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 为民抒怀——俞志清海派小品创作研讨会摘要

2015-11-23信息快讯网

 

以小见大 为民抒怀——俞志清海派小品创作研讨会摘要-信息快讯网

近日,虹口区文化局、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戏剧家协会、虹口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虹口区原创获奖海派小品成果展示系列活动,并深入研讨了俞志清作品的创作特色,旨在弘扬海派文化,总结成功经验,规划未来海派小品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以期具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文艺创作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走进群众的要求。

2007年,上海(虹口)小戏小品创作基地挂牌,八年来,以俞志清为领军人才的主创队伍用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力,创作出上百部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百姓期盼、引发百姓共鸣的佳作,在全国、全市各项相关比赛中成绩斐然,引起业界关注。现刊发本次创作研讨会部分发言摘要(按发言先后顺序)。

沈伟民(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俞志清是一位长期活跃在基层文化工作第一线的剧作家。作为创作者,他善于以敏锐的观察来了解生活,时时会发现并迸发与别人不一样的感悟。特别是他的小品创作,善于从小处切入,抓住社会热点,关注普通人家的平常生活,抒发真情实感,折射社会的千姿百态,关照我们这个大时代,为人民抒怀。他的作品传递给我们的是温馨,是思考,是真善美,是久久的回味,从而形成了独有的小品创作个性。俞志清的创作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种现象是值得研讨的,这不仅仅是对俞志清小品创作的总结和肯定,更是对如何更好推动日渐式微的小品创作、从而更好推动上海这座城市的戏剧创作发展的深层思考。

刘可(中共虹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虹口区对群文创作,尤其是小品创作向来非常重视。我们每年都会举行“德律风杯”公民道德建设小品大赛,社区居民通过这个平台讲身边发生的事,演身边熟悉的人,创作了一个个寓教于乐的小戏小品,形象生动地开展公民道德自我教育。2007年,虹口区文化馆成为中国剧协、上海剧协挂牌的小品基地,在领军人物俞志清带领下,逐渐形成较为扎实的创演队伍,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原创小品《实话实说》被改编成《一句话的事儿》,登上2010年央视春晚舞台。2013年,原创小品《回家过年》以编剧、表演、导演的全上海阵容,又登上了央视元宵晚会的舞台;同年,这个作品还获得群文最高奖项“群星奖”。2014年,原创小品《失联》又在多项比赛中获得可喜成绩。俞志清海派小品已经成为虹口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陈达明(剧作家):俞志清是个勤奋的人,多年来坚持创作,有大量优秀作品。他勇于创新,无论是题材选择、切入视角或者艺术表现,总有新意。他的作品有着丰厚的生活底子,人物鲜活,表现的社会状态也是鲜活的。我们希望俞志清能够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保持自己的优良本色,不离生活,勇于创新。

郭宇(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俞志清的作品主题鲜明,地域特点突出。他的作品奇巧,但又符合生活逻辑,反映的都是海派风情。他讲的故事很生动,创作的小品可看性强,戏剧冲突、人物情感结实。俞志清这么多年作品的积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群众文化也是藏龙卧虎之地。

李文启(表演艺术家、总政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俞志清的作品为人民抒怀、为时代讴歌,这是从大处说;从小处说,一个人一生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是非常幸福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俞志清是一个幸福的人。对于俞志清的作品,我总结了几个字:正、新、活、喜、巧。首先是正,他所有的作品都是正能量的,是主旋律的,而不是哗众取宠。第二是新,即题材新、角度新、人物新、故事新、主题新、形式新。第三是活,即取材鲜活、表演鲜活,如《失联》。第四是喜,即戏中情趣让人从心底里发出笑声,如《一句话的事儿》。第五就是巧,即结构精巧,如《一束康乃馨》。

王宝社(中国武警文工团艺术指导、剧作家):上海方方面面领导这么重视社区文化,使社区文化走出社区,走出上海,走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这在全国是很少见的。俞志清的小品总是跟着生活的脉搏往前走,甚至超越了生活去思考。如《一句话的事儿》透露着社区百姓的情感,一看就不是在家里面憋出来的。所谓接地气、有生活,不是急功近利的事儿,是因为创作者和生活本身就是零距离,这在俞志清身上体现得特别鲜明。杨绍林(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小品的创作其实和一个大剧创作的难度不分上下,它需要高度浓缩、提炼,把所有的戏剧精华都集中起来,编剧、导演和演员需要共同努力才会有一个让观众喜欢的小品呈现在舞台上。实事求是地讲,在我们剧院的现实工作中,这一块重视是不够的。

张华(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编剧):俞志清作品的内涵和特色,让我看到了回归戏剧本体的很多东西。在当下小品创作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虽然有娴熟的技巧,但在讲一个戏剧故事的时候,会突然困惑我们的思想能不能用身边的故事去承载,这个时候就需要有所突破。俞志清对自己的创作不陶醉、不满足,这是我最欣赏的。

