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16处老建筑被列入全国第八批文物保护建筑,其中包括邬达克在大学校园的唯一作品

2019-12-08信息快讯网

上海交通大学16处老建筑被列入全国第八批文物保护建筑,其中包括邬达克在大学校园的唯一作品-信息快讯网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今天在徐汇校区正式揭牌。33年前(1986年)的今天,上海市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而今年10月1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其中,上海市共有12处文物入选,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成功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年前(1986年)的今天,上海市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而今年10月1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其中,上海市共有12处文物入选,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成功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褚晓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伟明,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欧晓川副处长,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陈澄泉局长出席仪式。上海交通大学相关职能部处、使用单位、市民代表和师生代表等参加大会。

在本次申报中,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的名单中包含:老图书馆、新中院、中院、新上院、工程馆、科学馆、北四楼、执信西斋、文治堂、总办公厅、体育馆、新建楼、盛宅、华山路校门、史穆烈士墓、五卅纪念柱,共计16处文物本体。

上海交大早期建筑具有如下价值与独特性:

*历史悠久,是近代最早由中国人创办的两所大学之一;

*校址从未改变,是目前国内惟一一所跨越三个世纪、保留发源地与办学地不变的高校;

*具有独特的、中西结合的校园布局与建筑;*集中展示了邬达克等近现代建筑大师的作品,代表了当时先进的建筑思想;

*很多建筑都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造材料和技术手段,表现了在技术上的勇于尝试;

*交大早期建筑的一大独特性来自交大校友对母校的热情和帮助,有一些建筑是由校友捐助建成的,如图书馆、校门、工程馆等,也有些是由交大校友主持修建的,如体育馆和文治堂;

*承载国家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这里已成为上海市革命先烈缅怀基地,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前来瞻仰,这是其他高校所少见的。

2014年4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历史建筑群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校园每幢历史建筑门口都有学校制作的二维码,扫描即可看到详细介绍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的价值与独特性

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896 年由清政府创立的南洋公学,是近代最早由中国人创办的两所大学之一。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位于徐汇校区内,是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跨越三个世纪、保留发源地与办学地不变的早期高等学府所在地。不同建筑风格各异的建筑并存,一定程度展现了上海地区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变化历程,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变革,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校园发展历程的印证。

在本次申报中,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的名单中包含:老图书馆、新中院、中院、新上院、工程馆、科学馆、北四楼、执信西斋、文治堂、总办公厅、体育馆、新建楼、盛宅、华山路校门、史穆烈士墓、五卅纪念柱,共计16处文物本体。

1、老图书馆

位于草坪东侧的老图书馆建成于1919年,由1916级毕业班同学为纪念建校20周年发起社会各界及师生共同捐资建造而成(图书馆馆名由李梅庵先生题写)。老图书馆采用维多利亚风格,清水红砖配上白色浮雕,因其独有的建筑艺术与魅力,多次出现在不同的影视、摄影作品之中。

上世纪三十年代,图书馆内的藏书规模在当时国内的高校中名列前茅,交大的一代代学子如钱学森、吴文俊、王安、王之卓等都曾在这里饱览先进的科学与文化。老图书馆既是藏书看书之地,也曾是上海乃至全国各种工业展览会的重要展馆,见证了重要的人文历史事件。

1926年,为纪念建校30周年,学校举办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工业展览会,老图书馆就是展会的第一展室。

通过展览,国内外许多厂家向学校赠送大量展品,大大充实了学校的实验装置和设备。

1947年10月,中国技术协会又借老图书馆举办“工业模型和技术人员生活展览会”,该展览会不仅传播科学知识,还揭露当时的政治腐败,包括技术人员被逼得贫困交迫无法生活的场景。展览会与当时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群众运动遥相呼应。

建国后因师生人数倍增,老图书馆不敷使用,1985年包玉刚先生捐资另建包兆龙图书馆。该馆落成后,老图书馆被改作档案馆使用。1995年老图书馆照原状大修后,楼内新设校史博物馆、林同炎展室、档案馆、校友接待室及校友活动室。其中校史馆于1996年4月8日百年校庆之际开馆。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回母校参观了校史馆,并为其题写馆名。

