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雪溪图》
宋代山水画家真正得李成荒寒骨气的,范宽、郭熙二人最为突出,以至在北宋时形成了以李、范、郭为主的喜画雪景寒林、推崇荒寒画风的潜在绘画流派。郭若虚以李、范之作为一文一武,而二家都有冷寒的特点。清恽南田说:“雪图自摩诘以后,惟称营丘、华原、河阳、道宁。”范宽的雪景色非常有特点,从他的《雪霁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图中,就可看出那种混莽而又荒寒的韵味。清初宋荦《论画绝句》“华园雪景特雄奇,笔底全将造化窥”,正说到这一特征。郭熙善写山水寒林,在李成的寒林之外,别构一种灵奇。他的树作鹰爪,石如鬼面,似乱云暗渡,于荒寒中多了一份萧森之感。
喜画寒林雪景,成了中国画创作的一种倾向,其风气传至元季四家、清之四王和四画僧等,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荒寒境界。
画家喜欢画雪,是因为雪具有和画家心灵密切相关的内涵,雪景是一种象征物。文征明说:“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山水以自娱,然多写雪景,盖欲假此以寄其岁寒明洁之意耳。”恽南田说:“雪霁后写得天寒木落,石齿出轮,以赠赏音,聊志我辈浩落坚洁耳。”可见画家作雪景,并非只是为了强调冰天雪地的冷寒,而是借雪景来寄托独特的思想。白雪连绵,荡尽污垢,在雪意阑珊中,画家追求不落凡尘的境界。画雪反映了画家的超越情怀。明王稚赞赵大年《江干雪霁图》有“皎然高映”之趣,有“人在冰壶玉鉴中”之感,就是超越情怀而言的。清寒的雪景还表现了画家之远思。《绘事发微》说“凡画雪景,以寂寞黯淡为主,有玄冥充塞气象。”雪为白,白为无,白雪提供了一片空无的世界。在这一世界中,致玄冥,通鸿蒙,有一种超越的用思。当代学者王伯敏在谈到元四家的创作风格时说: “他们的作品,尽管都有真山真水为依据,但是,不论写春景、秋景、冬景,写崇山峻岭或浅汀平坡,总是给人以冷落,清淡或荒寒之感,追求一种无人间烟火”的境界。中国山水画在宁静氛围中,总有一种幽冷气息,总似有一种淡淡的忧愁在。画面大多取深深的崖谷、黝黑的山林、萧瑟的旷野、微茫的天空、兀立的孤雁,而且墨分五色、以玄色代替天下无穷之色的表现方式,更加重了这种气氛,绚烂的世界被凝固成如冰的墨色,雍容富丽的色彩被汰尽,剩下的就是高寒水墨笔法所表现出的高寒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