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为什么要重构?——读姜义华《中华文明的经脉》

2019-11-21信息快讯网

学术话语体系是学术体系(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的融合,学术是内涵,话语是表达,二者融为一体。学术话语体系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后者的继承性、主体性、偏好性、局限性更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能不能讲好中国故事,能不能客观、清晰、合理地解释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能不能超越西方中心论、单线进化论,以世界眼光、中国经验对全球学术话语体系创新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我们知识界需要认真回应的一个重大问题。姜义华的《中华文明的经脉》系统审视了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实践体系,也深入反思了近代以来中国逐渐形成的新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实践体系与话语体系,提出了中国学术话语体系重构的问题。

近代以来形成的中国史学话语体系,最初按照日本学者构建的体系来审视中国历史,后来又按照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来重构中国历史,现在又用西方,特别是美国流行的那一套新文化史、新社会史等体系与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亦步亦趋跟着人家来解读我们自己的历史,缺乏对中国历史的深入、系统、独立的研究。姜义华认为,从亚当·斯密、黑格尔到斯大林,他们对中国历史的解释,所秉持的都是一种以欧洲为中心的线性历史观,一种以欧洲近代以来全球扩张为整个思维基点的平面历史观。他强调,我们不能再用外国人对中国一鳞半爪、一知半解的认识和研究所形成的解释,当成经典,当成普遍法则,当成思考中国历史与现实的规范,人云亦云。

今日,中国现存的学术话语体系越来越制约中国的学术创新、社会发展、文化自信,亟需重构,但究竟应该如何重构?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为什么要重构?——读姜义华《中华文明的经脉》-信息快讯网

《中华文明的经脉》

姜义华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首先,我们要对中国传统的学术话语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认真的清理,合理的传承,不能一味地批判、憎恶、厌弃。姜义华认为,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最根本的特征,是坚持以人而非以鬼神上帝为主体,以人道人事人伦日用而非以超越人世的彼岸世界为中心,以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为判断是非的根本标准。中国的价值体系包括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核心的政治价值体系,以“以义制利,以道制欲”为核心的经济价值体系,以“中为大本,和为达道”为核心的社会价值体系,以“德施普也,天下文明”为核心的世界价值体系。中国传统的制度体系是管理型制度体系,而非博弈型制度体系。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直将人而不是神,将人的现实生活,人的社会交往、社会治理而不是将宗教信仰或将对物的崇拜放在整个知识体系、价值体系的核心地位。只有对中国传统的学术话语体系有了全面、深入、真实的认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分辨是非,传承其合理的成分,进而融合西方学术话语体系进行创新。

其次,我们要对西方学术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与近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与流变过程有一个全面、深入、客观的理解与研究。郑永年指出,西方的知识体系自16世纪之后开始得到发展,在18、19世纪得到长足进步,到20世纪基本完成。这个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一系列“宏大论述”基础上的,而后才转入微观论述,而中国的知识体系并没有经历这一“宏大论述”过程,却直接在西方的“宏大论述”基础上进入微观研究阶段。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之所以能够中国化,之所以能够坚持不懈不断创新,姜义华认为,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本质上与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具有某种相通性。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坚持以现实的人、人与人的现实交往、人与人的实际关系为全部知识的出发点,坚持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坚持以最广大的人民大众为人类全部活动的主体,这和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以群体的人为本、以从个人到家庭到社会到国家直到天下的命运共同体为最高价值,很自然地容易相互理解、相互印证、相互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坚持实践第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在实际生活那里开始实证的科学,这和中国传统的实践主义、经验主义、历史主义知识体系非常容易衔接和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这和中国《易经》的“一阴一阳为之道”、《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儒家倡导“中为大本,和为达道”的辩证思维相适应。对西方学术话语体系与国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都不能照搬照抄,而要立足于自己的学术话语传统、历史脉络、现实经验、实践需求、民众诉求进行创新。

最后,我们要对中国本身与世界各种文明的历史和现实有一个深刻、全面、系统的了解。尊重历史,对本国历史怀有温情和敬意,同情与理解,对长期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制度与观念不要轻易否定,而要深入发掘其存在的根基与合理性。也要认认真真研究全球的历史与现实,研究世界各国的历史脉络与现实发展,研究世界各种文明的历史脉络、存在的历史条件、合理性与发展现状。在对中外历史与现实进行全面、系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自觉构建中国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


作者:何爱国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张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姜义华:中华文明何以长存?四大伦理!|嘉宾新著先睹㉞
总书记上海考察第二站:开在社区里的市民中心有大作为,老百姓对立法有更多话语权
进博·主宾国 | 在约旦玫瑰古城,看世界最美的群山日落,听失落文明的低语
遇见习近平丨“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于是有了他们的故事……
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度公开亮相,计划2020年择机实施
习近平在雅典:赴一场“文明之约”
疑似中国黑客攻击美组织影响美国贸易政策?外交部:无中生有
熟悉的剧情!中国女篮关键时刻昏招连出,奥运资格赛一分惜败韩国
外交部驳中国渗透澳大利亚高校之说:无稽之谈,不要将正常的交流项目政治化
遣返朝鲜在外劳工时限将近,中国是否执行?外交部回应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浦东书院擦亮美丽乡村底色
《求是》评论员: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制度体系的里程碑
智慧交通助力,高效应急体系护航上海国际马拉松赛
由胡食文化到稻米文明——从热门影视剧中的美食谈起
仅小学阶段中文阅读就细分16级,专家:这个国家级学术标准符合儿童阅读现状
来临港新片区体验线上线下多渠道终身教育体系,临港开放市民大学成立啦!
裂流与溪流——读二湘《暗涌》
船上的老舍
礼赞大师|陈旭麓:陈旭麓:以“新陈代谢”理解中国近代史
全国近50所高等美院的500余件文献将集结申城,述说新中国70年美育走过的难忘历程
总书记关切开放事 | 百舸争流逐浪行——中国金融业扩大开放吸引外资竞相登陆
2019全球高引学者榜单出炉: 中国共735人次入选,增速全球第一
穆巴达拉公司CEO:中国是一个值得外国人来投资的国家
结构内容持续优化 制度体系不断健全
【中国稳健前行】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的“三个是”
人民日报钟声:人权悲剧,文明倒车
多所香港高校排名下跌,业界忧校园政治化拖垮学术发展
谈强军之道,习近平这些话语振奋军心!
饶毅实名举报三位知名科学家学术造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在调查核实
在网上疯传的饶毅实名举报学术不端信竟是“草稿”?“大翻转”令人跌破眼镜
“饶毅实名举报”后涉事院所独家回应文汇报:两次网上质疑均不实,耿美玉不存在学术造假
文汇早读 |“饶毅实名举报”之后:揭露学术不端,还是侵犯他人名誉权?
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
引导市民文明出行、拒乘黑车,主题宣传活动在上海7个重点区域开展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