老图书馆门口附近建造了“百年树人”雕塑,是校友们为了纪念1996年交大百年校庆所捐赠。

2、中院

位于草坪东北角的建设是中国大学中历史最悠久且沿用至今的建筑之一。该建筑名为中院,是校园里内唯一一座建于19世纪的最古老的建筑,由南洋公学监院福开森监造。

中院建成初期主要供南洋公学办公和中学、师范院、小学部教学使用,集教学、办公、食宿等功能于一体。一楼设有食堂、化学实验室,二楼用作教室,三楼用作宿舍。(师范班、政治班、特班和公学的一些办事机构也曾使用过这幢楼)。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于1901年开始受聘担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时,就住在中院的三楼60号房间。(当时,他常常约两三位同学到宿舍谈话,讨论学业问题。)在他任教期间,培养了李叔同、黄炎培等40余名杰出人才。

1927年国民政府交通部下令停办中小学,原附属中学脱离交大独立建设(更名为南洋模范中学),中院就成为大学教学及办公用房。

交大历史上最早的一起学生运动“墨水瓶”事件便发生在中院。1902年,五班文课教习郭镇瀛因其座椅上放置的一只墨水瓶而故意发难,校方开除无辜学生伍正钧引起全校师生公愤,当即罢课集会。蔡元培先生出面与学校沟通无果后,200多名学生集体退学。这次南洋公学学生反专制抗争活动得到了社会进步舆论的极高评价和大力支持。

1911年辛亥革命,当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传至上海,要求进步的交大学生马上积极组成学生军,准备参加起义,并攻打清廷在上海的兵工厂“江南制造局”。后来清廷军警放下武器,全校爱国师生欣喜若狂,在中院的楼顶插上旗帜以示拥护上海光复。然后学生们荷枪实弹冲出校门,奔赴“李公祠”推倒李鸿章铜像,又组织义勇军,护卫学校,并开展为上海革命军募集军饷活动,全力支持革命军。

3、新中院(董浩云航运博物馆)

上海交通大学16处老建筑被列入全国第八批文物保护建筑,其中包括邬达克在大学校园的唯一作品-信息快讯网

在中院北侧是建于1910年的新中院,最初建造是用于附属中学学生住宿,故名新中院。中学脱离交大后,新中院成为大学低年级学生宿舍,每室住4-6人,楼内约可容纳百人。这是徐汇校区第一栋独立的学生宿舍,采用互相连通的围廊结构,加上玻璃天棚与宽敞的公共活动空间,既满足采光通风,又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抗日战争中,日本人办的同文书院进驻交大,新中院未能幸免,留下满地疮痍。抗战胜利后,交大渝校师生复员回沪,渝校数学教授郑太朴也抵达上海,临时入住进新中院二楼一间小屋内。在宿舍里,他经常与其他教师探讨学术,与学生交流学业。在交大任教期间,郑太朴成为上海民主建国会的领导人之一,大胆抨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宣传民主自由,新中院成为他与学生运动的秘密联络基地和为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而奔走的休憩点。他的革命活动引起反动当局的不满,交大迫于当局的压力,将郑太朴解聘。

4、新上院

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建南洋公学,将大学部命名为“上院”。1900年,上院建成,楼内设有物理教室、物理实验室、宿舍等设施。底楼中央是一个可以容纳500人的大礼堂,1927年为了纪念老校长唐文治改名为文治堂。

在火红的革命岁月里,上院是孕育爱国主义传统的摇篮和锻炼青年的革命熔炉。

“五卅”运动中,交大学生作为游行队伍的第一总队,站在反帝示威游行的最前列。年仅17岁的陈虞钦同学遭到英国巡捕的枪杀,全体师生在大礼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九一八”事变后,学生们组织了义勇军,义勇军学生全部搬入上院三楼住宿。那段时间天还没亮,便见他们一身戎装,在上院前的操场上进行军事训练。上院大礼堂有间极小的房间,同学们在那里用钢板刻写毛泽东的重要论著《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并在进步同学中传阅。上院330室是朝东的一间男生宿舍,住着几位志同道合的战友,他们都是知行社、山茶社的主要骨干,有很多次进步社团骨干议事和学生运动酝酿讨论活动在此秘密进行。

5、工程馆

1931年底落成的工程馆是由著名建筑大师邬达克设计的经典建筑,集中包含了工程教学的各种需求,是当时上海乃至全国最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工程教学楼,成为专家教授、学术团体举办学术报告、讲座的重要场所

