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义华:中华文明何以长存?四大伦理!|嘉宾新著先睹㉞

2019-09-28信息快讯网

姜义华:中华文明何以长存?四大伦理!|嘉宾新著先睹㉞-信息快讯网

【栏口词】热点问题的学术解读平台——讲堂至今已举办了139期,汇聚了280余名各界精英和学界领军人物。2019年的“嘉宾新著先睹”,摘编嘉宾从2018年7月至2019年年底出版的新著、序、主编说,展示学者们最新研究成果,彰显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和中国力量。栏目将从7月13日起至12月,每周2-3期。7-8月已刊发22篇,9月将刊发13篇。

即将迎来新中国70周年华诞,来看看学者如何梳理中华文明和责任中国。今先分享复旦大学文科荣誉教授姜义华(讲堂第88-3期嘉宾)的《中华文明的经脉》。本书指出,中华文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政治经济和社会实践体系,以及话语体系,就是这个整体的主要经脉。我们的文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不但源起于古老的传统,更是深深扎根于每一代人现实的斗争与实践中。今天,我们已经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我们更要有着充分的自信来理解、把握和阐释我们自己的历史与征程。

 姜义华:中华文明何以长存?四大伦理!|嘉宾新著先睹㉞-信息快讯网

《中华文明的经脉》,姜义华著,商务印书馆2019年6月出版,定价88元 

【后记选编】

中华文明三部曲:从根抵到经脉再到鼎新

2012年1月我所写的《中华文明的根柢——民族复兴的核心价值》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这之后,我就书中未来得及论及的一些问题,陆续写了一些东西。后经商务印书馆的同志花了很多精力收集编排,现在汇集成册出版。

本书用《中华文明的经脉》为书名,以示和《中华文明的根柢》互相承接。《黄帝内经·灵枢》中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又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文明同样如此。中华文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政治经济和社会实践体系,以及话语体系,就是这个整体的主要经脉。不久前,我还完成一部《中华文明的鼎新》,通过讨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如何构成,如何发展,展示中华文明革故鼎新的新征程。这三本书是我这些年来思考中华文明这一内容特别宏大的课题的一点浅显心得,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更希望引起更多学者关心和更加深入地研究我们这个伟大的中华文明。

——姜义华2019年2月19日

 姜义华:中华文明何以长存?四大伦理!|嘉宾新著先睹㉞-信息快讯网

2012年,姜义华所写的《中华文明的根柢——民族复兴的核心价值》一书

【正文选编】

中华文明四大伦理应对西方四大观念全面挑战

别国成功的经验代替不了自己的独立探索

近代以来,中国人一直有个基本心态,就是胡适所说的“万事不如人”,对自己的文明不再充满自信。所以,从鸦片战争一直到1919年,我们基本上是以学习西方为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仁人志士逐渐意识到,别国成功的经验,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代替不了自己的独立探索,对于中国、中华文明这样一个巨型国家、巨型文明来说,尤其如此。比如说,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要搞西方单一民族国家的那一套制度,一旦进入到实践当中,总会出现问题。梁启超1919年到欧洲,首先反省的就是西方的个人本位,要知道,那恰恰是20年前他最热心宣传的思想。他发现,个人本位、利益最大化、物竞天择这些理念,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到后来的各种矛盾积累、甚至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都有密切的联系,于是他开始对西方价值观进行重新评价。实际上当时中国很多人都在反思,包括孙中山、章太炎、严复,等等。

十月革命成功后,一些希望中国尽快摆脱落后面貌的仁人志士觉得苏联的经验值得借鉴,转而学习苏联。我们一度把苏联那一套模式,特别是它的一些制度化的东西,当做我们的核心价值。苏联模式在一定时间内确实起过作用,比如迅速推动工业化。那个时候苏联模式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1949年以后,我们更是全面学习苏联模式。

然而,当我们进一步了解西方之后才发现,西方的情况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理想主义化的。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本身的观念、理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像后现代的一些学者,他们对西方近代以来一系列核心价值的批判比我们要厉害得多。他们的反思是相当深刻的,有很多甚至完全突破了原有的框架。

