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背包”翱翔天空不是梦

2015-11-09信息快讯网

 

背上“背包”翱翔天空不是梦-信息快讯网

在腾讯WE大会上展示的马丁飞行包。 本报记者 徐晶卉 摄

自“伊卡洛斯之翼”起,人类对飞行的探索从未停止;科幻电影里,未来世界机器人的亦正亦邪总能成为热门话题;无论是海市蜃楼,抑或是盗梦空间,虚拟和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总是让人着迷……当下最热门的三大前沿科技莫过于飞行探索、人工智能以及虚拟现实。昨天,作为中国连接世界的跨界创新平台,2015腾讯WE大会邀请了10位全球顶尖互联网思想家,展示了这些领域的全球顶级科技前沿应用案例。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或中国企业的身影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这些顶尖科技领域。

飞行探索 “飞行背包”2017年上市

上班高峰,眼看着打卡时间临近,可交通路况依然“一片红”,有没有一种想飞跃车流的冲动?这个梦想已经成为现实。记者昨天在腾讯WE大会上了解到,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0年“50项最佳发明”之一的光启马丁飞行包来到了中国,背上“背包”在天空翱翔不是难事。

背上这套飞行装备,通过操作按钮,个人即可实现垂直起降,也可以快速前行。记者了解到,光启马丁飞行包个人版计划在2017年上市,目前已开始接受个人预订,这意味着飞行探索已进入个人飞行时代。值得一提的是,马丁飞行包腾空的背后,有一家年轻的国内科技公司。深圳光启科学董事局主席刘若鹏告诉记者,飞行喷射包由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在飞行高度和速度方面毫不逊色于电影中的“钢铁侠”,实测可在海拔1500米高空以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飞行,首批交付的产品飞行高度被限定在海拔1000米,时速限定为74公里,可连续飞行30分钟。

出行的奇思妙想还不只在飞行包。WE大会上,量子悬浮、卡普(日语意为“走路轻快”之意)等应用项目的展示从技术、社交等不同维度展示未来交通出行的多样性。

虚拟现实 “一人千面”只在毫厘之间

什么是虚拟?什么是现实?答案愈发模糊。伦敦奥运会上,约翰·列侬与万人合唱“嘿,裘德”(Hey,jude);音乐颁奖典礼上,迈克尔·杰克逊重返舞台。这些令人惊叹的舞台效果背后,都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发力。眼下,虚拟现实技术开始进入消费市场。WE大会上,一款名为Holus的3D全息投影显示器将虚拟现实技术带到用户客厅里。H+科技(H+Technology)首席技术官德赫如夫·阿迪亚告诉记者,电子设备在连接Holus之后,即可从设备金字塔形状的透明玻璃里观看到3D效果,“和目前市面上多数需要佩戴眼镜或是其他装备的虚拟现实智能穿戴设备不同,Holus无需用户佩戴任何辅助设备,裸眼即可以零距离接触客厅的‘第四屏’。”

另一项前沿技术则将虚拟现实“投影”到了人脸上——透过日本艺术家浅井宣通发明的FaceHacking技术,“一人千面”只在毫厘之间。通过计算人脸轮廓技术,FaceHacking利用投影效果,瞬间变换人们的表情和外貌特征。一旦投入商用,这款技术将大大拓展虚拟现实投影的应用领域。

人工智能 你的闺蜜可能是个机器人

呆萌的大眼睛、大大的脑袋、灵活的四肢活动、喜怒言于色……WE大会上,机器人iCub堪称全场的卖萌担当。谢菲尔德大学认知神经科学教授托尼·普雷斯科特发明的这个小家伙,是公认的当今世界最聪明、最灵活的人形智能机器人之一。

从听从命令到拥有自我意识,传统机器人到iCub的变革被媒体形容为“大哥大”与智能手机之间的巨大跨越。记者看到,iCub外表像一个4岁儿童,然而它已拥有自我意识,能够受目标驱动,可以用挑眉、微笑等面部表情表达6种情绪。通过一套认知系统,iCub具备与人类儿童一样的思维认知能力,可通过自主学习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当它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时,就会露出招牌笑容。iCub未来将可能成为“大白”那样的机器人助手投入实际应用,并进入普通家庭。未来,陪你聊天、听你诉苦的闺蜜,可能真的会是个机器人。

在人工智能领域,一家年轻的国内科技企业也进入国际舞台,这个名为“格灵深瞳”的企业基于三维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自主研发出深瞳TM技术,在人和车的检测、跟踪与识别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拥挤的人群中,这只可以读懂人的“深瞳”可以追踪人的运动轨迹,实时监测肢体的运动幅度和速度,从而判断姿势背后的“意义”。未来,人群中如果有人双手举过头摇一摇,摄像头就能识别出他在求救,从而自动报警。

文汇报记者 徐晶卉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