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近大海开始:尔冬强回望“海上丝绸之路”首期航程

2015-12-19信息快讯网

从亲近大海开始:尔冬强回望“海上丝绸之路”首期航程-信息快讯网

 

尔冬强简介:从事专业摄影30多年,率先在中国提出视觉文献概念。长期以来致力于上海史、中国近代史、西域史、欧亚草原史和南洋史的摄影考察和学术研究,特别是其丝绸之路视觉文献拍摄计划广受关注。近年来,他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丝绸之路视觉文献计划和口述历史的工作中。

 

从亲近大海开始:尔冬强回望“海上丝绸之路”首期航程-信息快讯网

在越南的芽庄,中国元素无处不在。

 

从亲近大海开始:尔冬强回望“海上丝绸之路”首期航程-信息快讯网

 

远航途中,海钓既是休闲活动,也是生存的必修课。

 

从亲近大海开始:尔冬强回望“海上丝绸之路”首期航程-信息快讯网

香港海事博物馆所见的中国清代耆英号帆船图。1846年12月耆英号从香港出发,绕过好望角,原本计划直驶伦敦,但遇到逆风和洋流,驶向美洲,经纽约和波士顿最后到达伦敦。英国维多利亚女皇上船参观了这艘中国木帆船,女皇还邀请了中国水手希生,观看了第一届世博会。

 

从亲近大海开始:尔冬强回望“海上丝绸之路”首期航程-信息快讯网

南京乌龟山南麓古渤泥国国王墓地。渤泥国现为文莱,明永乐六年,渤泥国王来华访问,后染重疾而卒。临终前遗嘱:“体魄托葬中华”。

 

从亲近大海开始:尔冬强回望“海上丝绸之路”首期航程-信息快讯网

连云港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起点。如今这里树起了徐福塑像,

本版图片由尔冬强提供

蚕在中文里面是天赐之虫。大自然将蚕馈赠给中国,而中国则把丝绸馈赠给整个世界。

这是一种温柔而强大的力量,丝绸穿越沙漠和戈壁、草原和冰山,穿越口音和宗教,带着音乐和驼铃,所到之处,就有繁华与合作。

张骞和班超走过这条路,鸠摩罗什和玄奘走过这条路,李白走过这条路,马可波罗走过这条路……各种信仰的人走过这条路。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东西方使节、商队、游客、学者、工匠川流不息,沿途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轴心文明交流对话与合作共赢的典型范例。中国在这条道路上活跃了两千年,贡献了两千年。如今,崛起的中国将重启这样的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推进区域大合作。

千百年来,中国在丝绸之路中扮演的是一个和平、包容、开放和友好的大国角色。而尔冬强对丝绸之路的多次重访,去聆听、去见证、去发现,这代表了中国一代文化人促成沟通、拓展文化辐射的新努力。

■文汇报记者 顾一琼

顶着上海的重霾天,在石龙路上的尔东强丝绸之路视觉文献中心内重遇尔东强。一个半月前,他率领8个人的团队从上海起航,驾驶帆船开启“海上丝绸之路”的远航。此次他中途回大本营作短暂休整,为下阶段续航接力作准备。

在海上“漂游”一个半月,畅吸了略带咸味的自由空气,回到上海,尔东强却感冒了。与出发前相比较,他皮肤晒得黝黑,人也更清瘦些,“与风浪的搏击中,我已经顺利度过更年期,完成了从中年到老年的转变”,他这样自嘲。“一个半月的首期航程中,困难比料想的多。期间,桅杆被折断过,风帆也破了,好在我们及时修补,乘风破浪挺了过来。”

首期航程经过香港、澳门、泰国、新加坡、菲律宾、东马等地域,并穿过马六甲海峡,即将进入安达曼海。按计划,下个航程将经由印度、斯里兰卡进入非洲,或经由苏伊士运河进入欧洲。

对于大家关注的沿途安全特别是海盗问题,尔东强打趣说:必要时会通过朋友关系去当地“拜码头”,希望能得到庇佑,顺顺利利通过海峡关口。

航海需要“百科全书”般的人

根据计划,这次“海上丝绸之路”的远航是环球航行,预计将历时三年左右。“就是为了完成一个存在十多年的梦”。近十五年间,对中西交通、中外文化交融倍感兴趣的尔东强,不断挖掘、收集一切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史料文献和口述历史,并规整梳理。在他看来,源起于中国的丝绸之路,展现的是一个和平、包容、开放和友好的大国风范,也是中西文化交融进步的典范。他致力于把旧有的荣光重新展现于世人面前。

2012年起,他先后两次驱车1.8万公里,按照当年的丝绸之路径,行至欧洲。而2013年9-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时,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战略构想,这唤起了尔东强内心积淀已久的渴望——开启海上丝绸之路航程,收集更多完整的视觉文献,让古代文献复活,以更形象的姿态留给后人。

船上的8人团队,全部是尔东强此前“航海兴趣圈”里的好友,为了这次远航,大家足足准备了三年。8人中,有熟悉掌舵的,有深谙垂钓烹饪的,“很多时候我们就地取材,海钓后还能吃到新鲜的生鱼片”,尔东强滔滔不绝,“航海大概更适合理工科背景的人,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会熟练更换、维修零配件,还要懂些天文潮汐知识”。此前,他们的航船平均一周靠岸一次进行补给。海豚、飞鸟是船边常客,特别是行至赤道无风带,水面平静得像丝绸,“这时候正是看书的好时刻”。

海上运动磨砺体魄与心智

航船沿途所至,尔东强都要上岸走走看看。令他感触最深的是,很多国家的海岸线完全开放给体育竞技及娱乐,水上活动项目非常丰富,参与民众也十分广泛。在泰国,他就赶上了一场专为小朋友设立的小小帆船赛,孩子们自主操控帆船赢取奖项,既锻炼了体魄也磨砺了性格。

此外,很多国家海岸边是一间接一间的大型体育用品商场,包括潜水、冲浪、帆船、海钓等等,每个运动项目都有极细分的市场,小到一根鱼线、一个冲浪板的小配件都能在这里找到。岸边还有很多便于公众体育锻炼的人性化设施,比如健身步道、轮滑道等等。

此次行驶了3000海里,几乎很少看到中国船只,这也让尔东强深感郁闷。

抢救濒危木帆船制造技艺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这是此次航行的重要收获。

在越南芽庄,但凡小店开张,朋友道贺所赠牌匾必须是中文字“恭喜发财”,当地人解释“这样才有气势”。东南亚一些国家,还有许多供奉齐天大圣的庙宇,都是早年华侨所留下的;普吉岛有幢名为“美莲”的中式老宅,传说是当年清朝时期大臣隐退后移居于此。

“这些充分证明古时候依托于贸易往来的文化互融,其丰富程度超过我们想象”。尔东强说,郑和下西洋后,中国人曾对大海抱有强烈的渴望和憧憬,也促成了古时航海业的发展。

比如说,木帆船的建造技术,中国一度在世界领先。“航海家通常都喜欢用中国帆,因为它落帆方便,即便破了洞也不受影响,更重要的是可以随风转向”。如今,这门技艺却濒临失传。尔东强说,在完成此次海上丝绸之路后,他将全力以赴建造一艘中国的木帆船,抢救古老又蕴含着空气动力学、水动力学的中国传统造船技艺及文化。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