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法国地球环境大使尼古拉·于洛——不会对中国设具体减排要求
下月30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巴黎召开,届时,将有80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该会议。由于涉及碳价格、绿色基金等与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问题,因此本届大会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近期,本报记者在法国总统府独家专访了法国总统奥朗德任命的地球环境大使尼古拉·于洛。于洛表示,距离大会召开仅剩一个月时间,谈判进程已经进入冲刺阶段。他自己作为气候变化谈判的主要参与者,对大会成功充满信心。于洛同时指出,剩下的一个月我们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将利用安塔利亚G20峰会的机会继续缩小各国分歧。“我们在这一个月里解决的问题越多,留给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风险就越小。”
大会将考虑减排的可操作性
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政府希望巴黎气变大会彻底摆脱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失败阴影。法国外长法比尤斯近期表示:“与哥本哈根峰会不同,我和奥朗德总统很早就开始邀请各国政要出席巴黎气变大会,并且为气变大会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巴黎气变大会有望取得突破。”
于洛在谈到哥本哈根气变大会时表示,“我们吸取了哥本哈根的教训,那次会议直到最后时刻才决定邀请各国政要出席,在会议开始前并没有就一些敏感问题与各碳排放大国达成一致,会议开始后又把目标提得过高,导致各方难以在短时间内达成一致。”于洛表示,巴黎气变大会从一开始的思路就是要考虑减排计划的可操作性。如果不考虑各国的具体经济状况,一味提高减排标准,将气候变化大会变成干扰他国正常经济发展秩序的手段,那么就背离了气候变化大会的初衷,也必然会遭到大部分国家的抵制。
不支持全球统一碳价格
于洛认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不应拘泥于具体的数字。于洛表示,自从加入气候变化谈判以来,不停地有媒体问他:“巴黎气候大会是否能够实现控制地球升温在两摄氏度以内的目标?是否能够筹集到每年1000亿美元的绿色基金?”于洛认为,气候变化谈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次巴黎气变大会就可以全面解决的,我们已经让更多国家做出了减排承诺,筹集了可观的绿色基金,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着眼于已经取得的成果,而不是盯着还有多少资金缺口。于洛表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我们也许没能筹集到1000亿美元的资金,但我们成功地筹集到了500亿,我们没能将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但我们已经促使各国做出了更多努力。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也许不能实现所有的目标,但它可以让人们找回信心,将人类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重新带回快车道,这远比一个简单的数字重要。”
在谈到人们关注的碳价格以及“经济脱碳路线”理念时,于洛表示,碳价格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推手,是实现“经济脱碳路线”的核心,这与中国政府近些年推行的“产业转型”以及“限制高能耗产业重复建设”的发展思路是一致的。但于洛同时表示,他不支持全球统一碳价格,这是一种新的经济霸权主义。于洛认为,每个国家应该根据自身的国情自主设定碳价格,并且有权决定实施的具体时间表。此外,各国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来实时调整碳价格。但于洛同时也强调,各国拥有高度自主权的碳市场体系必须有强制性,没有政府的推动,我们短期内很难迎来真正的“低碳经济”。
在谈到对中国的看法时,于洛表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人口大国,需要进一步发展经济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中国领导人仍在去年底和今年9月两次发表气候宣言,作出减排承诺,为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做出了榜样。我们对中国的贡献感到欣喜,不会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对中国设置具体减排要求。我们认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主要目的是凝聚共识,而不是制造矛盾,没有人有权利用这个平台去干扰他国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
于洛最后表示,巴黎气变大会是对近年来气变问题谈判结果的一个总结,而不是主要过程。巴黎气变大会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于会议之前,而不在于会议期间,而他本人对巴黎气变大会的成功充满信心。(文汇报巴黎10月30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