对“文明根柢”的归纳来源于汤因比文明架构的理念

现在,我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中国只能走自己的路。中国历世历代所走过的道路,始终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不能脱离我们文明的根柢。我把这个文明根柢归纳成三点:首先,是中国传统的“政治大一统论”的国家治理体制;其次,是“家国共同体论”;第三,是中国人“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责任担当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笔者曾写《民族复兴的核心价值》这本书,此书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文明论”的一些启发。其实我在大学时代就接触到汤因比,但那时印象不深。1986年,我在日本看到了汤因比著作《历史研究》的日文版,共有23卷,读后深受震撼。

汤因比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以文明为单位来研究世界历史,可能比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更能抓住本质性的东西。在汤因比看来,各种文明尽管出现时间有先有后,但都是可以进行比较的,这就是所谓历时性与共时性同在的问题。汤因比重点研究了各种文明由分裂到成为统一国家的问题,这让我很受启发。以汤因比的理论,在人类历史上,国家的统一基本都是比较短暂的,你看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古希腊、奥斯曼帝国……无一例外;但中国就不一样,两千多年来,她长久保持着政治和文化的统一,这是非常特殊的。  

中国文明为什么能够长期延续下来?这是因为,她的经济根基与社会结构根基是息息相关的。过去我们一直诟病这种“家国同构”的模式,但实际上,她使得国家与社会、与每一个个体都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传统家国共同体固然需要根本性的变革,但它合理的内核不容否定,在现代社会动员、社会管理、社会自治、社会稳定中,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汤因比给我的另一个启发是,他在研究了所有人类文明后发现,每一个文明基本上都有统一的教会、统一的宗教,但是中国却没有。中国的儒家也好,道家也好,法家也好,其实都是讲现世的。那么中国人讲什么呢?讲责任,讲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讲丈夫对妻子的责任、父母对子女的责任,等等。这是非常不同的,我们没有统一的宗教。所以,我认为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构成了我们民族在历史上能克服磨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可以说,我对这个“文明根柢”的归纳,就是从汤因比对文明基本架构的理念中提炼出来的。

姜义华:中华文明何以长存?四大伦理!|嘉宾新著先睹㉞-信息快讯网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及其著作《历史研究》

何为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儒家文化、老子、庄子都不能代表全部

如果把“文明根柢”形容为一棵茂盛大树,那么“核心价值”就是其所结下的丰硕果实。 我认为,要解决中国的内部和外部问题,还需要一整套的核心价值来调节自我的矛盾。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儒家文化不能代表全部,老子、庄子也不能。

我从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社会伦理、世界伦理的四个层面,提出了四个方面。

首先,“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作为中华政治伦理的核心价值,就是在探讨如何解决国家和民众之间的矛盾,这一条被各代视为必须遵守的治国最高准则。

第二,“以义制利,以道制欲”,作为经济伦理的核心价值,就是解决人性与兽性、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私人利益与公众利益之间的矛盾。我们并不是不要利益,而是要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三,“中为大本,和为达道”,作为社会伦理的核心价值,就是不要把斗争绝对化,矛盾、斗争一定要限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讲的。在中华文化里,“中”的观念是非常了不起的。“中”的本体论在实践领域的集中表现就是“和”,“和”是在承认差异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的前提之下,要求差异之间能够互相配合、互相联合、互相结合,创造出新的统一体来。比如,我们的社会,要成为一个有组织的公众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工会、妇联、社团、商会等社会组织,大量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不仅仅单是靠政府就能解决,而要由更多的社会组织去协调、去化解。

第四,“德施普也,天下文明”,正是中华文明自古以来世界伦理的核心价值。这是一种既坚守自身文化与文明特质又非常开放的世界伦理,它所包括的 “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念,国家交往“以德以义”的理念,对中国积极参与未来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新秩序的建设,是极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不竭的动力。

