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关于小说《芈月传》

2015-12-19信息快讯网

蒋胜男

中国历史背景的故事,大一统的时期好写,诸侯割据时难写,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从来就是被称为历史写作者的黑洞,事件多、人物多、而且人物之间亲戚关系复杂混乱,挖一个牵出十个来,再继续挖这十个,牵出一百个来。所以去触碰的结果,就是大部分作者,被黑洞吞了。

秦宣太后这个人,很早以前就在战国策上读到过,当时也曾经跟好多朋友说,我要写这个人物。但是,当时这个人物,也跟我许多其他故事的主角一样,只是让我放进了我故事的种子库里头去。

后来,因为写历史系列的评述文章,从夏商周逐步到春秋战国的史料一点点研读,就让这颗故事的种子,在这些史料的营养土壤里开始慢慢有了发芽的迹象。可我那时候虽然有了写这个时代小说的愿意,但还真是没决定,到底以谁为主角。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2008年某个晚上,我写累了去倒杯水喝,经过客厅,看到妈妈在看电视纪录片,一句“于是有人大胆提出,兵马俑的主人并不是秦始皇,而可能是他的祖母秦宣太后”(大致,具体记不得了)让我站住了脚,站在那儿看完了全集,又在网上找了上下集全视频来看。忽然间,那颗种子就这么破土而出,开始发芽生长。

然后,整个故事开始构思,开始成形。

写这个故事,首先是时代原因,先秦的人更自我,更自由,没有这么多的森严规矩,也没这么多的压抑和“不得已”,讲究的是“君行令,臣行意”,就算是君臣也一样是合则来,不合则走。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张扬、更大胆、更狂放。所以芈月才能够以女儿身执政秦国四十一年,进而开疆拓土,问鼎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后。这是诗经和楚辞的时代,这是百家争鸣的时代,这是《战国策》的时代。

但从选择这个时代,到选择这个主角,固然是纪录片的触发,也是因为这个人物本身的故事足够精彩。秦宣太后虽然本身史料极少,但那个时代的史料却是很多,多到成为黑洞,如果不被黑洞吞没,那你就拥有了足够的构建空间。

而故事怎么开始,芈月从何时入场,却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事情。

当时有三个设想:一个是从秦武王举鼎而亡开始,季君之乱,诸公子争位,六国势力插手其中,然后是芈月带着嬴稷自燕国王者归来。这是比较热闹的写法,也是比较偏意识流的写法。好处是几十万字就能够搞定故事,坏处是很可能就这么变成一个故事,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中,那种我想追求的历史感和文化感,反而会被冲淡。

另一个设想,是以芈月入秦为开始,这是大多数小说都会选择的开头,从一个女主角青春初动开始,爱情、故事,都有了。但是,却容易一开始就会置身于我所不喜欢的宫斗,所以这个设想,亦被放弃了。

然后,就是现在呈现的这个故事,最艰难、却最能够展示我的表达愿望,写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所有经过。我要让这个人物从人生的第一次呼吸,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气息。

这个故事,是芈月这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经历了无数波折,从稚嫩到成熟,到最后执掌秦国,追求天下一统的历程。或许我更是借芈月这一生,来展示先秦那个百家争鸣的年代,来展示那些曾经在历史舞台上活跃过的,令人向往的名士风流。

定了写谁之后,首先定位的就是,她的身份是什么?她可能是楚国公主,也有可能是楚国宗女。我觉得以芈月后期执政天下的气势来说,安排她为楚威王之女,则更有气韵的连接。她是名君之女、名君之妻,最后她成了名君之母,自己成了一代执政女主。

她应该是受宠过,所以身上会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自信,这种自信让她在那个年代能够站到男人的权力场上,甚至打败他们。所以我就觉得她的小时候一定有爱和自信,如果没有在爱和自信中成长起来的人,没有这么一个足够的内心的支撑。

但她又必须经历过很多的坎坷,这些坎坷中,她始终有遇到一些亲人、朋友、爱人,这些人给她以信心、支持、爱,所以一直让她怀有着信心、自信的念头走到最后。

她接触过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这是个大争之世,生死常在瞬间而不能把控,这种“朝生暮死”的可能性反而让个人更彰显自我的存在感。所以这个故事里,不会有无意义的宫斗,而更多的是政治角力。

写作尤其是写历史作品,是一种与远古的能量场在对接,这种能量场越深入越庞大,最终如果你不懂得及时退出,这种能量场会把你卷入,耗尽。但你不深入,则无法找到那种与古代对接的感觉。我经常会写完一部大的作品,就会大病一场,因为柴烧过头了,透支了。但这种与历史的对话,同样是对自己的修炼和提升,你的精神能量得到庞大的支持,会让你的内心更强大,更坚韧。

写历史既痛苦又过瘾。历史小说最难写,但写过以后,就觉得写别的体裁都不如这种过瘾,都不如历史体裁能够负荷更多的知识储量,去催动自己去看更多的书,查更多的资料。于是,就这么一部又一部地写了下去。

这部写完以后,我并没有回头去看,而是投入了新的创作。但出版以后拿到纸质书时自己慢慢看,忽然又回想创作中的点点滴滴来。

当初写的时候,可能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中,能把那种情感倾注的时候我自己不知觉。但是现在拿着纸书看的时候,那种少年的懵懂、青春的疼痛,然后是慢慢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一个女孩子经历过许多痛苦慢慢成长蜕变的情况。反而忽然间我自己小时候的许多旧事慢慢浮现上来。有段时间我看那些青春伤痛的文学,觉得好不真实,感觉自己似乎没有这种经历似的。我有少年的懵懂吗?有青春的疼痛吗?没有吧。但是现在再回去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是有的,我慢慢回想起以前的感觉来了。

芈月刚一出场,她所有动作语言,就是一个两岁的小胖妞,有其特有的儿童行为:“九公主芈月活力充沛,如同一匹小马驹似的,踩着乱鼓的节奏冲上来……小胖妞分得很清楚……母亲是负责撒娇耍赖讨要东西用的人,阿娘是会跟在她身后默默的拾玩具追着她跑的人。”

最后一章,却是“她开始变得懒散,开始变得真正像一个高龄的老人一样,所有老人应该有的但之前被她强大的意志所压制住的状态一一浮现。她开始变得耳聋、眼花、甚至开始渐渐忘记了许多人,许多事……芈月昏睡的时候越来越长了,嬴稷一步也不敢离开她。”

重翻作品,看芈月的出场,和芈月的落幕,忽然感觉,这就是一个人的一生了,从生到死。

潸然泪下。

(作者系小说《芈月传》作者)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