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之光”下的回顾与反思——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

2015-10-26信息快讯网

■祝鸣

今年10月24日是联合国宪章生效和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纽约联合国总部从23日起开始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23日晚,纽约总部大楼率先点亮象征“联合国蓝”的灯光。接下来,“联合国蓝”在全球超过55个国家包括中国长城在内的200多个地标建筑陆续被点亮。抚今追昔,7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联合国随之诞生。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今年9月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所指出的:“70年前,我们的先辈集各方智慧,制定了联合国宪章,奠定了现代国际秩序基石,确立了当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这一成就影响深远。”

首先,联合国的诞生本身就是战后国际秩序和时代潮流进步的需要。世界在20世纪前50年内就先后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人员与财产损失前所未有的两次世界大战。当时,人类社会的未来面临空前的危机。正如时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布雷德利将军在1948年的演讲中所指出的:“这个世界有光辉而无智慧,有强权而无良知。我们的世界是核子巨人、道德侏儒的世界。我们精通战争远甚于和平,熟谙杀戮远甚于生存。”更让世人失望的是,一战后诞生的国际联盟也没有如预期的那样阻止二战的爆发。但是,世人汲取了惨痛教训后成立的联合国,基本上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的崇高精神,承载了国际社会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在和平与安全、全球发展等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但不无遗憾的是,联合国的作用同样受到国际秩序的制约乃至束缚。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联合国作为一个由众多会员国所组成的庞大国际组织,其能力与权威的行使也主要依靠会员国(尤其是那些大国和富国)的支持和配合。所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就曾开门见山地指出:“能组成联合国大会三分之二多数的国家仅拥有世界总人口的10%,也就是说,他们总共只捐助摊派预算的5%。……联合国如果没有那些向它提供资源并有能力采取行动的会员国的支持,根本无法采取重大行动。”二战结束后不久,世界就进入了美苏集团争霸的冷战时期。国际上的对立也使得联合国的正常功能受到了很大的破坏。正如当时一位不再抱有幻想的代表所说的那样:“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的美丽建筑物,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余地方。”同理,之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进入了一个效率和功能运行的“黄金时代”,就是与冷战结束后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的敌意消失、各国之间的互利合作进入了空前高潮有关。

幸运的是,联合国并非是国际秩序的被动者,它还具有相当的积极作为的主动性。联合国作为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国际舞台,依然能够并一直尽力在塑造有利于世界的国际秩序。我们现在诸多习以为常的国际新闻热门词汇包括国际经济新秩序、环境保护等都是经过联合国的渠道和多年的推广才为世人所熟悉的。从这一点来说,成立70年后的联合国确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4日的联合国日致辞上所赞扬的那样--“仍然是全人类的灯塔”。

(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地区合作室主任)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