真正了解我们的 “文明根柢”,要从了解中国的基层开始

解决当下中国的问题,协调复杂多元的利益关系,我认为照搬人家现成的东西不行,一定要研究我们这个文明有什么根本的核心价值。今天,我们与外部的世界发生了广泛的联系,市场经济又这么发达,物质欲望的诱惑又是那么大,因此更要多花时间研究、设计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我们目前很大的问题是,有些人跑到国外去,听了人家几堂课,就对中国自古以来的经验不当一回事了。曾经相当一段时间,中国基本是学西方的,结果那套东西在中国失灵了。后来照搬苏联的模式,又走了弯路。所以,我们还是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中国的文明为什么能一直延续到今天?你看玛雅文明、苏末尔文明等等都早已消亡,甚至古希腊、古罗马也只剩下残垣断壁,但中华文明一些传统的东西在今天的中国还是根深蒂固的。比如家庭,我们过去搞人民公社,大家吃饭都去公共食堂吃,家庭这个单位被取消掉了,但最后发现还是不行,结果还是要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因此,我们的发展不可能脱离中国的文明根柢和历史传统。而真正了解我们的文明根柢,最重要的是应该从了解中国的基层开始,仅仅去读一些原典的书是不够的。

另外,对今天中国的理解上,我还是要提到一个历史的“文明观”。我们对中华文明必须有个总体的把握。包括对西方文明,东亚的日本文明、朝鲜文明等等,虽然它们涉及的疆域小,但也有自身的特点,我们必须要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准确把握形势。 

姜义华:中华文明何以长存?四大伦理!|嘉宾新著先睹㉞-信息快讯网

 小岗村农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领取合同书

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

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几千年一直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近代以来,当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时,这种民族精神被坚守,被弘扬,并获得极大提升。这是中国克服种种磨难,得以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以中国传统的“民惟邦本”与选贤任能的国家治理路径而论,自周秦以来,如何处理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与精英治国的关系,中华文明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相当成熟的制度,在大多数时间中,这一国家治理路径是有效的。当然,这一治国路径也有许多弊端。近代以来,这一治国路径为西方文明所坚持的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代议制民主、议员和国家领导人通过一人一票直接选举产生的选举制等等所全面否定。然而,有识者很快就发现,自然所造就的人或自然人,原就不可能完全平等,平等只能是社会的行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无论是人们起点的平等,还是过程的平等,或是结果的平等,都根源于社会。至于人与人的关系,社会成员与国家的关系,除去利益关系外,还有情感的关系,知识传授、交流与互动的关系,价值取向相同或相异的关系,等等,将这一切都归结为社会契约关系,实际上就是将这一切关系都简约化为产品交易关系。这一理论取代不了中国所固有的“民惟邦本”多层面的内涵。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在现时代的中国,究竟该如何做,方才能够实实在在真正做到“民惟邦本”?方才能够保证专职负责治国的精英们不脱离草根民众?中华民族复兴,很大程度上正是在这一方面,努力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自己的路径。

中华文明的四大伦理原则受到西方四大观念的全面挑战

“民惟邦本”与“选贤任能”的政治伦理,“以义制利”和“以道制欲”的经济伦理,以“中”为体以“和”为用的社会伦理,以及中国“德性普施”、“天下文明”的世界伦理,使中华文明得以长存并多次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近代以来,中华文明的这四大伦理原则,受到近代西方文明所力主的“经济人”或“自利人”观念、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功利主义、“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线型进化观以及弱肉强食的国际霸权主义这四大观念的全面挑战。二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中华文明一贯以为,我者与他者相较,他者为先,他者为重,以为先有他者,方有我者,先有父母,方有我的出生,先有社会,方有我的成长。“民惟邦本”与“选贤任能”,“以义制利”和“以道制欲”,以“中”为天下之大本,以“和”为天下之达道,特别是崇高德性普施,谋求“天下文明”,都体现了这一基本原则。近代西方四大根本观念则不同,它们实际上都是以我者为先,我者为重,他者为次,他者为轻。

姜义华:中华文明何以长存?四大伦理!|嘉宾新著先睹㉞-信息快讯网

  法国思想家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

160多年来中国所走过的道路清楚表明,中国今日之所以崛起,中华民族之所以复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绝非偶然,它有着极为深厚极稳固的文明根柢作自己坚实的基础。同时,它又具有天下为公、有容乃大的世界视野,勇于吸收世界其他各种文明的精华来滋养自己、充实自己,并致力于构建和维护一种协和万邦、天下文明的新的世界秩序。很明显,只要继续非常自觉地认知、认同、继承中华文明的主要根柢,非常自觉地“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再“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民族复兴今后便必定能够持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今后便必定能够继续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