瑞典亲王访问中国时,从北京到上海,慕交大之名,曾特地致函黎校长约期来校参观工程馆等处。此外,工程馆曾先后迎接过无线电发明家威廉·马可尼和物理学家玻尔等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48年6月,著名原子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莅临交大,也在工程馆的教室发表题为《漫谈原子能》的学术演讲。

解放战争时期,工程馆的许多教室变成学生开展革命活动的基地。一部分学生自治会的干部被迫离开交大撤向解放区时,是在工程馆开的欢送会。1949年初,交大的纺织系教授陈维稷(解放后曾任纺织工业部部长)遭敌人逮捕后被营救出来,同学们也是在工程馆的教室召开了欢迎他的座谈会。

1948年为纪念老校长叶恭绰对学校建设的功绩,工程馆一度更名为为恭绰馆,1950年后恢复。1960年,交大将原本两层的工程馆加盖为三层。工程馆二楼有叶恭绰半身铜像,馆内草坪上有马可尼天线铜柱,激励交大学子奋发向上。

6、科学馆

工程馆西侧的三层小楼为科学馆。为纪念前校长孙科(孙中山之子,民国首任铁道部长)对学校建设做出的功绩,曾命名为哲生馆(孙科号哲生,并函请近代著名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了馆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科学馆。哲生馆的建成一波三折。早在1936年黎照寰校长治校时期,学校就开始动工兴建此楼,但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只得停工。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6月,才重新开工并于当年10月竣工,为三层楼实验用房。1947年4月8日,在学校校庆之际举行了授钥典礼。

随着学校的发展,科学馆的实验室陆续搬迁至闵行校区。如今,科学馆由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华东分析测试中心、上海交大分析测试中心共同使用,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和“DNA分子实验室”。

7、北四楼

北四楼建于1919年,作为交大的无线电实验室和无线电台,见证了交大当年在信息科技方面的领先水平。当时,一层为教室和电话实验室,二层为无线电收发室、仪器储存室和无线电实验室。小楼正南面曾竖有无线电发射柱,长数丈余。这座无线电台在我国当时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中是独一无二的实验设备。

1920年8月,小楼内无线电台开始收发电报。所发电波能与福州、广东、武昌、北京、秦皇岛及日本长崎相通。同年,学校又组装了最新式的收报机,能够接收法国德国及美国沿太平洋各大电台的讯息。

交大无线电台的出现,引起了外国人的关注。美国驻北京公使为此曾向外交部抗议,认为该电台收发的电信有透露商业秘密、妨碍商贸之嫌,要求外交部转咨交通部让学校迅速予以拆除。

交大申明交大电台专为学生实验所用,不接收商业电信,顶住了外国的干涉。不久,学校又添置了无线电话机、弧式发报机等设备,以后陆续向国外公司订购无线电器材,并得到中国电气公司、天津电报局捐赠的机件,逐年扩充,在国内堪称先进。

学生中首先使用无线电台的是1921届电机科的学生。他们在这楼里做了很多实验。这一班学生到毕业时有19人。

由于当年没有设置门额之类的标志,这座小楼一直寂寂无名,殊不知,它是中国走向信息社会的先锋之一。小楼的功能和名称数度更改,由无线电实验室、话务楼、老电器楼、机床车间,到现在的北四楼,目前用作法学院的日本研究中心。

8、执信西斋

上海交通大学16处老建筑被列入全国第八批文物保护建筑,其中包括邬达克在大学校园的唯一作品-信息快讯网

执信西斋整幢楼呈马蹄形展开,中间为三层,两翼为二层,共187间。始建于1929年,1930年竣工后,备受各界赞誉,是全国高校中条件最好的宿舍,宿舍内有阅报室、理发室、交谊室、储藏室等,洗手间有冷热水供应,厕所内有西式马桶,并备有手纸。

为了纪念1920年在反对桂系军阀战争中英勇就义的民主革命战士、孙中山先生忠实的追随者朱执信先生的革命精神,被命名为执信西斋。执信西斋落成典礼举办后,即将毕业的1930届学生首先搬入执信西斋,优先选择了最好的房间,每套住两人,享受到了如宾馆一样的待遇。拔了头筹的1930届学生在毕业离校前夕,念及母校培育之恩,决定在执信西斋正门前筹建一座以校徽为中心的喷水池,赠送给母校留念。钱学森曾在执信西斋居住,宿舍门口也曾留下钱学森与同学的合影。作为学校管乐队成员,钱学森还经常在室内或过道练习次中音号。此外张煦、吴文俊、穆汉祥、史霄雯也曾在此居住。

