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老师为遵义播下“金种子”

2015-12-31信息快讯网

■本报记者 钱钰

编者按

上海市教委于2013年11月与贵州省遵义市教育局签订《2013-2015年教育对口帮扶协议》,全面启动对口帮扶遵义工作。自此以来,上海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基础教育学校结对、中职合作办学联合招生、围绕骨干力量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对贵州遵义的对口帮扶工作。本月中下旬,记者奔赴遵义采访上海支教老师,亲眼目睹了老师们的艰苦付出和取得的可喜成果。

“硬件的改善可以靠钱,可软件不行。既然来了,总要给大山的老师和孩子真正留下些什么。”到遵义正安七中支教前,这个念头就已经在复旦实验中学教导主任蒋文明的脑海中反复“跑”了好几遍。2013年,上海与贵州省遵义市结成帮扶对象。2014年,上海的一批优秀中小学教师来到遵义援教。两年来,上海先后投入帮扶资金5800余万元,实施教育帮扶项目53个。从建录播教室开展网络教研,建“爱心驿站”点亮留守儿童的心,到师徒带教培养“种子教师”,送教下乡辐射周边,上海老师为遵义教育播下了实实在在的“金种子”。

今年12月中下旬,本报记者 走访了遵义市及所辖湄潭、正安、道真、习水等县,采访了上海教育系统对口帮扶的支教教师,亲眼看到了上海教育帮扶工作和两地教师教学交流取得的可喜成果。

建“爱心驿站”点亮留守儿童的心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简称道真县)地处黔北极地,是贵州省遵义市下辖的15个县区市中最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唯一未通高速公路的县。

在道真县玉溪中学,每天放学后,校园里还有500多名住校生,大部分是山区留守儿童。作为上海对口支援遵义的教师,包头中学校长倪向东担任玉溪中学副校长。下午5:30是学生晚餐时间,走进食堂,眼前的一幕幕让倪向东感到揪心。学生用硕大的钢碗打饭,碗中搅拌着芸豆汤、青菜、老豆腐和籼米饭,菜饭不用“分家”,干湿没有讲究,饭、菜和汤而下,孩子们个个吃得津津有味。不到10分钟,碗中的食物就被一扫而空。联想到城里的学生,倪向东不禁在想,支教老师可以为这些山里的孩子做点什么?

“生活的差距客观存在,教育的公平需要时间。我们虽无力为孩子们的物质条件提供帮助,但对孩子们进行精神引领和学习辅导,我们大有可为。”倪向东说干就干,带领支教小组商定设立“爱心驿站”,每周一至周四,上海老师利用晚饭后至晚自习前的40分钟,辅导30多个留守儿童,与他们谈心。除了学习外,老师们尽量找一些轻松的话题与孩子们交流,说说外滩和新天地,大山外的世界,与父母相聚时的欢乐……

倪向东是南通大学上海校友会副秘书长,在他的多方奔走组织下,日前,25名来自校友会的医学专家、教育专家、企业家组成专家团,自行出资来到道真开展义诊、支教、助学行动,他们为留守儿童募集到价值20余万元的衣被和学习用品。

在此次帮扶中,杨浦每年选派3名校长、12名教师组成支教小组在遵义市湄潭县、正安县和道真县三所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帮扶,被誉为上海对口帮扶遵义的“杨浦模式”。

中考成绩由全县第九跃居第二

位于遵义市正安县的正安七中,是一所“炸出来”的学校。高耸的大山紧挨着操场,学校的教学楼、操场都是将山体炸平后建造的,沿着山坡往上爬,才是学生和教师的宿舍。

2015年2月,蒋文明来到正安七中支教后发现,教师们大多比较认真、面对大班额的工作也很辛苦,可是成绩平平无法突破。为此,他每天走进不同学科的课堂听课,了解情况。他发现,七中的教师们基本属于“单打独斗”,学校没有备课组活动、教研组活动和考试质量分析……要提高成绩,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为此,蒋文明在正安七中推行起单周教研活动、双周备课组活动。从如何集体备课开始,他教会老师们整合力量、统一进度、资源共享。老师们原本以为蒋校长给他们增加了工作量,但几次活动后,他们发现,这些活动的确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帮助。他们开始渐渐适应这样的备课方式。

“学校硬件的改善可以用钱‘砸’出来,但软件不行。既然我们来了,就要尽量让上海的教学管理经验扎根下来,让老师们尝到甜头。”做过15年教导主任的蒋文明,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教学质量分析。月考过后,他召集备课组长,要求学科教师们用现代化的统计方式将每个学生的卷面得分、各科成绩总分、年级均分等内容输入电脑,并进行数据分析。

这项工作可难倒了极少使用电脑的老师们。分数的录入就是第一个大难题,表格数据的操作也完全是个技术空白。蒋文明耐心地向教师们解释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还手把手地教会老师们如何进行分数的统计和分析。

第一批数据终于变成了一张张表格。他又教会老师们如何从数据中看出问题。优秀率、合格率的班级情况分布让老师们知晓自己班级学生在年级中的情况。试卷每个题目的得分率指导教师们明确自己在授课时哪些知识点没有落实,能够在进行讲评时确定侧重点。在之后的每一次月考之后,老师们都开始主动用模板进行数据分析。2015年,七中的中考成绩由以前的全县第九名,跃居全县第二。

师徒带教培养“种子教师”

今年9月,普陀区三位支教教师赴遵义市习水县开展对口支教工作。曹杨二中附属学校校办主任李允翔来到习水七中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了两个徒弟。“通过师徒带教,以磨课的方式来培养‘种子教师’,希望过一年我离开后,还有部分老师在积极地开展教学研究。”李允翔说。

80后老师朱显梅是李允翔带的徒弟,她也是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过去,我们讲一篇课文总是面面俱到,却没能讲透。师傅告诉我们,要教方法而不是教教材,其实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色,要找到最有价值的点,提高授课有效性。”朱显梅照着师傅教的方法,一节节课去尝试。如今的她,上课更有自信了,这份自信是“上海师傅”给的。

每周有三天,雷打不动,师傅都要给徒弟们“开小灶”。徒弟们聚集在李允翔的办公室里,备课、评课、修改教案,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打磨、尝试和实践。慢慢地,来这间办公室的人越来越多。朱显梅说,别的老师看着眼红,还有人主动调课来蹭听。

除了带教受援校老师外,上海老师还送教下乡辐射周边,受到当地老师欢迎。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