——袁琭璐摘编自第三编《 中华文明的价值体系》,标题为编辑所加

【目录】

 姜义华:中华文明何以长存?四大伦理!|嘉宾新著先睹㉞-信息快讯网

【作者简介】

姜义华,复旦大学文科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学院特聘教授,当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史学理论及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为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博士点首席导师,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代表作有《章太炎思想研究》《大道之行一孙中山思想发微》《百年蹒跚一小农中国的现代觉醒》《章炳麟评传》等。

 姜义华:中华文明何以长存?四大伦理!|嘉宾新著先睹㉞-信息快讯网

2015年5月,姜义华做客第88-3期讲堂《中华文明枢轴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编辑感言】

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礼义廉耻、与人为善、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生活,这使得中国人在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现代社会对于个人的道德有了更高要求,且很多价值并非道德层面,其有更广泛的含义。我们可以通过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三组内容,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跟中国文化、中华美德的关系。(袁琭璐)

【留言有奖】

留言有奖,从速码字!欢迎各位读者在【嘉宾新著先睹】稿件下方留言,我们将从留言者中评选出若干优质留言者,送出嘉宾新著!(每月一评)

 姜义华:中华文明何以长存?四大伦理!|嘉宾新著先睹㉞-信息快讯网

【嘉宾阵容】

    姜义华:中华文明何以长存?四大伦理!|嘉宾新著先睹㉞-信息快讯网

 第31本开始的相关链接(1-10/11-20/21-30请从第11、21、31篇文末链接里查询):

李宏图:竞逐权力是欧洲上个百年的进步动因|嘉宾新著先睹11

启蒙是如何陪伴人类增长自我认知丨嘉宾新著先睹21

干春松:为中国引领世界,梁漱溟1931年做乡村建设丨嘉宾新著先睹31

郭齐勇:再看墨家科学贡献和“到百姓中去”丨嘉宾新著先睹32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中国交出优秀卷|嘉宾新著先睹33

栏目策划:李念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青年科学家2019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上海宣言》发布,推动人工智能伦理道德发展成为一块重要拼图
佳讯分享:讲堂嘉宾又有哪些新荣誉、新成果?
干春松:为中国引领世界,梁漱溟1931年做乡村建设丨嘉宾新著先睹㉛
郭齐勇:再看墨家科学贡献和“到百姓中去”丨嘉宾新著先睹㉜
弘扬中华传统龙狮文化,上海举办第九届舞龙舞狮锦标赛
网红“小故宫”:它不仅是中国古典复兴式建筑的典范,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
“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开展公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飞跃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中国交出优秀卷|嘉宾新著先睹㉝
中华遗嘱库已收到178份90后遗嘱 年龄最小的仅18岁
余杭演绎时空交错发展曲:从农业小县跃升为“中华文明圣地 创新活力之区”
为公交司机点赞,这项公益活动呼吁文明乘车、微笑同行
文明家庭以音乐故事汇礼赞祖国
文汇早读 | 中国与基里巴斯复交
田径世锦赛 | 为办午夜马拉松,卡塔尔人让凌晨的波斯湾亮如白昼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重要讲话
上海这所大学研发的系列科技旗袍亮相“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上海每年约消费膏方30万料,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成立,严把膏方质量关
“我爱您,祖国”——世外小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视频专辑
一部4分钟的城市宣传短片今天首发,用古越文明与活色生香的现代都市震惊……
中职学校课堂“搬进”中华艺术宫,播撒多元的艺术种子,传播中华文化
中职学校课堂“搬进”中华艺术宫,播撒多元的艺术种子,传播中华文化
视频 | 书虫们心仪的国风古籍节来了!三大主题展+系列讲座勾勒中华文脉
视频 | 书虫们心仪的国风古籍节来了!三大主题展+系列讲座勾勒中华文脉
视频 | 书虫们心仪的国风古籍节来了!三大主题展+系列讲座勾勒中华文脉
顾红亮:中国知识分子对思想的责任|嘉宾新著先睹㉟
文明边检暖国门,这个国庆他们在这里坚守……
【央视快评】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
人生动人风景,莫过于生命两端的对话!上海最新14家医学伦理实践基地公布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