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华:破解“教育之惑”须回归人才培养本位

2019-12-13信息快讯网

林建华:破解“教育之惑”须回归人才培养本位-信息快讯网

■教育牵动千家万户,关乎国家未来。过去四十年,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不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斐然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民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回应百姓关切,化解困扰人们的“教育之惑”,值得教育界同仁认真思考——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九个方面问题。

中国的教育的确让人困惑。过去四十年,我们的教育飞速发展,可说是举世瞩目。但社会公众似乎并不买账,批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各级政府也不满意,教育并没有很好地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技术和高层次人才仍然依靠国外。当然,社会公众议论比较多的还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与公众的切身利益更加紧密,而且人人都懂,至少略知一二。而处于象牙塔中的高等教育,似乎被一层神秘的面纱笼罩着,外人难明就里,尽管仍有不断的质疑之声,但也很难提出切中要害的批评和建议。

十多年前,“钱学森之问”拷问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老百姓也并非沉默无语,既然不好对大学多说什么,就用脚说话,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了。这些年,越来越多优秀的孩子选择到国外读书,不得不说是对中国大学的一种无声的拷问。

全国人大的这次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既代表国家,也代表了老百姓,提出对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大学的又一次拷问。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也已经四十年了,四十而不惑,我们的高等教育应该已经进入不惑之年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努力面对和化解困扰人们的“教育之惑”。

教育必须与时俱进

执法检查报告点出了“教育之惑”的症结:很多学校并没有把人才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在很多情况下,当我们说起大学的成就,总会对办学条件、学术水平、大学排名和国际影响力津津乐道。但谈到教育,确实感觉乏善可陈,常常只能用精品课、教学奖、评估结果等充数搪塞了。

说起来也的确让人愧疚,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大学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但我们的教育仍然还是沿用着几十年前的模式和培养体系,重专业知识、重课堂讲授,轻能力素养和学习实践体验。这在知识相对匮乏、传播渠道单一、就业去向和岗位定位明确的计划经济时代,或许是可行的,但在信息高度发达、社会快速变化的今天,面对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学生,这种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

最近一段时间,我走访了一些学校,听了些课,也与一些教师和学生座谈。很显然,有一些课只是为了考试和考研,老师把知识要点、标准答案都交代得很清楚,只要记住,考试就没问题。难怪一些人戏称这样的大学只是高四高五而已。

有一位通识课的老师告诉我,班上大一学生求知欲很强,提问互动都非常活跃,但到了高年级,就变得沉闷寡言了。他坦言,教学计划中课程安排太多太碎,学生整日疲于奔波,很难有机会静下来读书和思考问题。

我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已经完全习惯于传统教育模式,痴迷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以至于忘记了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实际上,教育是一个非线性过程,并不是我们教多少,学生就一定吸收和消化多少。教育需要静思、需要对话、需要实践,也需要关爱与激励,这样才能真正启迪学生智慧,释放学生的内在潜力。

教育需要耐住寂寞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是学校的立身之本,也是大学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理由。

本科是成长的最重要阶段,我们应该让学生享有独特的学习和成长体验,使他们长知识、懂自己、懂社会、懂世界,变得更加成熟。对于这些,我相信每一个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是有共识的。对于本科人才培养,政府也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

教育改革专项、质量工程、增加教学投入,以及最近教育部提出的“以本为本”,都体现政府的意愿和决心。

教育体系的变革和质量提升是很不容易的事,是一个慢活,牵涉面很广,即使投入很大精力,也不要期望短期见效。所以,对于教育改革,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必须立足长远、多做一些打基础的事情,急功近利地选苗子、摘桃子,都是要不得的。

比如,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都要靠教师,教师如果不用心、不用力,再好的想法理念也不会真正落地。我们要改变教师评价和学校治理体系,只有建设有效的机制、配合教学文化的深入人心,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又比如,任何一种好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都不是政府规划出来的,也不是生搬硬套能够见效的。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要靠学校,只有释放学校的创造潜力,才能办好教育。政府应当把更多精力放在高等教育的区域规划,以及如何利用政策和财务资源,引导学校把精力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等重大问题上。

