后,毕加索又创作了一批极具木材质感的油画,将非洲艺术风格推向极致——
时至今日,木雕艺术早已走出非洲大陆,而充满艺术细胞的非洲人民显然也不满足于制作祭器。因而在今年的进博会上,我们又能欣赏到众多兼具传统魅力与时代特色的非洲木雕作品。
作者:孙欣祺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杨健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