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天才奖的科学家谈青少年科创培养“家长的影响应在家庭内,别掺和孩子拓展的事……”
“年轻人的兴趣从初高中开始培养是最好的,但是现在有些家长参与到孩子的科创兴趣活动中,我真的不太明白,如果是为了得奖的话,那就更不应该了,因为那会使学生过于关注得奖,而忽略了自己的兴趣。”曾获麦克阿瑟天才奖的青年化学家杨培东近日在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接受记者专访,谈原创研究,谈他的科学发现,也谈了年轻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出生于1971年的杨培东在2012年4月就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4年出任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2015年9月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 。2016年5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谈人工光合作用——希望我们的成果未来能解决能源危机。
我们做了15年以上人工智能光合作用,并且在实验室中证明了其原理,现在全世界实验室都在继续优化这个过程。希望未来我们的成果能够实现高效率地把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利用太阳能再循环利用,使之成为可再生能源。这对于未来解决能源危机,解决我们的环境问题会有重大的作用。
谈科研辨识度——只有原创的科研才是有辨识度的研究,科研不可预测时就要思考,这个研究是否能够产生新知识。
所谓辨识度,就是指科研的原创性,尤其是基础科学更是如此。因为我们做基础科学研究,是在对大自然或者科学中的系列问题寻找答案。
很多时候做基础科研的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每当这个时候,做科研的人就需要想一想,不论你在解决什么问题,你在自己的科研中,能够产生怎样的新知识?
如果你的科研过程真能够产生新知识,那就是有一定辨识度的研究,这些东西会传承下去,会有很多人知道,所以,所谓的辨识度就是推崇科研的原创性。
但是,国际上总有各种科研的热门方向。但是,如果总是跟随,大家的科研就面具化了,因为每个实验室都能够做同样的事情。做研究要认真地自我评估,自己的优势在哪,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在哪?这样的话即使融入到非常热门的领域当中,也能够做出很独特的优势出来。
谈科研跟风——科研热门或者冷门,是要满足对自己的期待
做科研总是在各个时间段有热门也有冷门。但是不管热门还是做冷门,做基础科研一直应该是一个非常能让人享受的过程。就是说我们做科研的第一目的并非让人认可你的研究,而且为了满足你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满足你要解决科学的重大问题。
所以,热门也好,冷门也好,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如果大家都在做,不管你是做热门冷门的科学,大家都有这样的心态,做研究就不会有那么多纠结。
比如,在做冷门研究的时候,你也许会担心这个研究不会被认可,但只要自己享受过程就好。而且,所谓的冷门并不一直会是冷门,也许有一天就真的开拓了一个新领域,真的解决了重大问题。这种例子在日本科学家中有很多。他们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并没有所谓的跟风,而是孜孜不倦,就是一个实验室一个小小的团队,在冷门的领域中耕耘很多年,然后突然有一天他们中有一些人就开拓了一个新领域,也许还得了诺贝尔奖。
谈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应该从初高中就做些研究,但是不明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家长为什么要掺和。
这次的顶尖科学家论坛,有不少高中生来参加,他们跟一批青年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顶级科学家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关心的科学问题。对这些学生来说,应该是终生难忘的经历。难能可贵的是,这批高中生非常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他们很多人已经在学校里做科研,并且在培养科学兴趣了。
我想这些高中生在这应该是得到了很大的鼓励,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对他们将来无论学哪一个学科,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我觉得从高中开始培养兴趣,培养好奇心非常重要,我们整个社会都应该鼓励他们去这样做。我自己是高中时参加奥林匹克竞赛时对化学有一点点兴趣,进入大学、进入实验室以后,才对化学、对科研有了更深的了解,有了兴趣。
学生参与科创需要鼓励。得奖不得奖是次要的,主要是他们可能通过这个过程,产生对某个学科的兴趣。我觉得如果是为了某种得奖的目的做这个事情就没有必要了。因为这会变的非常功利主义,学生可能根本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完全是为了得奖。
我们在国外的大学校园里经常有科技夏令营,让学生初步了解科研。但是,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国内有些孩子的父母要参与这个过程当中。父母在家庭里,每天跟自己的子女交流学科上面的进展,那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要参与孩子夏令营类似这种拓展活动,这我不是太理解。
作者:姜澎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