我们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期待是多种多样的,这要求我们的每所大学,都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办得特色鲜明、办出百花齐放。学校的人才培养只有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公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才能获得更好的社会口碑。

林建华:破解“教育之惑”须回归人才培养本位-信息快讯网

释放学生潜力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人类社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技术进步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也深刻地改变着知识的传播、保存和创造方式。

现在的学生不同了,他们知识丰富、个性崛起,但却长期浸润在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的环境中。

现在的大学不同了,我们已经失去知识传播和知识创造的垄断地位,未来的教育更应当充分利用社会蕴藏着的丰富的创新和教育资源。

现在的社会不同了,快速的变化和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要求新一代人更具自学、思辨和创造力,还要有更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现在的世界也不同了,全球化和中国的崛起不可逆转,但人们在地缘政治、全球化及产业分工、知识产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基本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反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威胁着刚刚建立起来的全球合作共赢体系。

今天发生这些变化,预示着更为复杂和不确定的未来,这对我们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必须培养更多能够驾驭和引领未来的人。

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启迪智慧、释放学生内在潜力,永远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这一点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会改变的。我们需要改变的是实现使命和任务的方式。当我们面对不同的学生、变化的社会和世界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

转变教育观念是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知识永远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仅会背诵和考试是远远不够的。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学生应当更加自主、更加开放、更加自信、更具开拓精神。

大学本科阶段是这些素养形成最重要的时期,可能也是最后的机会。因此,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我们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本领和能力。

最近,我访问了重庆大学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合作的COOP教育项目。这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协同培养的教育模式。

在学习期间,学生要用1/3的时间在企业工作实习。经历了实际工作的磨练,学生更加成熟了,他们找到了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激发出了内在潜力,并对未来充满信心。面向未来,我们的教育不应只局限在象牙塔中,而要打开学科边界、学习边界和学校边界,把学校、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协同起来,把学习、实践与创造紧密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经验,给予他们更加非凡的学习和成长体验。

启迪智慧、释放学生的内在潜力,最重要最核心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我们不能再沉湎于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最简单也省事的,但显然已无法适应未来的需要。最近我们成立未来教育管理中心,重要任务就是收集和整理国内外优秀的人才培养模式案例,为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国家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作者:林建华(作者为北京大学未来教育与管理研究中心教授)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人人都会英语的年代外语院校怎么办?​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国别研究,“高级定制”开启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评新而论·大国经彩】图解|澄清这些认识误区 让职业教育锻造出更多大国工匠
意大利教育大学和研究部部长: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社会价值的真正体现
视频 | “与其花钱教儿子,不如栽培你的媳妇!”洪兰:脑科学揭露男女思维大不同,教育该如何因材施教
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教育家卫兴华今天去世,今年9月曾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博物馆是个会讲故事的人”,流动的课堂在路上:馆校合作把博物馆教育融入未成年人教育
让海外留学人才留在上海,这个活动提供1600个岗位,还搭建择业服务平台
促进临床研究、培养医学人才,这一聚焦中国肿瘤临床和科研发展的基金今日启动
人工智能时代,常规培养人才都将平庸化?!突破传统办学定势,上外一批文科专业走上“科学化”道路
委员建议取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避免恶性竞争,教育部回应:高度重视高校人才无序流动问题
临港新片区计划建立“临港新片区产业大学”,培养适应新片区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屏幕、化妆品、隐形眼镜……干眼症患者越来越多,诊治有何要点?
习近平批形式主义:“再这么搞,没收打字机!”
让红色教育融进“兵之初”!国家公祭日,上海警备区组织了这场活动……
激增的用户和市场造就电竞行业井喷:从上游到下游,整个行业都紧缺专业人才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