9、文治堂

在交大体育场的西侧是1949年初建成的大礼堂“文治堂”。抗争胜利后,交大在校学生激增,上院的文治堂已不能满足需要。热心校友王之卓、茅以升等发起筹款,兴建新的大礼堂。1946年6月,劝募开始,各地校友踊跃捐款。设计大礼堂的建筑师和建造承包商都是交大校友,在建筑过程中尽心尽力,遇到经费紧张时,还垫资垫料。建成后的为“新文治堂”,观众席分上下两层,最多可容纳近2000人,这样的规模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高校中居于首位。

10、总办公厅

上海交通大学16处老建筑被列入全国第八批文物保护建筑,其中包括邬达克在大学校园的唯一作品-信息快讯网

总办公厅由上海著名建筑设计师庄俊设计,具文艺复兴风格,1932年破土动工,建成于1933年。学校就命名问题曾经进行了讨论,议决为纪念学界先进容闳博士,定名为容闳堂。交大虽然与容闳没有直接关系,但学校的办学主张和他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以先贤名人的名字给学校建筑定名,是交大逐渐形成的人文传统,前有执信西斋,后有哲生馆。最终,办公楼的两个大门上分别刻上“容闳堂”和“总办公厅”两个楼名,后者系胡汉民的手笔。

11、体育馆

毗邻总办公厅的建筑是体育馆,该建筑建成于1925年。体育课在交大建校初期就作为一门课程得到了重视。据老校友回忆,新生入学时,学校给每人发两把钥匙,一把是宿舍钥匙,另一把是体育馆更衣柜的钥匙。交大学生除了军训以外,体育课不受天气的影响,这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高校里是很少见的。

当时,体育馆也是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场所。1926年,学校庆祝建校30周年,举办工业展览会之时,在体育馆前架设轻便轨道行驶小火车,成为了轰动上海的重大新闻。

当时,体育馆还是是交大爱国民主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1947年,学生会曾在体育馆组织举办“五四”文艺晚会,演出《窃国大盗袁世凯》。1949年初,国民党政府阴谋将交大迁往台湾,交大师生开展了护校斗争,“护校指挥部”就设在体育馆。虽然形势紧张,学生不畏险难,在此演出《阿Q正传》。解放后,交大的多次党员大会、党代会也在体育馆举行。

12、新建楼

新建楼北邻体育馆,南邻浩然科技大厦,东边是大草坪,与图书馆和老校门遥相呼应,于1953年建成,当时交大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学校决定新建一幢三层的教学楼。如今,新建楼作为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学办公使用。

13、盛宅

建于1923年,为西式洋房。最初它是学校创始人盛宣怀家的私宅,当时,盛宣怀已逝世,盛宣怀的两个孙子准备到交大附属小学读书,其中一个孙子就是后来在闵行捐赠建造留园的盛毓度。盛宣怀夫人担心两个孙子住宿受苦,向校方接洽,借用学校地皮,出资建造一幢小楼专门给孙子住,学校欣然允诺。大概过了一两年光景,盛氏兄弟因为上海不太安全,就向学校请了长假,离开学校回家,盛宅于是空闲了一段日子。

1927年,交大开始招收女生,第一期只有4名,住在老图书馆北侧教职员住宅的空闲房间里。随着女同学逐渐增多,这座闲置的盛宅便作为女生宿舍使用。由于地处学校的东南角,便借用复旦女生宿舍的别称,亦名“东宫”。

1930年,学校举行34周年纪念会暨执信西斋落成典礼。礼毕,全校宿舍开放,任人参观。那天早上,听闻女生宿舍开禁的消息,很多男生奔走相告,导致平时清净的女生宿舍一时访者如织。由于女生宿舍容量有限,每年录取新生时,女生的平均录取成绩往往比男生高。1931年,全校女生加起来只有18位。女生们曾发起募捐建造新的女生宿舍,但因时局关系未曾实现。这幢小楼在树木掩映下,不引人注目,外人罕至。解放前在国民党军警的一次大逮捕中,被通缉的一位女同学曾在其中一间小屋藏身,化险为夷。

