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中国贡献”

2015-12-03信息快讯网

核心观点

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目前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中国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的目标虽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实现我们的承诺

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为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契机。巴黎大会要取得成功,就要确保大会达成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协议。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格局中扮演何种角色?这种角色和以往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在未来的气候治理中国还将继续扮演何种角色?值得思考。

中美携手有力推进巴黎协议

南北两大阵营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一直是全球气候谈判基本政治格局,这种格局内嵌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的责任义务,表现在三方面:核心义务,量化减排,发展中国家没有强制性规定;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技术方面得到必要的援助;执行阶段,发展中国家遵约方面更为软性,可延缓遵约程序、基准年更为靠后、报告期限更为延迟。然而2009年哥本哈根谈判的失败以及后来的谈判迟缓不前,使得人们对全人类是否可以成功的应对气候变化充满忧虑。经过几次谈判大会的反复推进,随着2014年《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2015年《中美气候变化元首声明》的发表,人们忽然发现气候变化谈判的基本格局似乎发生巨大变化。即中国作为“基础四国”和发展中国家阵营的主要代表开始积极承担减排责任,并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南南合作基金对最脆弱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而执行方面也开始表示遵从“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国内更争取2017年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数据收集这样的基础性、制度性安排。美国原先僵化的立场也开始改变,承诺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并将努力减排28%,且制定了一系列实施计划,尽管这一立场与早前应该承担的义务相比减排量并没有变化甚至有所倒退,但毕竟表达了对巴黎协议的坚定支持和有力推进。中美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主要代表,不但减排方面的核心义务趋近,且付出的努力也日益平等。由此,合作成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突破点。

为探索全球治理模式带来启示

这是否意味着中美正在事实上行使着全球气候治理的“领导权”?其实不然。我们看到,尽管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65%,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但这些努力基本已属于“竭尽全力”“全力应付”,很难再在资金技术方面有所作为,由此中国只能属于发展中国家阵营和“基础四国”的一分子。

再看美国,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并将努力减排28%,且实施一系列重要计划,譬如“清洁电力计划”“载重汽车燃油效率标准”“电器和设备能效标准”等等,并愿意作为发达国家成员联合动员1000亿美元的目标,用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值得关注的是,这里的“动员”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联合动员”,而非捐赠,这意味着美国可能拿出的并非是政府公共基金,而可能来自资本市场。因此大概可以判定美国只是做了一些早在10年前就应该做的事情,而且连承诺的资金技术也迟迟没有到位。因此,美国没有从自身全球大国角度承担应有责任,进而获得领导权。

“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是一面镜子,给我们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宝贵启示。”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各方要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并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全力应对气候变化、积极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和治理的积极信号。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显然正在为探索全球治理模式带来启示。

中国一直是“积极参与者”

巴黎气候谈判标志着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迈出关键一步,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一方面要及时地基于自身能力提供全球公共物品,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又要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调坚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由此,政治技术化是未来国际社会不同阵营、不同谈判群体博弈的主要方式。这种政治技术化有三个特点:所有群体一视同仁、难以拒绝,譬如不同群体碳排放、风险还是脆弱性都要基于信息数据,强调透明、可核查;强调目标管理,一个地区、区域或者项目减排幅度、融资实现的额度,不在于如何做到而在于承诺是否实现;强调从底线向更高目标迈进,底线是温室气体减排和对极端脆弱性的规避,更高目标是发达国家的绿色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的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总体改善。

这种背景之下,中国越来越需要注重能力建设。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目前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中国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的目标虽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实现我们的承诺。

习近平主席强调,巴黎大会要推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实现互惠共赢;要确保国际规则的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建设国际法治,遵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允许各国寻找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应对之策。我们要创造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奉行法治、公平正义、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

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文/汤伟(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