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揭秘 | 总书记和马克龙在豫园看戏,这里还是上海昆曲的发祥地

2019-11-08信息快讯网

进博·揭秘 | 总书记和马克龙在豫园看戏,这里还是上海昆曲的发祥地-信息快讯网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5日晚在上海豫园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夫人布丽吉特,两国元首夫妇偕行游园,宾主不时驻足,观赏江南园林景致。两国元首夫妇还观看了昆曲、越剧表演,中国艺术家们用昆腔演唱了法国喜剧《椅子》选段。

其实,豫园曾经的主人就是位不折不扣的“戏迷”,从诞生起这座名园就与戏曲紧紧地相连在一起。

进博·揭秘 | 总书记和马克龙在豫园看戏,这里还是上海昆曲的发祥地-信息快讯网

豫园始建于嘉靖、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园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潘允端为让告老还乡的父亲安享晚年,从嘉靖己未年(1559年)起便在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聚石凿池、构亭艺竹,经二十多年建成豫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当时的豫园占地七十余亩,规模宏丽,亭台轩昂,人称“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

进博·揭秘 | 总书记和马克龙在豫园看戏,这里还是上海昆曲的发祥地-信息快讯网

大戏台

万历年间,此时正处在南戏(传奇)取代北杂剧,昆山腔和弋阳腔革新的时代,是我国戏曲史发展颇为重要的岁月。万历年间出现大量剧目和演出,以苏州为中心向长江南北流播。此时的上海,也得风气之先,大多数封建士大夫家庭陆续成立起私家梨园戏班——家乐,从苏州赎买小厮进行培训,在书房厅堂表演。潘允端对当时正在繁荣发展的戏曲也十分雅好,不惜投入许多资产蓄养家乐班,进行频繁的演出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热情,为昆剧最初形成阶段的传播和发展,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作用,成为昆剧初创时期,有史料记载的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之一。因此,豫园可说是上海昆曲的发祥地之一。

上海博物馆还保存了一套潘允端的八卷本手书《玉华堂日记》,里有四分之三的内容涉及潘允端的戏曲活动,共有400余条,对研究昆曲发展和上海地方戏曲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玉华堂是豫园的主要厅堂,是潘允端读书静修之处,而乐寿堂则是戏曲演出的重要场所,几乎“无日不开宴,无日不观剧。”经常到这里演出的有梨园职业戏班,还有富家蓄养的戏班(称为家乐);不仅有昆曲,还有弋阳、余姚、太平等声腔;既有整本戏,也有清唱。

进博·揭秘 | 总书记和马克龙在豫园看戏,这里还是上海昆曲的发祥地-信息快讯网

《玉华堂日记》

潘允端最崇尚清丽婉转的昆山腔,他组织的戏班角色行当、人员组成、演出剧目,也大都是昆山腔。潘家戏班 " 串戏小厮 " 入班考试是 " 堂试新声 "," 新声 " 即昆山腔。据《玉华堂日记》记载,昆山腔南戏在上海演出的历史,从明代万历十四年(1586)就开始了。

进博·揭秘 | 总书记和马克龙在豫园看戏,这里还是上海昆曲的发祥地-信息快讯网

《玉华堂日记》

此外,潘允端还致力于编排新戏,多次购买南戏剧本,并极力推动女子戏班上台演出。有专家称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为 " 观剧日记 " 也非夸张或虚妄,它无意间对昆曲进入上海之初的成长史具有很重要的实证价值。今天人们仿佛还能在古戏台前聆听到的婉转旋律和美丽辞藻,为豫园这座江南名园又增添了一抹艳丽鲜亮的色彩。

作者:黄启哲 王筱丽

图片:综合自网络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卫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