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时代,让机器人来照顾老人
文汇网讯 (记者李静)“实现工业4.0需要技术和时间的积累,前提是吃透工业3.0,先要成就完整的工业3.0链条,在这一方面,有技术创新优势的企业可以强强联手,抱团追赶数字时代的潮流。”9日下午,欧盟中国企业家联合会执行主席、欧盟数字城市OASC中国区首席代表路东在2016新华都商学院校友新年论坛上表示,实现工业4.0不仅会引发工业革命,还将带来深刻的社会变革,“数字技术时代,我们或许可以让机器人来照顾老人,以解决老龄化难题。”
从2003年开始,路东便专注于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欧洲数字技术介绍到国内汽车、航空、高铁和机床等领域,协助中国企业建立数据库;如今,他正致力于推广数字城市建设的新科技。
多年穿梭在中欧企业间,路东看到数字技术发展不同阶段带来的鸿沟。“以前,工业生产靠手工画图纸,而工业3.0的核心是数字虚拟技术,建立设计、制造、测试、实验四大数据库,工程师构建数字模型后,通过数控机床生产产品。”路东说,一辆汽车有几万个零部件,靠原始的画图纸方式,十年也不见得能造出一辆车;但用数字技术,程序就变了,造第一辆时需要很多人,然而一旦搭建起各环节的数据库,厂家便可以便捷、高效地持续推出新产品。路东坦言,在汽车底盘技术上,因为实验数据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积累,国内汽车企业目前少有建立完整数据库的。
路东总结,工业4.0在3.0的基础上又加了最重要的一项——实时调整加工数据。从多年对欧洲企业的研究中,路东分析,工业4.0具有3.0不具备的两大特质:一是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变为个性化定制生产,实现了柔性生产,企业能生产消费者特别偏好的个性产品或服务;二是智能生产最大程度减少了工差,提高了产品精度和质量。
以前,产品成型后,由工厂的师傅手工测量尺寸,先用卡尺,后来用三围测量仪。到了4.0,没有了人工加工的环节,在所有机器连接而成的全自动数控生产线上,采用“机器人+激光扫描技术(或物联网探头)+自动数控机床”的模式,将测量结果实时传输到数据库,及时减小工差,理论上可以做到无工差,与设计数模做到一模一样。“宝马、奔驰的工业误差小于1毫米,国产汽车的工业误差可能大于3毫米,不提高制造业的数字化和精确度,制造业大国仍将面临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路东感叹。
工业4.0不仅是制造业概念,还将引发整个社会的变革。路东在演讲中说,可以想见,制造业企业全自动化后,曾经的工作岗位将基本消失,那么,如何安置下岗工人?路东介绍,欧盟早就提出2020年战略之“数字欧洲计划”,试图建立统一的数字市场,构建数字社会,希望到2020年,90%的人口从事与数字有关的工作;鼓励人们利用数字技术创业创新。
路东展望:“或许,在不远的未来,世间一切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制造出来,各项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解决。比如,老龄化社会,我们就让机器人来照顾老人;可以轻松查到一个人的数字信用,这样的交易成本将大大降低,社会诚信再不是问题。”