李容(剧作家):俞志清的作品让我看到了生活,《一束康乃馨》、《失联》反映的都是生活中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不把它们提炼出来,那这些生活中的点滴积累就会轻易流逝。俞志清工作室已经正式挂牌,希望通过此举使我们上海的小品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全国产生更好的反响。

瞿新华(剧作家):俞志清的小品就像上海人做西装旗袍,它的针脚很密,却很整齐,它的款式有特点,穿出来像模像样。俞志清的作品就是这样精致,起承转合用得炉火纯青。他多年来坚持耕耘于小品园地,非常不容易,他在这个领域把自己的追求做到了极致。

王汝刚(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曲艺表演艺术家):俞志清始终心怀人民,眼里看到的都是百姓。他的题材我们熟悉,他笔下的那些语言是生动的,他宣传的环境是自然的。我们时代天天在变化,手法表现可以传统,但是题材一定要与时俱进,俞志清的作品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示范。

蔡维扬(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俞志清的成功,在于用人生最具年富力强、最富有创作力的30年做众多艺术门类中不大的小品,凸显了他的艰辛和执着。回想起来,海派小品走过的道路其实十分艰辛,从最初的戏剧小品、喜剧小品、纪事小品,人物报道剧到情景剧、多媒体情景剧,继而发展到哑剧、肢体剧,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怎样在形式上出新出奇出彩,海派小品的戏剧性、包容性是不变的。

李莉(剧作家、上海越剧院院长):俞志清对于生活的熟知度、了解度以及切入度都有他独到的地方。他把周边的生活摸得很透,理解得很透。我们常常说以小见大,我觉得他的好几个作品就是以“大题小作”来进行创作的。

单跃进(上海京剧院院长):俞志清作品汇演,我是一气呵成看完的。他有一些戏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推向了极致以后,一下子把这种现象的荒诞性表现出来,我想这其实也是他的一种深层思考。我非常欣赏他的这种作品,这实际上就是戏剧的当代性,或者是一种社会公共性,是戏剧本身的东西。薛晓(群文戏剧工作者):从俞志清老师作品的特色来看,我得到几个启示:一是要有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像《实话实说》、《谁动了我的爱情》,让人有很想看的欲望。二是一个具有突发奇想的故事情节对于小品的戏剧矛盾冲突至关重要。三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是小品创作中我们必须掌握的方面。四是在当下小品创作中如何在最后有一个颠覆性的,或者扭转性的结局。其实这些也是我经常面临的困惑,希望在今后创作中能得到俞老师的指导性意见。

洪靖慧(青年编剧):我觉得小品创作这块领域特别难,轻易不敢碰,因为它是戏剧结构的浓缩精炼,是对编剧各方面技巧的精准考验。昨天看了俞老师六个小品汇演以后,我觉得俞老师非常棒,特别在题材选取上,有很多值得我们青年编剧学习。

管燕草(青年编剧、上海淮剧团副团长):俞老师的作品用了很多新颖的手法,如慢动作和夸张的肢体动作,他还善于把枯燥的道理融于生动的表演之中,不少作品笑中带泪,引人深思。俞老师喜欢用孩子来推动戏剧发展,如《一束康乃馨》最后夫妻之间借助两个人的孩子来解决矛盾。孩子用他们最纯真的一面,呼唤成人回归情感的起点,这样的表现方法可以引导观众进行反思。

宋妍(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今天这个会与其说我们是在讨论编剧的问题,在讨论小品创作的问题,不如说是通过评点俞志清这个特定专业的优秀人才的成长,讨论从业态度和职业操守,讨论怎么鼓励爱岗敬业。大家总结俞志清的成长过程,共同提到了他的坚守,他的脚踏实地,他的勤奋,他的创新意识,包括社会各界对他的支持,我想,这些都是一个人要成为一个受到社会关注的人,或者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俞志清的成长经历就是坚守和追求的过程,能够给我们很多启示。

俞志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非常希望他更好地去把握时代脉博,更加自觉、更加深刻地提炼这些作品的思想内涵。刚才李莉院长说他是大题小作,也有发言者说他关注了现实生活中非常具体的一些小的角度,选材独到,我有同感。有些文艺作品是小桥流水,和风细雨,也有的是黄钟大吕,铁马金戈。而俞志清有一点一直没有忘记,他有很强烈的家国情怀,他希望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他希望去描绘当下火热的生活,这就是他的作品能够持续闪光的原因,就是他一直坚守的原因。我希望俞志清能够继续坚持这些,笔下始终有火热的生活。也希望各有关方面一如既往地对俞志清给予关注,对群文工作给予支持。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