14、华山路校门

上海交通大学16处老建筑被列入全国第八批文物保护建筑,其中包括邬达克在大学校园的唯一作品-信息快讯网

始建于1898年,建校初期的校门采用了中国牌坊式的木质建筑结构。1934年,1915级校友不忘母校培育之情,捐资重建校门,学校也拨公款,1935年新校门落成。

15、五卅纪念柱

建于1925年,柱高5米,纪念柱镌刻:“五卅纪念中弹穿肠而死者陈虞钦,愤激病狂而死者吴恒慈”。陈虞钦(1909~1925),广东增城人,印尼归侨。陈虞钦参加“五卅运动”游行时,被英籍巡捕开枪致死。南洋公学附中学生吴恒慈(1908~1925)闻讯后为之激愤而亡。南洋公学师生员工及各界代表为陈虞钦和吴恒慈举行追悼会。学校为他们立永久纪念柱。

16、烈士墓

墓地占地面积80平方米,墓前立水磨石质碑,四角楔形柱,方形基座边长2.1米。为纪念解放战争时期在上海牺牲的学生运动领袖史霄雯、穆汉祥两位烈士而建立,陈毅题写碑文:“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就义的是值得永远纪念的”。


作者:王辰轩 姜澎,图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海首席信息官联盟换届,未来继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1年再见!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明起闭馆改造,今天的游客比往常多
CBA | 上海男篮34分惨败于胜率不到四成的山东,李秋平承认责任在自己
为了展现更美好的上海,我们将与TA短暂告别
上海刚刚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北方较强冷空气来了
“伊斯兰国”认领伦敦桥恐袭事件;两名死者身份公布,为剑桥大学校友和教职工
棋盘格上显身手 楚汉争霸论英雄 上海市第四届学生智力运动会上海财经大学拉开战幕
如何读懂上海的“红色建筑”?"上海历史建筑文化与科技国际周"带你揽尽
扎根美国核心市场,多款高端医疗装备进驻顶尖大学医院!这家上海科创公司亮出首份“出海”成绩单
复旦大学图书馆获赠作家无名氏手稿、信件、书法作品等
用社会创业、社会创新推动社会问题解决——第二届中国社会创业研究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
大国工匠进校园 上海这个学校带来创新思政课的新尝试
申城戏剧气氛浓郁,全市60多家中小学校参与第一届上海市中小学生戏剧节
网传上海财大一教授涉师风问题,学校回应:已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工作
西安加密至南亚货运航线,航空货量一年三进位
视频 | 演艺大世界打造“秋冬限定”,中西合璧音乐声中,柳梦梅与银杏叶共舞
上海闲话,侬会讲哇……区少儿图书馆里开设标准沪语培训,沪上名人钱程亲自教学
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 | 武大靖带伤上阵又摔倒,刘少林包揽两场500米冠军
中国工程院首任常务副院长朱高峰:优秀的外国语院校,首先应是优秀的汉语学校
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 | 500米夺冠打破中国队金牌荒,范可欣激动到摔过终点
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 | 无惧两大劲敌夹击,韩天宇男子1000米折桂
实现四连冠的秘诀是什么?主教练倪华认为上海国象队赢在稳定
聆听经典建筑与保护,行走阅读陕西北路,感受历史文化名城上海的无限魅力
大学定下劳动“下限”透露出什么信号?淡化劳动教育,将堵阻青春期负能量的化解
这周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开考,考前须知人手一份
上海财大一副教授涉性骚扰被举报,学校最新通报:撤销钱逢胜教师资格
最新!上海理工大学顾敏院士团队研发世界上首个超宽带光学全息技术
利好!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超3%,2019年大学生创业者达35万
香港警方在湾仔学校附近拆除炸弹:杀伤力遍及百米
香港多所大学明年1月复课,港理大近日商讨重开校园
在上海,寻找随处可见的温暖,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学生征文作品创数量质量新高
宇宙外交官、梦境打造师、记忆储存管理员……未来孩子想做这些,今天的学校准备好了吗?
一幢幢老建筑是岁月变迁的见证者,也是我们爱上海这座城市的理由!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