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战马》京沪热演,引发业界关注和讨论

2015-12-11信息快讯网

中文版《战马》京沪热演,引发业界关注和讨论-信息快讯网

舞台剧《战马》中,重50公斤的战马“乔伊”用藤条、尼龙、牛皮等材料编织而成。图为中文版《战马》剧照。 (演出方供图)

■本报记者 黄启哲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英国国家剧院联合制作的中文版《战马》正在上海文化广场热演。据统计,自11月中旬在沪演出至今,该剧每场上座率均逼近八成,有些场次甚至一票难求。该剧在北京的首轮演出也获得了1100多万元票房。

在惊叹“马偶”巧妙融于舞台表演,感慨作品能够在全球受到观众如此欢迎之余,英国国家剧院在技术制作、管理运营等方面的一整套成熟的生产机制,也引起业界的关注和讨论。昨天,由上海戏剧家协会、上海艺术研究所主办,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文艺评论专项基金资助的“舞台剧《战马》上海演出研讨会”在文化广场举办。与会专家指出,一部《战马》能在世界各地引发反响,不单是“马偶”在舞台上创新性的使用,更在于该剧传达的人文内涵及其背后积淀的英国戏剧传统。国内制作方通过引进海外优秀剧目,与海外团队成功沟通合作,带动了创作人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对改善我们的剧院运营机制有不少启发。

看到的不只是马偶,更有其深厚的人文传统

《战马》有多好看?与会者都谈到观演中的感动,然而每个人却能说出不同的“泪点”。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王洛勇回忆说:“整个看戏的过程中,我都感到背后涌来一股股热浪——是观众观剧时激动的呼吸!”此前,他曾在海外多次观看过该剧,然而此次在沪观看中文版演出,还是对国内观众的投入印象深刻。

《战马》的故事好看在哪?与会专家认为,剧本的文学性是其根本。该剧展现战争背景下,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情感的细腻表达。“尽管是战争题材,但传达的爱家庭、爱人类、爱和平的宏大主题却是以孩子的视角切入,而故事中的动物也不再是人类的附庸,而是与人类拥有平等的地位,作品的呈现非常温馨。”王洛勇评价。

不止是在台前,这种人文关怀更体现在该剧创排的幕后。该剧木偶导演、主演刘晓邑在与海外团队合作中,最有感触的是对方对于戏剧艺术的尊重和对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尊重。他还记得,一次排练中,道具枪没能发出声响,导演旋即叫停,把负责的技术人员请到舞台中央,向大家解释故障原因。技术人员事后向刘晓邑感慨自己从未受到如此大的尊重。随后的排演中,不仅道具枪再没有“哑”过,演员对词的时候,这名技术人员甚至也能跟着把台词背下来。刘晓邑说:“不只是导演,负责服装设计的工作人员甚至会跪下来,把手伸进演员的鞋中去感受舒适度,并为演员系好鞋带。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中工作,能够感受到每个人对艺术的执着,而从中所获得的尊重与幸福感,让我觉得自己是真正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工作。”

引进的不只是剧目,更是一整套运作管理机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会专家认为,对《战马》的引进,不只是通过海外优秀作品来培育观众和市场,更可以通过联合制作的过程,学习海外从剧目创作,到舞台技术,再到剧院运营管理的一整套成熟机制。该剧中方制作人李东介绍,早在《战马》引进之初,中国国家话剧院就确立了通过项目合作带动剧院创作管理机制变革的目标。由此,他们锁定英国这样一个拥有深厚戏剧传统和发达产业的国家。

在编剧喻荣军看来,《战马》之所以能够在马偶的舞台运用上带给大家这么多惊喜,得益于创作之初多年的研发和试验。“相比之下,国内很多作品则是快餐式制作。排演该剧的英方剧院设置了专门的部门做创意的先期尝试,这在国内是缺乏的。”而在运作模式上,《战马》先是在伦敦西区首演,随后推出英文版,继而推出其他语言的本土化版本。喻荣军认为,作为非营利剧院,这样的项目孵化机制,也给我们如何打开市场提供了经验。

此次《战马》在中国排演,令一批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青年演艺人才快速成长。这之中,不仅包含舞台上的演员,更涵盖制作、技术、营销等各类幕后人才。这个90人的团队中,超过一半采取的是签约制,一些演员甚至需竞争上岗。导演郭小男说,“战马”奔驰而来,或许不能完全解决我们当前戏剧创作面临的所有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战马”呼啸而过,将留给戏剧界诸多创作理念和运作机制的经验得失。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