皿方罍器盖合体后首次出湘 “方罍之王”亮相上博

2015-11-19信息快讯网

皿方罍器盖合体后首次出湘 “方罍之王”亮相上博-信息快讯网在沪展出的皿方罍是晚商青铜器的代表作。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本报记者 李婷

2014年,伴随湖南省博物馆与美国佳士得拍卖公司签订洽购合同,“方罍之王”——皿方罍的器身终于结束了海外漂流的日子,回到家乡湖南,与分离长达90年的器盖完成合体。昨天,这件青铜重器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酌彼金罍——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展”上亮相,这是它器盖合一后首次离开湖南展出。

据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主任周亚介绍,湖南省是我国南方出土商周青铜器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先后出土许多文化面貌不尽相同、其他地区罕见的青铜器,比如,四羊方尊、凤纹提梁卣等。本次展出的11件青铜重器大部分为首次来沪展出,它们从300多件商周青铜器中精选而出,基本代表了湖南出土青铜器的风貌。

皿方罍器盖分离90年

罍是流行于晚商至春秋中期的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此次亮相的皿方罍是目前所知方罍中最大的一件,器身高63.6厘米,器盖高28.9厘米,全身漆黑发亮、纹饰精美。该器罍身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肩部两侧装饰为双耳衔环,正面腹部下方置一兽首鋬,四面边角及各面中心均装饰突起的长条钩戟形扉棱,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是晚商青铜器鼎盛时期的代表作。

皿方罍的身世很传奇:它于1919年出土于桃源县水田乡茅山峪。由艾清宴父子发现、挖出,出土之初身盖完好。1924年,益阳百乐斋古玩店石瑜璋出重价买走器身,器盖则被艾清宴充做学资,抵为其子的学费。由此,皿方罍的器身与器盖开始了各自流离颠沛的命运。新中国成立后,皿方罍器盖被依法收归国有,由湖南省文管会移交给湖南省博物馆。而器身几经辗转,流落海外近一个世纪,直至去年6月回归湖南长沙。

而上海博物馆与皿方罍也颇有渊源。1992年,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在日本收藏家新田栋一家中见到皿方罍器身,确认器身与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盖为一套,曾有意促成器盖合璧在上海博物馆展出。湖南省博物馆欣然同意,并将器盖运至上海博物馆,但新田栋一没有如约将器身运来。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认为,上博当年虽未成功促成皿方罍器盖合璧展出,但却成为皿方罍器身回归祖国的起点。

商周青铜器装饰水准极高

周亚告诉记者,湖南的青铜文化来自中原,在吸收借鉴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是造型独特、纹饰精美。以本次展出的商代晚期的《豕尊》为例,该青铜器的整体造型为十分逼真的野猪形象。野猪腹内中空,长嘴微张,獠牙尖长,圆目深凹的圆形瞳孔;背脊鬃毛挺拔,四肢刚健,臀腹浑圆,腹后侧下部还有显示性别特征的凸起。盖面设有一小立鸟。该豕尊的腹部前后两侧都有对穿的圆孔。周亚说,这种结构十分罕见,应当是为了便于搬动,用来贯穿绳索或棍状物,表明这件器物用于盛装酒之类的液体。

本次展览另一件备受关注的展品是《大禾方鼎》。这是迄今为止湖南出土的唯一一件青铜方鼎,它四角有棱脊,纹饰非常有特色。该青铜器的器壁四面饰有高浮雕的人面纹饰,人面五官的形象十分准确,面宽而方,嘴型宽大,吻部突起,高颧骨,大鼻,眼睛上有两道弯眉,粗大的双耳分列于两侧。从五官特征来看,比较近似于蒙古人种的脸部特征。双耳的上侧还饰有商代兽面纹常见的曲折角,下侧有兽面纹的腿和足。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李建毛表示,这种纹饰可能是一个人兽合体的神人形象,反映的是当时巫师一类的人物。鼎腹内壁铸铭文两字“大禾”。有学者认为,“禾”指粟即小米,“大禾”则指铸此鼎的时候“禾”获得大丰收,说明殷商时期的湘江流域从中原引进了小米的栽培技术。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